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媒稱國米巴薩裁判是藍黑軍福星?不是!近3年歐冠出局全他主吹

在開始本文的論述之前,先說說題外話。

大家都知道,我大學讀工科。畢業後,投身媒體業,為我補習新聞學基礎的老師,第一堂課就是:一定要學會辨別「敘述詭計」。

在報道一件事時,若是選擇性的避談、忽略一些事實,就會影響讀者判斷。

舉個例子:某媒體報道「某地一輛公務車撞傷行人後,揚長而去。」然後花費大量篇幅去描述這位被撞的行人是何等悲慘。

但事實是,這台「公務車」是消防車,一路鳴笛趕着去救災。而這個「行人」是突然沖紅燈闖出馬路……

可見,在說一件事時,即便不造謠,只是刻意避談些關鍵細節,就可能會讓事情徹底變味。

這就是「敘述詭計」。

國米巴薩歐冠半決賽次回合比賽前,加泰羅尼亞媒體《每日體育報》、《世界體育報》在大肆炒作,當值主裁判馬齊尼亞克是一位「疑似皇馬球迷」,是「巴薩剋星」,大概率會偏向國米,這就可能是一個「敘述詭計」

事實是:馬齊尼亞克執法過巴薩5場歐冠,巴薩1勝2平2負,其中2場就是巴薩對陣國米(一場是18-19賽季的1-1,一場是2022-23賽季的3-3)。

這些比賽里,裁判有一些判罰存在爭議(比如恰爾汗奧盧飛鏟卻沒有染紅)。

在社媒上,還有球迷貼出了這位裁判擁有皇馬用品的圖片,試圖說他是一位皇馬球迷。

巴薩喉舌媒體,於是在各大社媒上製作各種視頻集錦,瘋狂熱炒。一時間,很多信息掌握不全的人都開始覺得:有這樣的裁判來吹罰比賽,這是國米極大的利好啊!

事實是:這位44歲的波蘭籍裁判,確實不能算是「巴薩福星」。然而,若說他是「國米福星」,則純屬背離事實。馬齊尼亞克是絕對的「國米災星」。他執法國米7場歐冠(另有2場歐聯),7戰藍黑軍只贏過1場(2019年11月3-1擊敗布拉格斯拉維亞,而最近3年,國米歐冠夢碎之戰,全部是他執法

2021-22賽季,國米歐冠1/8決賽兩回合不敵利物浦,被淘汰出局。主場之戰是馬齊尼亞克主吹,國米0-2完敗。客場之戰換了裁判,國米在安菲爾德反而贏了1-0。

2022-23賽季,國米闖入歐冠決賽,勝率其實頗高。

但那個賽季馬齊尼亞克吹罰了國米3場比賽,藍黑軍2平1負無一勝績,包括歐冠決賽國米輸給曼城之戰。

2023-24賽季,馬齊尼亞克只吹罰了國米一場歐冠,就是國米客場不敵馬競,最終被床單軍團淘汰出局的那一場。

綜上,馬齊尼亞克吹罰國米歐冠,藍黑軍7戰1勝3平3負。作為一個3年來主吹了國米3次歐冠夢碎之戰的裁判,西媒卻把他描述為是「國米福星」?這豈不是有點滑稽?!

個人認為,加泰羅尼亞媒體賽前如此聚焦於裁判人選,長篇大論的描述這位裁判讓巴薩吃過一些虧,卻絕口不提這位裁判同樣也是國米的噩夢,就是一種隱去關鍵論據的「敘述詭計」。

很顯然,巴薩喉舌媒體這是在向裁判組施壓,這是一種策略。

賽前先惡炒一番,讓這位波蘭裁判和他的助理們感受到巨大壓力,從而在比賽中,或多或少的影響到其吹罰。如果能讓裁判迫於壓力,在判罰巴薩時有點縮手縮腳、謹小慎微,那就算是策略奏效了。

這樣一位幾乎可以被說成是「國米詛咒師」的裁判,卻被描述為「國米福星」……由此可見,巴薩對壘國米時,除了年齡優勢、聲望優勢、財力優勢、薪資優勢之外,還有一個巨大優勢:巴薩有喉舌媒體,但國米卻沒有。

按常理,西甲意甲的球隊在歐冠對決,西媒為該國球隊吶喊、或鳴冤、或帶風向,是其立場決定的本職。此時,意媒應該站出來說一些公道話,至少,不能讓輿論風向完全倒向一邊。

然而,意媒很多是「有立場」的,有些大報是國米死敵球隊的幕後財團控股,所以對國米抱有極大惡意。這方面,國米是指不上意媒的。

綜上,國米巴薩之戰的主裁判,也許不是「巴薩福星」,但絕對是一位「國米剋星」。這就是事實。

過去3個賽季,國米歐冠出局之戰都是這位裁判執法,且看這一次,藍黑軍能否改變這一態勢。若是國米真能晉級,那也算是克服了一個不小的「詛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