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獎牌知多少!一文揭秘「蓉光」背後的故事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目前,我國各支大學生運動隊正在積極備戰成都大運會,為的是在大運賽場上,展現青春、拼搏的精神,綻放大運「榮光」。而本屆成都大運會獎牌名字也正是「蓉光」,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大運會獎牌。

1 青春拼搏 綻放「榮光」

大運會獎牌「蓉光」,寓意榮耀、光彩,寄託了對運動員們在成都青春展翅、乘夢而行的美好期許。

獎牌的正面整體設計,以成都大運會會徽和「太陽神鳥」為主,鐫刻有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玉鳥、商周青銅人形器、甲骨文等,展現中國五千年的璀璨文明。側面則刻有本屆大運會口號「成都成就夢想」。而在獎牌背面,圍繞着國際大體聯會徽,還加入了東安湖體育公園體育場成都博物館等特色地標剪影,以此向世界展示成都現代化國際都市的形象。

此外,獎牌的綬帶也十分有講究,綬帶採用的是織紋精細、色彩豐富、質地堅韌的蜀錦材質製作而成,正反面的主色分別是藍色和紅色。

那麼成都大運會獎牌的背後,又有着怎樣的故事呢?一起跟隨記者去探訪一下。

2 將中華文明之光 融入獎牌「蓉光」

總台記者 白璐:「漢字中國——方正之間的中華文明」特展,可以說是現在成都最最火爆的展覽了,那要讀懂成都大運會獎牌背後的「蓉光」,我們今天也要先來打打卡。

總台記者 白璐:這件被大家圍觀的國寶是8000年前的龜甲刻符,在上面有一個小小的刻畫和甲骨文中的「目」字非常的像。這也是國內迄今發現的最早的刻畫符號,也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漢字源頭。

成都大運會獎牌設計師 周穎:什麼是一直伴隨着中國文明一直發展起來的?什麼能體現中國文明一直發展過來的?第一個標識我們認為就是中國的漢字。成都古蜀文明,所以我們找了一下,原來「蜀」字最早出現在甲骨文上是有的。

在「蓉光」絢麗的時光牆上還烙印着多種中華文明代表元素。除了看得見的歷史,成都大運會獎牌的綬帶,還創新性使用了傳承千年的蜀錦織造技藝,讓我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變成了可以觸摸的「蓉光」。

成都古蜀蜀錦研究所所長 胡光俊:蜀錦的織造技藝是我們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這是我們九十年代以前使用的機型,從那個小花樓木織機演變到了這種機型。

成都大運會獎牌綬帶設計師 馬麗娃:我們要了解蜀錦的織造技藝,了解它的用色特點,然後我們才能設計出符合這個蜀錦織造應用的這樣的一個圖案。我們當時畫了100多個稿次,不斷地去選,去更新。

(總台記者 白璐 佳穎 夏薇 趙欣 楊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