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所里的故事(七)



診所,把輸液室設在藥房門市隔斷上,以前是兩個護士負責,不知條件限制還是計件付酬,總之現在由一位三十多歲的護士負責。

這位護士中等個子,瓜子臉,劉海發,既有笑容可掬的表情,又有快人快話的潑辣,加之她技術精湛、認真負責,依規依矩,即使再多的人嚷「優先」或責她「太慢」,但她始終不亂,按照自己節奏給每位病人打針、輸液,特別是上午八點至十點鐘。

由於她服務態度好,收費又合理。到診所看病不僅是那些持「低保」「農保」「城鄉醫保」的老人也到診所看病,而且那些持職工醫保也願光顧。特別是她技術精湛,其他診所不願意接醫的老人病人,她不僅願意,而且還讓老人高興而來,滿意而歸。

由於她時刻保持一張笑臉,語音甜甜,不僅家住十多公里遠的村民,還有離診所十多公里遠的城鎮老人,寧肯放舍家門口的醫療點,而坐一個多小時公交車到診所。

由於老人病人閑暇時多,加之盼望早日康復心。診所早上八點鐘上班,而病人卻早早的到診所外等候。我母親更是把診所輸液治痛當作救命的期盼,不僅早早的喊我們把她扶到輸液室,而且剛輸完一會,她又嚷着再輸。知道病情的我只有耐心解釋,可她不是埋怨我們心疼錢把藥量減了,就是說我們剋扣了她的藥品種。當我和弟有口難辨時,只好請她用專業知識給母親解釋。不知是美女說話溫柔,還是她的技術語言,總之她走到母親床前,用她獨特的目光盯着母親,透過她嘴上口罩發出的話語。不知是她的話太甜,還是她的目光很親切,總之母親的煩躁話馬上減少了。

大家都知道,病人治病難能靜心,大多數人都比較性急。有的人一走進診所就大聲嚷着「醫生,快點給我打針」「醫生,快點我受不了」「醫生,我好難受呀」……她知道到診所輸液總以難受為借口,目的是把優先。不受情緒影響,始終忙而不亂,不僅對來人先後記得一清二楚,決不會對「會哭的孩子」網開一面,若發生爭先的現象,她都不厭其煩的解釋:「婆婆你前面還有三個人!」來者以為她忙記不清,大聲吼道:「你沒看清楚,我先來」她不卑不亢的說:「婆婆呀,就這麼幾人,我記得到,記得到你在誰之後。不信你可以問問?」

凡生病的人都性急,一用藥就希望病好,若一次不行馬上想第二次第三次……比如有一位六十多歲的大姐三天前打了「伊班膦酸鈉注射液」,她又要求「醫生,快點給我打,腿腳沒勁。」她只有不厭其煩的解釋:「大媽,你三前來打了的,我記得到你,我這裡有記錄。」接着她又解釋「用藥的規定,必須間隔一周。」當病人不信,持懷疑態度時,她馬上拿出說明,指着規定,一段一段讀,一個字一個字的耐心地解釋……

還有同時輸幾種葯的人也有想一次性輸的,病人心急她理解,理解歸理解,同情歸同情,堅持原則按規範操作是她的職業操守。有一位六十多多的大哥輸液時同時有五六種葯,其中有頭飽葯。病人想早點外出玩,大聲對她說:「醫生,我不過敏,以前用過,直接用就是了,別耽擱我的時間。」她說:「那怎麼行,以前是以前,在我這裡輸,我必須看到,沒有過敏反應,我才敢!」接着她又說:「大哥,你說是話只能作為參考,我必須看到皮試結果,符合要求我才敢給你輸。」正因為她這種對生命負責的態度,才會吸引更多的生病的人來就診……這真是:

濟世懸壺衛壽康,白衣天使娑婆腸。

扎針給葯求精準,輸液治患問暖涼。

按矩細操禁冒險,依規維秩伏魔狂。

仁慈敬業胸襟廣,強施善忠譽滿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