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戰勝廣東晉級,卻丟盡了CBA裁判的臉

有圖有真相!球迷證明CBA裁判無能,杜鋒輸得不服氣,楊鳴正式回應

遼粵生死之戰並沒有想像中膠着,遼寧憑藉了強大的優勢壓制廣東,下半場幾乎都是垃圾時間。

從杜鋒的表情,我們看到了滿臉的不服氣,甚至滲雜了許多怨氣。


不止如此,杜鋒還直言:遼寧弄傷了周琦,讓人心寒,字裡行間充滿了對遼寧的指責。


而楊鳴卻不這樣認為,他強硬回應:遼寧輸球,從來不在傷病在找借口!


兩人場上是對手,場外還較着勁。


因此,賽後握手環節,雙方互不看對方一眼,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拋去個人的主觀,客觀看待這場比賽,裁判的吹罰是一大亮點。央視的解說員不止一次讚美韓國裁判的公平公正。


賽後,裁判專家丁佳寧,更是忍不住炮轟CBA裁判:這一夜,丟盡了CBA 裁判的臉,甚至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一名籃球裁判!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當你沒有看到外籍裁判對手部動作的吹罰恰到好處時,你就不會自己國內裁判有多麼的離譜。


杜鋒自創的「牽手式」防守、徐傑的搓澡式防守、莫蘭德抱摔周琦、張鎮麟推人,在他們看來都屬於正規的籃球動作……


遼粵之戰G3、G4 採用了三名國內裁判組合,結果賽後一片爭議,雙方球迷都有理有據,有圖有真相,來證明裁判的無能。


不過,G1和G5使用本土教練和國外教練搭配的組合,球迷的質疑聲明顯消失了許多,兩種選擇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為什麼CBA裁判不如外籍裁判?3個重要原因,只能做夾心餅乾

當然,我從來不質疑CBA 裁判的專業性,他們其中不乏是國際級別的裁判,甚至還吹罰過世界盃大賽。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他們和國外裁判的吹罰的效果卻截然不同呢?個人認為有三個重要的原因。

第一,國外裁判是CBA請來的臨時裁判,按場收費,完全不擔心丟掉工作;

第二,外籍裁判既不認識杜鋒,和楊鳴也不熟,沒有任何心理壓力;

第三,外籍裁判沒有人情世故,不會看誰的臉色行事只看犯規動作,對事不對人。

然而,本土CBA裁判就不一樣了,他們要考慮別人的感受。同時,還要規劃自己的職業道路。


有的裁判既不敢得罪杜鋒,也不願和楊鳴結怨。因此,吹罰就變得相當的松,只要不違體犯規,就當作沒有看見。


而有的裁判要起了小聰明,選擇性站隊,郭楠綽號「廣東剋星」並非無理可循,他吹罰的3場季後賽,廣東隊都以失利而告終。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並不是追求零缺陷的吹罰,每個裁判都是用兩隻眼睛在觀察,而且還受各個角度的影響很大。


退一步來說,競技體育具有強烈的觀賞性,如果一場比賽被吹得七零八碎,還有什麼美感而談,又還有誰願意花錢來看球賽呢?


有一說一,CBA的裁判想要得到別人的尊重,就必須有主觀的判斷,不能什麼都看別人的臉色,更不能什麼都聽別人的。


如果你是姚明,想提升CBA裁判的能力,你會怎麼做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