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紹聖年間,在臨安城青谷縣的街道上,有一個名叫趙波的商人,家裡世代經商,家底豐厚,如今他獨自經營着一家裁縫鋪。
由於他的手藝不錯,尺寸精確,因此生意一直很好,後來裁縫鋪的生意也是越做越大,就連鎮上的很多富家小姐,都會專程來店鋪找他訂做衣裳。
眼看店鋪生意越來越忙,趙波聘請了老家一個遠房親戚的兒子來店鋪幫忙,其名叫李文啟,也曾學過裁縫手藝。
幾年之後,李文啟的手藝也是越來越好,而且為人處世也很周到,讓他家的生意可謂是更上一層樓。
趙波有一個兒子,名叫趙閑,整日里遊手好閒不幹正事。
趙掌柜心想自己歲數大了,等到百年之後,還希望兒子能夠接手生意,奈何趙閑根本沒有這些想法,對生意上的事情也是從來不管。
趙掌柜無奈,只能獨自嘆氣,他不捨得將多年經營的生意拱手讓人,因此想着不如將生意就交給李文啟來打理。
趙掌柜有意培養,而李文啟也勤奮好學,很快就成了裁縫鋪的大管家,而他也當了一回甩手掌柜。
一轉眼李文啟來到臨安城已經有五年,如今他已經二十好幾的年紀,也到了該談婚論嫁的時候。
由於裁縫生意多與女子和婦人打交道,他遇到的姑娘也有不少,也經常遇到媒人給他說親,這其中也有他中意的人。
姑娘名叫曹玉雙,她父親同樣是鎮上的商戶,家境不錯,也到了該結婚的年紀。
由於曹姑娘喜換女紅,因此她總是經常過來李文啟購買布匹,以及討論手藝,一來二去,兩人已經十分熟悉,也漸漸有了感情。
雖然兩人未將事情挑明,可李文啟經常與姑娘們相交,豈能不明白女生的心思,知道她是對自己也有好感。
李文啟雖然出身貧寒,但自從來到這裁縫鋪,當上了管家,憑藉著多年的努力,如今也已經攢下了一筆銀子,他也配得上曹姑娘。
兩人互相有意,只差找個媒人前來說親,李文啟本想找個機會跟曹姑娘明說,卻不曾想,裁縫鋪的趙老掌柜竟然出了事!
這日,曹玉雙過來找李文啟,她拿着剛綉好的手帕,準備找他指點一番,看到李文啟正在一旁忙活。
她知道李文啟雖是管家,但店鋪的生意也是親力親為,她也就沒有過去打擾,而是找了個位子隨便坐下。
沒過多久,一個身材高大,年齡與李文啟年齡相仿的男子,從外趕來。他一眼就看到了坐在一旁的曹玉雙。
男子的腳步頓了頓,過後走曹玉雙面前,問道:「姑娘是要買布匹,還是要做衣裳?
曹玉雙是第一次見他,心想這人怎麼會主動招呼自己,不過她還是搖了搖頭,說道:「不是,我是來找人。」
男子聽後點了點頭,他看女子剛剛盯着李管家看,就問她是不是來找李管家?
曹玉雙見他說對了,有些不好意思,不過她畢竟是個姑娘,對於男子的搭訕也有些生氣,因此面露不悅地說道:「關你什麼事?」
男子已經明白自己說對了,他也沒生氣,而是笑着說道:「姑娘,我是這家裁縫鋪的掌柜,你若是找李管家有事,我待會就讓他過來!」
曹玉雙這才知道,原來這名男子就是掌柜。說起來,她只見過這裡的老掌柜,卻從沒見過這名男子,想來他就是老掌柜的兒子。
曹玉雙頓時起身,跟他打了聲招呼,隨後說道:「我與李文啟公子是朋友,見他正忙不便打擾,我在這裡等等他就是了。」
趙閑聽後呵呵笑了一聲,說道:「那姑娘就在這裡稍微坐一會,我還有事就先離開了!」
隨後趙閑盯着她多看兩眼,之後轉過身獨自離開。
等到李文啟忙完之後,他見曹姑娘在一旁等自己,就帶着她一起去街上走走。路上曹姑娘問了他掌柜的事情,李文啟告訴她,剛剛見到的是老掌柜的兒子趙閑,也是如今的新掌柜。
「自從新掌柜接手鋪子之後,聘請了不少新裁縫過來,由於手藝不精,最近生意也越來越差,許多老僱主聽說換了裁縫,都不願再繼續來了。」
曹玉雙問為何,李文啟答道:「主要是新掌柜他並不了解手藝,也可能是怕我將這家鋪子給搶去,所以急着安排自己人來接手。
「如今老掌柜身體一天不如一天,恐怕不出幾年,這鋪子就真正落到他手裡了!」
曹玉雙想了想,說道:「既然新掌柜待你不好,怕你搶走他的家產生意,你既然有此手藝,何不另起爐灶?」
李文啟回道:「老掌柜對我有知遇之恩,說起來也算我半個師傅,我豈可在鋪子最困難時離開,除非老掌柜趕我走,否則我只會等他身故之後,才會選擇離開。」
曹玉雙知道他下定決心,自己勸不動他,只好不在說他,兩人又在城內逛了一圈才各自回去。
而李文啟剛回裁縫鋪,就聽人說老掌柜急着喊他過去,他沒有問清楚是什麼事,就獨自一人去了老掌柜房間,看到新掌柜趙閑也在這裡。
他向老掌柜行了一禮,隨即聽趙閑說道:「父親,我最近遇到一位喜歡的姑娘,與她相談甚歡,想勞煩您去幫我說媒提親。」
老掌柜有些詫異,隨後開口問道:「哦,是哪家姑娘,怎麼沒有聽你說過?」
趙閑笑着答道:「這姑娘聽說是李兄的一位朋友,我今日剛剛在外面遇到她。」
老掌柜聽他這麼一說,頓時臉色一變,以為他這次又是在說胡話,不把自己的婚姻大事當真。
而趙閑見到父親不信,便又繼續說道:「那姑娘姓曹,家中也是做生意的,與我們趙家也算是門當戶對,況且她又是李兄的朋友,我豈會拿這個來開玩笑。」
老掌柜聽了兒子的話之後,才收起脾氣,接着他看向李文啟,卻見後者一臉茫然,還有些神情慌亂。
這下老掌柜心裏生疑,頓時以為是趙閑又在騙他,隨後他對李文啟問道:「文啟,閑兒說的可是真的?他說的那位女子,可是你朋友?」
李文啟心裏正糾結着呢,忽然聽到老掌柜在問話,他開口回道:「曹姑娘她確實是個好姑娘,我們兩人熟識已久,只是......」
李文啟還沒說完,趙閑就搶先一步說道:「爹,你也聽到了,孩兒沒有說謊騙你,如今遇到這麼好的姑娘,可謂是天賜良緣,所以還望您能親自為孩兒上門提親。」
老掌柜的思緒被趙閑打斷,他信了兒子趙閑的話,就說道:「好好好,為父就盼着你成家立業呢,既然如今你有了中意之人,為父就幫你這一把,只是,為父聽說你在外面已經有過幾個女人,她們又該怎麼辦?如果被曹姑娘知道,到時候豈不麻煩?」
趙閑回道:「爹,你怎麼還想着外面的那些,我都早已將她們趕走了,如今孩兒的心只在曹姑娘身上。」
老掌柜聽到這話,這才放心,又與他商量了一些事宜,隨後才讓他們二人離開。
由於李文啟比趙閑小几歲,所以老掌柜一直讓兒子稱李文啟為兄弟,眼看著兒子的婚事定下,他也開始想要解決李文啟的婚事。
而李文啟從剛剛開始,心裏一直在糾結,他多次想開口說清狀況,但都被趙閑故意打斷,看着老掌柜已經將婚事定下,他也不好再開口。
不過他心裏也想,既然曹姑娘喜歡的是他,那麼老掌柜去提親,恐怕也是不成,到時候讓他知難而退就行了。
然而他卻沒想到,第二天一早,趙閑同老掌柜一起去提親,而聽隨從們帶回來的消息,說是曹姑娘竟然答應了提親的要求,而且還很開心,這一情況又是怎麼回事?
原來,趙閑知道曹姑娘喜歡的是李文啟,因此他借李文啟的身份提親,還說自己是他兄長,因此應該來替他提親。
由於李文啟從小是被老掌柜收養,按理說老掌柜親自來提親,也確實符合清理,所以曹姑娘對此竟然沒有懷疑,曹父對此也比較滿意,因此便欣然答應。
而在這些故意隱瞞的誤會之下,一樁慘劇也由此發生。
當李文啟知道曹姑娘答應了提親要求之後,滿臉震驚,這樣的結果他肯定無法接受,因此他要去曹府找曹姑娘問個清楚。
但趙閑卻早有準備,他找了個借口,讓李文啟去城西一戶人家做工。但是李文啟才一進門,背後就突然竄出兩名蒙面男子,兩人用麻袋蒙住他的頭,將其一棍子打暈,而他再次醒來之時,感覺自己身處在一個陰暗潮濕的石洞。
四周無聲,入眼皆是荒山亂石,更沒見到什麼人,他想要出去,卻感覺自己頭痛欲裂無法獨自行動。
李文啟有些疑惑,那些人將自己打暈,為什麼不對自己動手,將他帶到這裡來又是想幹嘛,難道利用自己做人質?
他想了半天,也想不到那些人的動機,就在此時忽然聽到洞口傳來了一陣腳步聲。
李文啟瞬間緊張,他以為是賊人回來了,從地上撿起一塊石頭,隨後悄悄藏在入口,結果片刻後,進來的是一個布衣的老者,懷中抱着一堆稻草。
李文啟想要放下石頭,然而他沒拿住,石頭已經脫手而出,想要收手也來不及,只能趕緊大聲說道:「老伯當心!」
那老者後撤半步,往地上一頓,石頭從他的頭頂飛過,接着咣當一聲,砸在了背後的山壁上。
老者大叫一聲:「你想幹什麼,我救了你,你卻想害我!」李文啟知道自己認錯人,連聲道歉,隨後將自己的想法說出,而那老者聽後說道:「既然你剛剛醒來,這事也不能怪你,你一定疑惑自己為什麼在這裡吧?」
老者拉着他坐下,將事情的來龍去脈說給他聽,而他這才知道,他被打暈的這段日子裏竟然發生這麼多事。
原來,他被人打暈之後,抬到山上,本來那些人想着斬草除根,不留餘地,想將他埋了,結果他們挖坑的時候,恰巧從這裡經過的老者看到這一幕。
老者就住在這附近,今年已經年過六十,但是身手矯健靈活,看起來根本不像是老年人。他看到被丟在路邊的李文啟,又見那幾人鬼鬼祟祟,就上前探視,結髮現李文啟還有呼吸。
當下,他便確定這夥人想要害他,所以就將李文啟悄悄救走。
他趁幾名大漢沒有注意,背着他來到了一處山洞,還又替他處理了額頭上的傷口,還拿了些稻草準備鋪在身下,因此而這才發生了剛剛那一幕。
兩人安定下來之後,老者從懷裡摸出一個饅頭遞給他,李文啟消耗太多早就餓了,拿過饅頭就吃了起來。
過後,那名老者才問他:「你是惹上了什麼人?他們又為什麼想要害你?」
李文啟就把自己的事情說了一遍,說自己並不認識他們,也不清楚自己是在什麼地方得罪過他們。
老者聽後便直言:「這還用問,肯定是你家新掌柜在背後搞事。」
李文啟問道:「何以見得?我與趙掌柜兩人雖不合,但是他也從沒害過我,為何突然之間他會做出這種事?」
老者畢竟年長,這種事情見多了,所以直接為他指點迷津。
「傻小子,你真覺得掌柜不知道你與曹姑娘的關係?他能讓曹姑娘答應婚事,一定也是用了什麼不光彩的手段,既然他敢橫刀奪愛,還有什麼事情他做不出來?」
「知人知面不知心,尤其是背地裡愛使詐的人,你以後可要當心了!」
聽完老者的話,李文啟恍然大悟,隨後心中也有幾分猜想,接着他再次向老者道謝。
臨走之時,李文啟本想用銀子報答,但是他事發突然,所以身上並沒有帶銀子,而且全身上下連一件值錢的東西都沒有。
他見老者身上衣服破爛,因此他便說道:「老伯,我是鎮上的裁縫,你這身衣裳已經有了破洞,下次你若進城,到繡花閣找我,我親自為你定做一身合適的衣裳。」
老者點頭應下,回了句:「好!」,隨後看着李文啟下山才離開。然而等到李文啟下山之後,老者回到山洞時,竟變成一隻老鼠。原來它是一隻修鍊成精的老鼠。
而李文啟在回到裁縫鋪之後,第一個看到的竟然是趙閑,趙閑先是沒有料到,過後假意來到他身邊,問道:「李兄這是怎麼了?自從昨日去城西之後,就一直沒了消息,為何身上還有傷?出了什麼事嗎?」
李文啟心裏戒備,但表面仍是不動聲色,說道:「昨日不幸碰到一夥賊人,被他們給傷到,不過他們一時大意,無意間讓我逃了出來。」
趙閑聽後,讓他回房休息,隨後帶着銀兩出了裁縫鋪。
而李文啟回去之後,並沒有回房,他看趙閑鬼鬼祟祟出城,也跟着他一起去了城外。
只見趙閑在路上急急而走,不多會到了一戶院子,敲門之後,一名男子將他接到屋內。
李文啟從後院進入,剛走不遠就聽到趙閑的聲音,聽起來是在同一伙人商議什麼。
只聽趙閑發了好大的脾氣,對那些人罵道:「這點事情都辦不好,還讓他逃了出來,白花了我那麼多銀子!」
其中有人回道:「趙公子,這次是個意外,下次絕不會再發生這種事。」
趙閑罵道:「還能有下次?這次沒有除掉他,那姓李的一定有所防備,再想動手可就麻煩了!」
幾個人商議了半天,終於想出了一樁妙計,卻不曾想,計劃全被李文啟給聽去了,而最後用到自己身上!
李文啟回去之後,心裏撲通直跳,他聽到趙閑的毒計,不曾想他竟然如此狠毒,為了一個曹姑娘,竟然不顧多年的兄弟感情,用毒計來害自己。
實際上,即使沒有曹姑娘,趙閑也就沒有要留他的打算,因為老掌柜對他太好,還曾經對趙閑說以後想讓他做掌柜。
不過其實老掌柜的意思也不是把生意都給他,而是想讓他做個明面掌柜,實際上,賺來的錢仍是落入趙家手裡,趙閑也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可趙閑信不過李文啟,想要找機會將他趕走,若不是老掌柜一直攔着,李文啟早就被他趕出去了。
而這次,趙閑又恰巧看上了曹姑娘,所以本來想等到老掌柜去世後才動手的計劃就提前了,他想現在就將李文啟給趕出去。
李文啟回去之後,夜裡睡覺把門窗關緊,讓趙閑一直沒有得到下手的機會。
但是這天,有人前來告知,說老掌柜突發惡疾,讓他趕快過去,如果去晚了,恐怕見不到老掌柜的最後一面,而李文啟心急之下,就信了那人的話,慌忙朝着老掌柜房間跑去。
他來到老掌柜房間,發現老掌柜並不在這裡,當即臉色一黑,知道自己上當。
然而他剛轉身,就迎面揮來兩隻拳頭,打得他兩眼一黑,差點就昏過去,而他站穩之後才看到,原來他們就是當日那兩個賊人。
李文啟知道他們是趙閑的人,不知道他們對老掌柜做過什麼,便問道:「老掌柜在哪?趙閑又在哪?」
他話音剛落,趙閑從帳子後面走來,對他說道:「父親剛剛出城,至少要天黑才能回來,李兄,這次你可在劫難逃了。」
李文啟聽後又問道:「曹姑娘答應你的提親,是不是也因為你在從中作梗?」
趙閑笑道:「這是因為我用了你的名義,那曹姑娘以為他嫁的人是你,才會答應。」
「不過文啟你放心,以後我這個兄長,會替你好好照顧曹姑娘。」
趙閑說完,就讓身邊的人開始動手,但是在這時門突然被打開,眾人一看竟是老掌柜站在門外。
原來,今日老掌柜本要出城,但是卻覺得最近李文啟表現有些奇怪,他不放心,臨走之前想在交代他一些事情,卻被告知李文啟去了他的房間,而他也正好聽到了兩人的對話。
老掌柜本來就年事已高,如今又是在氣頭上,聽到這些話之後,已經氣的話都說不出來,舉着棍子就向趙閑打去。
結果那兩個大漢見狀,為了不讓趙閑挨打,用力推了老掌柜一把,恰好摔在桌子上撞破了頭,老掌柜頓時就一動不動。
這下趙閑才開始緊張,心想自己這下闖禍了,而當務之急,是不能讓李文啟活着出去,否則自己的事情一定會被他泄露。
李文啟擔心老掌柜,只想着帶他趕緊去看郎中,幾人趁機將他推倒,棍棒開始打在他身上,不一會李文啟就已經遍體鱗傷。
好在李文啟年輕,如今冬季穿得也厚,不過這樣下去遲早要被他們打死。
結果正是這時,房門又被推開,而這次來到是一位老者,正是曾經救過李文啟的那個人!
說來也巧,他這次本來是想找李文啟做衣裳,結果被人告訴說他不在。
他正要離開,就見老掌柜從外面進來,聽僕人告訴他李管家正在後院歇息。
老者覺得有異,就悄悄跟着老掌柜進來,結果正巧遇到了這一事情。
有他幫忙,李文啟頓時輕鬆不少,而後面僕人和裁縫也都趕了過來,趙閑還想逃跑,被裁縫們抓住按在地上。
後來,李文啟及時將老掌柜送去找郎中,老掌柜命大撿回一條命,這讓李文啟鬆了一口氣,至於其它人則是被眾人送去了衙門。
趙閑因是老掌柜的兒子,老掌柜捨不得將他送到衙門,便讓他在自己家裡反省,但他不聽,晚上溜出去吃酒,結果喝醉之後掉進湖裡,直到次日早上才被人發現。
老掌柜失去兒子,之後也一蹶不振,幾個月之後積極而終,臨走之前把裁縫鋪交給了李文啟。
因為這件事,曹姑娘的婚事只能推遲,一年之後,曹玉雙如願嫁給了李文啟,而李文啟也當上了繡花閣的大掌柜。
曹玉雙還不知道那天的事情,李文啟怕她擔心也沒有對她說明。成親之後兩人夫妻恩愛,後來兒女雙全,過上幸福美滿的日子!
民間故事:男子提親,被自家兄弟捷足先登,一隻老鼠幫他逃過一劫
聲明:本故事為虛構傳奇小故事,多來自於坊間奇聞、傳說、志怪小說、戲曲、傳奇等,作者本意是為了傳承中國民間文化,切勿相信真實性,也不要封建迷信!
文中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