瀋陽傳說 | 懿路娘娘廟

懿路娘娘廟

宋悅五 楊永信 搜集整理

節選自《瀋陽傳說故事選:風物集》

瀋陽北郊有個懿路村。這裡依山傍水,景色迷人。從前,這村後的山上有座娘娘廟。提起這娘娘廟來,還有一段比這青山秀水還美的故事呢。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懿路村的西邊是個熱鬧的集市。集市的大街,直通瀋陽城。每逢初一、十五,這裡便熱鬧起來,方圓十里八村的鄉民都來此趕集。擺推做買類的一個連一個,叫賣聲灌滿可街筒子。

在離懿路村三里外的一個小村子裏,住着個老實厚道的小夥子。小夥子家境貧寒,靠推板車在集上拉腳養活年邁的老母親。就這樣,小夥子都二十好幾了,還沒娶上媳婦。

一個秋高氣爽的集日,小秋子推着小木車又去集上拉腳了。臨行時,他對母親說:「媽,我沿街拉腳,還興許進城,要是晚歸幾天您老別惦記着。」說完,小夥子就上路了。

他一路走,一路吆喝!「拉腳,哪位老爺、太太、公子、小姐拉腳,有拉腳的嗎?」可今兒個的生意實在不好。他喊了半晌,也沒招來主顧。有兩個過來問價的,一看小夥子的破板車,一推吱嘎嘎三響,就都搖頭走開了。

響午了。小夥子的肚子餓得「咕嚕咕嚕」直叫喚,他一看今兒個的生意沒指望了,掉轉車頭就要往家推。他剛走兒步,只見對面輕飄飄地走來了個象仙女一樣的姑娘。那姑娘長得俊極了,瓜子臉,櫻桃嘴,一對毛嘟嘟的大眼睛。她笑呵呵地來到小夥子車跟前。小夥子忙拉開板車,給她讓路。誰知那姑娘卻輕挑羅裙,什麼話也沒說就坐到小夥子的小木車上。小夥子的臉通紅,一時也不知說啥好。這時,那姑娘笑模滋地沖小夥子瞟了一眼,又用她那紅潤的嘴唇向北努了努。

於是,小夥子象多喝了酒,覺得心裏熱咕咚的。他趕忙推起車來。嗬!別瞧是個姑娘家,可身子骨還真挺沉,壓得板車吱吱作響。可小夥子渾身有的是勁,一路上兩腳生風。小車推得又穩又快。只聽車輪飛轉帶聲,二人卻不言不語。那姑娘不時地回頭瞥一眼小夥子,小夥子馬上低下頭,羞得滿臉通紅,汗都急出來了。姑娘不聲不響地甩過來一塊羅帕,小夥子接過羅帕,卻忘記了擦汗,車推得更快了。他按姑娘指給他的道兒,推着車。到了太陽落山的時候,他們來到了一個村子。小夥子定睛一看,不覺愣住了。他心裏好生奇怪,轉悠了小半天,乍又轉回到集北的懿路村了呢?小夥子正感納悶,姑娘下車要住店休息,又告訴小夥子明兒個早晨在店外等她,還搭他的車趕路。

第二天一早,小秋子等了有兩個時辰,也不見站娘出店來。他急了,便進店去問。店小二說:「昨晚壓根就沒有什麼姑娘來投宿。」小夥子不由愣住了。他可村子找,也找不到。到後尾,他像丟了魂似地離開了懿路村。當他來到村北的山腳下時,見半山腰圍了挺多人,黑壓庄、密密麻麻的。小夥子也好奇地跑了過去。他扒開人縫,擠了進去,只見一群人圍着一個姑娘。那姑娘卻不羞不臊,臉上還掛着笑容,他瞧着挺眼熟。再趕前一看,「啊呀!」競是昨天他拉的那個姑娘。

小夥子連忙撥開人群,擠到跟前。他對姑娘說:「你怎麼自個兒跑上山來呢?害的我找的好苦。」那姑娘卻笑着不答。「怎麼,你不認我了?這…這是你的羅帕呀!」小秋子連忙把昨天姑娘甩給他的羅帕給她看。姑娘還是不做聲。小夥子急了,他把羅帕往姑娘手裡一塞。突然,羅帕變得硬梆佛,再也取不下來了。小夥子仔細一瞧,這姑娘原來是尊鐵人。

小夥子回到家後,上了一股火,病倒了。夜裡,他迷迷糊糊地看到那姑娘踏着五彩祥雲飄飄而至。她深情地對小伙說:「我本是觀音菩薩派往鳳凰山的一個神女。路過此地,見你為人老實憨厚,手腳勤快,便動了凡心。誰知,觀音得知後,就罰我定身於北山,不許再去鳳凰山了。這樣也好,雖說北山不比名山大川,可能常和你見面,我也心滿意足了。」小夥子聽了一驚,醒來方知是個夢。可自打那以後,小夥子每天都到北山上去跟她作伴,生怕她孤單。後來,鄉親們知道了,就大夥湊錢為鐵佛修了座廟,起名叫懿路娘娘廟。有不少的屯裡鄉親,都勸小夥子找個媳婦成家算了。可小夥子卻傻裡傻氣地說:「除非鐵佛再變活人,要不然,我寧可一輩子不娶。」也怪,不久,鄉親們發現鄰村有個姑娘長得和鐵佛半影不差,於是經眾人說媒,她和小夥子成了親。

結婚後,小兩口日子過得像火炭似的,人們都傳說,那站娘就是鐵佛的化身。

圖片 | 李學增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