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末年,天下大亂,烽煙不斷,百姓苦不堪言。
兩廣一帶有個玉溪鎮,鎮南邊住着一戶王姓財主家。
王財主慷慨大方,經常在家門口施粥救濟乞丐難民,一時間,人們都成他為活菩薩。
王財主有個兒子名叫王洛,勤奮好學,從小就受爹爹影響,也是一副菩薩心腸。只要王家在門口施粥時,他就會過來幫忙。
有一年,天下大旱,王家的生意也一蹶不振,一家人陷入了困境中。
王財主不忍心見難民活活餓死,他果斷決定,又在家門口支起了大鍋,準備將家裡剩下不多的糧食分成兩半,一半用來熬粥救濟難民。
管家面露難色,猶豫一番還是對王財主說道,「老爺,家裡的糧食不多了。」
王老爺擺擺手,「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你休要再啰嗦。」
眾人一聽王財主家有在施粥,頓時將王家圍了個水泄不通。
難免實在是太多了,王財主家拿點糧食也只是杯水車薪,很快,一鍋粥就被施捨完了。
這時,一個骨瘦如柴的小男孩攙扶着一位老嫗走來。
男孩目光有神,年紀尚幼的他手上卻有老繭,他緊巴巴的盯着王洛,見鍋中已經見底,男孩咬着牙,突然給王洛下跪,懇求行行好,救救自己的奶奶。
王洛見男孩氣質不凡,像是個練武之人,連忙叫他起身,毫不猶豫地從懷裡拿出一個大餅,遞了過去。
餅是娘親特意給他烙的,很美味,他一直捨不得吃。
男孩對王洛感激不已,言謝一番後,才把餅撕成兩半,一半只是吃了一小口就塞進懷裡,另一半給了奶奶,然後笑着對奶奶說,自己已經吃飽了。
見到這一幕,王洛眼角濕潤,被小男孩的孝心給感動了。
男孩臨走前,對王洛滿又是感激地望了一眼,才攙扶着奶奶離開。
幾年後,王洛已經長大成為壯實的小夥子了。
然而,因為戰亂,王家在的生意一落千丈,家境沒落,已經淪為平民。而王老爺不久後也突患重病去世了。
王老爺臨終前,把兒子叫到跟前,一臉愧疚,聲音哽塞道:「兒啊,是爹對不住你。讓你沒有娶上媳婦……」
「爹,您別這麼說,生養之恩大於天,倒是孩兒有過,沒有讓你安度晚年。」說到此,王洛也是淚眼婆娑。
王老爺心生愧疚,是趙家解除婚約一事。
十八年前,王老爺有了兒子,而趙老爺夫人爺誕下一千金,二人關係很好,便定下了娃娃親。
五年前,王家沒落,一貧如洗。
而趙家順風順水,生意越做越大,趙家千金趙江雪更是長得愈發標緻,活脫脫的美人胚子,被省城的財主劉老爺給相中了。
劉老爺只有一個兒子,名叫劉祝。
劉祝身體弱,算命先生說他命中缺水。劉老爺來到趙家商討生意時,無意間見到劉江雪。豆蔻年華的她已經氣質不凡,名字中還帶「雪」字,劉老爺頓時大喜,心裏很快就有了主意。
當天晚上 ,劉老爺和趙老爺喝酒時,將心中的想法說了出來。
趙老爺面露難色,低聲道:「劉兄,趙某也不繞彎子了,十三年前,趙某和鎮里的王老爺定下了娃娃親。」
「哪個王老爺?」劉老爺問道。
趙老爺微微嘆息一聲,「鎮南邊的劉家。」
聽到這話,劉老爺哈哈大笑起來,因為劉家早已沒落,他朗聲說道:「趙老爺,你放心,我趙某不會虧待你們趙家的。」
聽到這話,趙老爺毫不猶豫點點頭。
劉家在省城雖然不是數一數二的大財主家,可經濟實力遠非趙家能比,而且劉家和知府老爺還是親戚,趙家這次能夠攀上劉家這棵大樹,算是撿了一個大便宜。
很快,趙家悔婚一事傳到了王家,很多人都為王家感到不平,王老爺更是氣得差點吐血。
王洛得知此事後,也是在心裏嘆息良久。
半年前,他去趙家做客,見到了和自己年紀相仿的趙江雪。正值豆蔻年華的趙江雪,已經出落得亭亭玉立,不僅長相甜美,還性格溫和,二人一番交談後,彼此心間都蕩漾着一絲奇妙的感覺。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王洛自嘲地笑了笑,只能嘆息自己沒有福分迎娶趙家千金。
第二天,王老爺就去世了。
為了謀求生計, 王洛不得不放棄趕考,做了一名生意人。
一天,王洛剛剛出門,就聽到不絕於耳的鞭炮聲響,經過一打聽,才知道是趙家嫁女。
望着滿臉喜氣的新郎,再瞅瞅自己的寒酸模樣,王洛一臉自嘲地笑了笑,在心裏默默給趙家小姐送去了祝福,希望她嫁到劉家後能夠開心快樂。
圍觀之人也是一臉羨慕地目送新娘子遠去,他們也聽過劉家家底雄厚,新娘子嫁過去肯定不會吃虧。
然而,坐在轎子里的趙江雪並非一臉笑容,相反,她神色複雜。
趙江雪並非貪圖富貴之人,自從五年前她和王洛見面後,就發誓此生非王洛不嫁。只是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為了趙家的未來,她不得不犧牲自己的幸福。
趙江雪嫁到劉府來,劉老爺本想著兒媳給兒子沖喜,誰知劉祝身體狀況愈發糟糕,竟然在半年後就去世了。
痛失愛子的夫人孫氏,傷心不已,把這一切都歸結於趙江雪,說她是克夫命,對她百般折磨。
原本如花似玉的趙江雪,此時已是一臉憔悴。
趙江雪在劉府生不如死,一心想逃離劉府。誰知,不久後娘家也傳來噩耗,說趙家被悍匪洗劫一空,趙老爺夫婦命喪黃泉。
趙江雪無路可走,有一天夜裡偷偷逃出劉府,準備在一棵樹上自縊時,被一遊歷的師太給救起。
師太法號普慈,是慧雲庵的主持。
見趙江雪頗有慧根,便決定收她為徒。就這樣,趙江雪跟着普慈師太去了庵廟修行。
在庵廟修行的趙江雪,又恢復了昔日絕美容顏,師太擔心她會給庵廟惹來不必要麻煩,便給她臉上做了一個胎記。
一天夜裡,庵廟裡來了一夥悍匪,普慈師太率領弟子殊死抵抗,趙江雪沒有武功,師太叫她找個地方躲藏起來。
誰知,她被一惡人給發現了。
惡人見趙江雪身材窈窕,起了淫念,欲行不軌時,一個身材魁梧的俠士驀然現身了。
俠士武功高強,三拳兩腳就把惡人給收拾了。
趙江雪對俠士感激不已,俠士拱手行禮:「師太客氣。」
俠士準備離開時,見到趙江雪面容有幾分熟悉,微微皺着眉頭,問她是哪裡人氏。
趙江雪沒有隱瞞,說自己是玉溪鎮的趙家千金。
「師太……師太莫非是趙家千金趙江雪?」俠士眸光中閃過一絲驚喜,突然問道。
趙江雪一臉迷茫,她驚愕不已,素不相識的大俠怎麼會認識自己?
俠士笑了笑,說自己姓周,曾經去過玉溪鎮,那裡有自己的一位恩人。
接着,俠士問趙江雪年紀輕輕為何要出家。
趙江雪嘆息一聲,把自己在劉家的悲慘遭遇說了出來。
俠士聽了同情不已,也將自己年幼時受王洛一飯之恩的事講了出來。趙江雪聽到王洛,美眸中綻放一絲驚喜,不過很快就神色恢復如初,卻被心細如髮的俠士給捕捉到了。
俠士和趙江雪告別後,心裏有了決斷,該是自己報恩的時候了。
話說王洛,經過幾年打拚,靠着誠信經營和精明頭腦,生意終於有了起色,口袋裡的銀子也多了起來。
有媒婆給他來說親,都被王洛給拒絕了。
王洛心裏始終放不下趙江雪,這兩年,他暗中打聽過趙江雪的消息,得知趙江雪在劉府失蹤後悲痛不已,後來又聽說她被一師太給救起,才放下心來。
王洛有個尋找趙江雪的念頭,只是人海茫茫,想要找一個人何其艱難。
不久後,他也搬走了。
一天,王洛收到一封信,信中說,百里外的秀峰山慧雲庵有他想見的人。
王洛要去辦事,正好經過秀峰山,便決定去看看。
等王洛趕到慧雲庵時已經天黑,他不得不選擇在此夜宿。
這時,一位俠士現身了,他悄悄找到了普慈師太,將來由告知。
普慈師太聽了後神色一驚,猶豫一番後才微微點點頭。
很快,普慈師太來到王洛房間,把他拉到了一間暗房,開口道:「貧尼送公子一段姻緣如何。」
王洛擺擺手,心中滿是疑惑,連忙說道:「師太這可使不得。」
師太笑了笑沒有說話,這時,門口走來一位面容清秀的尼姑。
王洛見了大吃一驚,眼前之人竟然有幾分熟悉,又見她臉上有一大塊胎記,不禁在心裏嘆息:真是天公不作美啊。
師太笑了笑:「公子,你果真不認識愛徒?」說完,師太大步離去了。
聽到這話,王洛一愣,隨即一喜,失聲問道:「師太,師太可是趙小姐?」
趙江雪面露含羞點點頭。
王洛緊緊把趙江雪抱在懷裡,將多年的相思之苦訴之。
而趙江雪見王洛對自己一片痴情,絲毫不在意自己臉上的胎記, 很是感動。
第二天,趙江雪便還俗離開了庵廟。
二人剛剛走出時,那位俠士現身了,他笑意不減地望着二人,開口道:「恩已報,周某心愿已了,就先告辭了。」
趙江雪把俠士的身份告訴了王洛,王洛聽後慶幸不已,想不到當年一時心善,如今換來了厚報,那俠士,正是當年他施捨的那個小男孩。
不久後,夫婦倆結婚了。
婚後,夫妻恩愛,王洛有賢妻幫助,生意越做越大,不久後他也成為富甲一方的財主,心善的他,救濟了不少窮苦人家,一時間,被人稱讚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