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時期,有一個襄陽郡紀南人,叫做李信純,家裡養了一條狗,喚作黑龍。李信純對黑龍十分喜愛,到哪裡都帶着它,喝水吃飯,也都會分給它。有一天,李信純去城外喝酒,喝得酩酊大醉。回來的時候沒來得及趕上關城門之前進城,便在城外的草垛里睡著了。不巧,正好遇到太守鄭瑕出門打獵,回來的時候看到田地里草垛很深,便下令讓人點火引燃草垛。信純睡覺的地方,正好是順風口,很快火就燒得很旺。
黑龍看到火勢襲來,就用嘴叼着信純的衣服想要把他救走,不料信純也沒醒來,黑龍力量也不夠。黑龍見如此,望向四周,看到不遠處有一條小溪,距離三五十不遠。黑龍便飛奔跳進小溪中,將全身都沾滿了水,然後再迅速跑到信純身邊,用水打濕他躺的地方。來來回回好多次,終於李信純四周都被打濕了,才避免了被燒成碳灰。而黑龍來回運水太過疲憊,終於體力不支倒在旁邊停止了呼吸。
不久之後,李信純醒來,看到黑龍死在身邊,渾身濕漉漉的,就覺得很奇怪。起身四處看,發現了火燒的痕迹,便知道了到底怎麼回事,於是放聲大哭。這件事情也驚動了太守。太守很可憐黑龍,便說:「家犬報恩,比人都強。人如果不知道報恩,還不如一條狗呢。」於是,下令準備棺槨衣服,厚葬義犬黑龍。現在紀南縣還有義犬冢,高達十多丈。
原文:孫權時李信純,襄陽紀南人也,家養一狗,字曰黑龍,愛之尤甚,行坐相隨,飲饌之間,皆分與食。忽一日,於城外飲酒,大醉。歸家不及,卧於草中。遇太守鄭瑕出獵,見田草深,遣人縱火爇(ruò)之。信純卧處,恰當順風,犬見火來,乃以口拽純衣,純亦不動。卧處比有一溪,相去三五十步,犬即奔往入水,濕身走來卧處,周回以身灑之,獲免主人大難。犬運水睏乏,致斃於側。
俄爾信純醒來,見犬已死,遍身毛濕,甚訝其事。睹火蹤跡,因爾慟哭。聞於太守。太守憫之曰:「犬之報恩,甚於人,人不知恩,豈如犬乎!」即命具棺槨衣衾葬之,今紀南有義犬葬,高十餘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