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車上來一位60歲上下比較清瘦的男子,與坐在他後排的70歲上下的老者先打招呼,然後坐下來就拉開了話匣子,他說話音量中等,我剛好坐在過道的右側,他們的交談我自然聽得很真切。
他們都姓王,是出自同一地方的人。60歲的男子對年長的老人很尊敬,老人看似也顯得德高望重,可能以前曾在哪個單位工作。60歲的男子向老者作了以下介紹:
我近年在城裡帶孫子,因孫子已經讀書自己也閑來無事,就謀划起了撰寫王氏族譜的事。我們縣內現有9個較大的王家族群,我通過走訪交流,把自湖廣填四川以來這些族群的變遷和來龍去脈已經梳理清楚了。我把走訪座談了解到的情況都做了記錄,也廣泛收集了一些相關歷史資料並進行整理,這些事情全都是我獨自完成的。好在編寫過程中得到在城裡某單位工作的一位本家兄弟的鼎力幫助,他的文化層次高,所以文字編修方面的工作我全依賴他把好了關,而且編排打印也是在他那裡完成的。
編撰族譜這事多少都需要一些開銷的,我去各地走訪座談用的車票等零雜費用有一千元,全是我自己出的。族譜的編排打印費用也有千餘元,但這個費用還沒支付,如果沒有資金來路的話,也只有我自己拿出來必須去支付清楚,我不能讓他出了力還貼錢。
剛好我與60歲的男子一同下車,出於好奇,下車我便抓住時機與他進行了非常簡短的交流。當問及他的身份時,他的回答令我有些吃驚,敬佩之情也油然而生,因為,他其實就是一位普通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