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臘月,漫天飛雪。吉林長白山腳下的一處村莊顯得格外熱鬧,村民們圍在張老漢家門口議論紛紛。原因是張老漢一夜之間得到了10萬元,這相當於天文數字別說村民,就連大城市的老闆都不一定有這麼多錢。
半年後,張老漢新房建成。村民們前來道賀,這時有人問道:「老張,你那漢代的寶貝到底是咋來的,能不能透漏一下。」 張老漢買着關子,開口道:「這還要從那隻狐狸說起……」
大雪封山
張老漢家住長白山腳下,年少時父母不幸離世,只留下他和姐姐相依為命。到後來,姐姐外嫁,家中就只剩下張老漢一個人。張老漢沒有經濟來源,只能靠姐姐幫襯和撿破爛為生。數十年後,張老漢依舊孤身一人,成為村裡為數不多的「老光棍」。幸運的是,他性格樂觀開朗,不追求物質生活。在他看來,吃飽穿暖便是夢寐以求的生活。
這天,張老漢如往常一樣出門拾荒。路過村口時,他遠遠望見屠戶老陳正在殺年豬。年豬膘肥體壯,大約四百來斤。走近時張老漢讚歎道:「老陳,年豬個頭不小,看來能吃好久啊!」 屠戶老陳性格直率,他一邊回應,一邊切下豬肉遞給張老漢。見不好拒絕,張老漢連忙道謝,隨後便朝山裡趕去。
進入深山,張老漢撥弄着每一個草叢,想要多挖些野味留着過年吃。走着走着,天空中突然飄下雪花。起初他並沒有在意,但隨着雪越下越大,張老漢心中頓感不妙,他心想「不會遇到暴風雪吧,還是謹慎點,趕緊回去。」 就這樣,張老漢提上籃子尋找出山的路。
但天公不作美,積雪逐漸覆蓋了所有道路,張老漢找了半個小時都沒找到出山的路。作為經常出入深山的拾荒者,張老漢隨機應變的能力還不錯。他停靠在一塊石頭旁,心中盤算着該怎麼辦。
「現在身上有兩三斤豬肉和幾頓乾糧,吃飯應該沒問題。但身上的衣服略顯單薄,如果暴風雪不停止,遲早會被凍死。張老漢立馬在山裡尋找能遮蔽風雪的地方。遺憾的是,從正午到傍晚,張老漢毫無進展。無奈之下,張老漢癱坐在雪地上,心中萬念俱灰。他感嘆道「這偌大的山林竟然連一處山洞都沒有,天要亡我!」
老漢與狐狸
正當老漢感嘆命運不公的時候,不遠處突然傳來一陣狐狸叫聲。剛開始,他並沒有在意,但狐狸叫聲越來越悲壯,張老漢突然心生好奇。他爬起身子,尋着聲源地緩步走去。來到一處小山坡,張老漢自然而然地俯下身子,他視線環顧四周,想要找到慘叫的狐狸。突然,一隻母狐狸從灌木叢中竄出來,只見它身形瘦弱,腳步輕快,左顧右盼的好像在尋找食物。
狐狸嗅覺靈敏,不一會它便鎖定張老漢所在的小山坡。它緩緩走過去,越過山坡出現在張老漢面前。狐狸出現的第一刻,張老漢嚇得差點跳起來,他趕忙扶起身子,與狐狸陷入對峙。狐狸沒有任何敵意,它的目光緊緊鎖住張老漢手中的那塊豬肉,嘴裏的口水不自覺地流到地上。
看到這幅場景,張老漢轉頭就走,他心想「我都快活不下去,那還輪得上你。」 誰料剛走兩步,狐狸便傳出哀嚎聲,彷彿在祈求張老漢不要走。張老漢打小心善,左右權衡後,他轉過頭,將手裡的豬肉丟到狐狸面前。狐狸得到豬肉後興奮不已,它顧不上吃肉,率先跑到張老漢身邊,用頭一個勁地蹭張老漢的褲腳。
見狀,張老漢俯下身子,嘴裏嘟囔道:「我估計是走不出去,這些肉留給你,希望你能活下去。」 說罷,張老漢起身再度踏上尋找山洞的路。與此同時,狐狸叼着豬肉回到灌木叢里。灌木叢中有三隻嗷嗷待哺的小狐狸,它們縮在一團,眼神迷離。
見狀,母狐狸趕忙俯下身子給小狐狸餵奶,等到小狐狸吃飽喝足後,母狐狸才開始啃食豬肉。幾分鐘後,母狐狸肚子圓鼓鼓的,它躺在灌木叢中,表情滿足。
本想着安然入睡,但母狐狸彷佛意識到不對勁,它立馬衝出灌木叢,朝着剛見面的地方跑去。抵達目的地,母狐狸並未發現張老漢,於是它嗅着氣味一步步朝前趕去。半晌過後,母狐狸在一棵大樹下發現張老漢,此時張老漢身體緊靠火堆,熟睡過去。暴風雪襲擾下,火焰越來越小,相信不用半小時,火就會徹底熄滅。
見狀,母狐狸一個箭步衝到張老漢旁邊,然後用嘴叼住他的衣服不斷向後拖拽。拖着拖着,張老漢醒了,他望着狐狸,心中百感交集。狐狸哪管這麼多,無論張老漢做什麼,它都一個勁地拽着張老漢,嘴裏時不時發出嚎叫聲。
看到狐狸異常的舉動,張老漢不明所以,他不知道狐狸想做什麼。但考慮到自己窘迫的處境,他還是追隨着狐狸的腳步,翻越一個又一個山坡。不久後,一人一狐來到山洞口。
張老漢說道:「天無絕人之路,這狐狸竟然如此通人性。這個山洞看起來不錯,足以應付暴風雪。「 進入山洞後,張老漢把隨行的物品放置在一旁,然後從洞外找來一堆木柴。等到火焰升起,張老漢感到前所未有的溫暖。
善有善報
一切安置下來後,張老漢本想找到母狐狸表達心中感激。但環顧了一圈,他沒有發現狐狸的蹤跡,他嘴裏調侃道:「這母狐狸想雷鋒,做好事不留名!」
依靠着山洞和篝火,張老漢度過了夜晚。等到第二天正午時分,張老漢穿上乾燥的衣物,外出查看情況。萬幸的是,暴風雪逐漸轉小,天空開始放晴。張老漢回到山洞收拾好行李,趕忙踏上回家的路。
一路上,張老漢吸取昨日的教訓,他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在樹枝上刻下印記,這樣能減少走錯路的情況。下午四五點的時候,張老漢終於走出深山。回到家後,張老漢接連燒了幾桶水,泡了個熱水澡。晚飯的時候,張老漢拿出冰凍已久的羊肉,美美飽餐一頓。夜晚,月亮升上枝頭,張老漢躺在床上進入夢鄉。
翌日清晨,張老漢隱約中聽到狐狸的叫聲,他本以為是幻聽,但打開窗後才發現那隻母狐狸竟然來到自己家門口。對於自己的「救命恩人」,張老漢怎敢怠慢,他打開門,做了個邀請的手勢, 母狐狸非常識趣,它跑到張老漢面前,然後用頭一個勁地蹭着他。過了一會,母狐狸跑了出去,叼回一個周身布滿花紋的罐子放在張老漢腳下。
張老漢拿起罐子看了會,這時母狐狸叫了一聲,然後朝着山裡的方向奔去。正午,張老漢仔細端詳着罐子,只見罐子通體圓潤,花紋雕刻細膩。張老漢雖然沒多大學問,但也能識別出罐子的不凡。過了幾天,張老漢帶着罐子來到市文物局。文物局專家剛拿到手後,便眼前一亮。
經鑒定,專家解釋道:「這個瓦罐歷史悠久,是漢代祭祀物品,無論從考古角度還是從價值角度來看,這都是一件無價之寶。」 話音剛落,張老漢直言道:「如此珍貴的寶物留在我這裡算是埋沒了,我現在把它捐給國家。」 專家一聽,十分激動,他緊握住張老漢的雙手,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後來,為表揚張老漢無私奉獻的精神,當地政府直接獎勵了10萬元。拿到這些錢後,張老漢並沒有肆意揮霍,他將大多數錢捐給政府,自己只留下少部分。即便如此,張老漢的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終於過上了自己的夢寐以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