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半夜不戀色,三更不貪食
話說民國初年,閩西的一個小縣城發生了一件怪事,至今還有流傳,陳添丁,清光緒29年(1903年)參加院試,順利考上秀才,那年他才16歲,本以為開掛的人生就此開啟,只要三年後參加鄉試,再中個舉人,就可以真正光宗耀祖,如同自己的名字一樣添丁發財,估計陳添丁做夢都在笑。
只可惜呀,光緒31年(1905年)清朝廢除科舉制,他沒等到考中舉人的那天,不過這一年他才18歲,父親在地方上也算是有頭有臉的人,看著兒子失落的心情,馬上給他娶了一個媳婦,畢竟是秀才,在小縣城也算是文化人,在衙門裡找了一個文筆工作,小日子過得還是可以,5年4娃,確實人如其名。
本以為小日子就這樣過了,可惜天不遂人願,1910年,父親意外而亡,母親傷心難中風卧床不起,家裡的所有重擔就添丁一人扛着,靠着縣城那點俸祿是不夠的,畢竟6個人指望着他養活,而自己膽子又特別小,人家到衙門找他辦事他都不敢,沒有其他收入的他,只能慢慢的變賣家產,日子一天過得比一天難。
但是最難的時刻是1912,溥儀退位,清朝退出歷史舞台,而添丁的鐵飯碗也到了頭,家產也變賣得差不多了,上有老下有小的添丁日子過得忒艱難,尤其是這種滿嘴之乎者也的讀書人,幹事不會,做苦力不行,到哪裡都被人帶着酸味的喊一句:陳秀才啊,你又添丁了嗎?
還真是,這添丁確實能力強,和老婆窮歸窮,但是也沒閑着,到1913年夏天,又生了2個,但是那年冬天老母親走了,此時添丁一個老婆六個兒女需要自己養活,但是自己又沒有經商的能力,也沒啥選擇了直接把現在縣城的房子賣了,和老婆回鄉下謀殺去了,說不定還有點轉機,尤其再也不用聽人家稱他:「窮秀才」。
這窮秀才回到農村安家之後,就在鄉里小學當了個老師,雖然要走一段山路,但是在農村自己識字,在村裡很受大家敬重的,碰面的人都會笑着叫他教書先生,這讓他也感覺到了欣慰。
一天他像往常一樣走着山路回家,看到一個穿白衣的女子,扎着兩個小辮子,挑着兩擔水從他身邊經過,窮秀才感覺很陌生,但是村裡人看到他都會笑,或者禮貌的問候他一下,所以秀才對着那女子主動了點頭笑了一下,那女子禮貌的回了一下禮。
往後的每一天,秀才都會在下課回家的路上和這女子見面,慢慢熟悉了起來,開始有了互動和交流,一天秀才就問女子,你為何每天都要自己來跳水,家人呢?女子說父母都不在,就一個8歲弟弟,還不會做事,所以就只能自己一個人扛着,窮秀才見她可憐,也起了色心,給了她兩個銀元,但是女子堅決不要,秀才就把銀元分別放到兩擔水裏面,女子流淚了,沒說啥,就繼續回家了。
那天子時,聽到敲門聲,秀才看家人都睡了,也沒多想,就去開門了,開門一看,是那女子,女子也沒說啥,直接撲向秀才懷裡,秀才也沒多想,直接抱着女子去了偏方,發生不可描述事情之後,白衣女子對秀才說,以後我每天晚上子時都會來找你的,你開着門在偏方等我就好了,秀才沒也沒多想,這麼好的事情,我怎麼好意思拒絕。
從那天起,秀才還是像以往一樣上下課走山路,但是再也沒看到那女子挑水了,而是每天半夜,白衣女子都會來到偏房找他,每個夜晚都發生不可描述的事情,秀才感覺這日子過得真好。
時間很快,一轉眼2年過去了,秀才雖然才30歲出頭,但是身體已經很差了,一天回家的路上摔倒之後就站不起來,躺在床上被家人照料着,似乎感覺自己時日不多,就叫來全家人,準備說遺言了,他很難過也很自責,尤其是對自己的配偶說了句:「對不起媳婦,這兩年來,我每天半夜都和一個女子打撲克,一直瞞着你」。
她媳婦驚恐地說到:「你病會好的,但是可別瞎說,每天你都和我睡在一起的。」
秀才說:「是的,我隱瞞得很好,所以你們沒看到而已」,她老婆慌了:「問說那女子長什麼樣的?」。秀才說:「那女子以前認識的時候,扎着兩個小辮子,然後穿着白衣服,每天都去挑兩擔水,說要回家照顧弟弟。」
她老婆說:「那女子我小時候就死了,一家人是被火燒死的」,秀才這時候才明白,那女子挑水是為了回家救火。可惜一切太晚了,秀才陽氣已經被吸干,人生到此結束。
半夜不戀色,三更不貪食,作為讀書人,這個道理秀才是懂的,可是人呀,總是那麼貪心,害了自己也害了家人。
(本文圖片來自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