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魚為何被稱為「魔鬼魚」?在國外11個州泛濫,它有啥可怕之處?

你知道嗎?作為我國四大家魚之首的青魚,竟然還有着「索命魚、鬼魚」的外號,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而且,據說美國為了消滅這種青魚,更是以每條100塊的價格公開懸賞,他們又是為了什麼呢?

青魚真的有這麼可怕嗎?

在我國傳統文化中,「四大家魚」是指的青魚、草魚、鰱魚以及鱅魚,且直到現在,這幾種魚都是我國淡水養殖的主要魚種。

其中,青魚由於肉質鮮嫩,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因此被列為淡水魚中的上品魚,尊為「四大家魚之首」。

既然如此,人們應該很喜歡青魚才對啊,怎麼會給它扣上這麼難聽的「帽子」呢?

原來,青魚的味道的確很鮮美,但它們還具備了另外一個特點,那就是體型巨大,隨便一條都可能達到個60-70斤,大一點的更是輕鬆破百斤。

所以,在過去那個食物本就匱乏的年代,能夠撈上這麼一個大傢伙,即滿足了口腹之慾,又能滿足一家老小的食物需求,何樂而不為呢!於是,有很多人就想去河裡釣青魚來吃。

可問題來了,在那個年代,不光食物匱乏,物資更是稀有,一般的家庭,哪兒有專業的釣魚工具呢?

所以,這就導致,很多人為了將釣到的大青魚撈上岸,都是只能親自下河徒手捕撈的。但前面我也說了,青魚體型巨大,重量也不輕,再加上又是在水裡,它們的活動能力極強。

這就導致,很多人在抱着大青魚周旋的時候,很容易被折騰得精疲力盡。這時,如果人員不夠,再加上捕撈的人水性較差的話,很有可能出現意外,丟掉性命。

正是由於古時候捕撈青魚的風險太大,出事的例子很多,再加上過去的人本身就比較迷信,便給青魚安上了「索命魚」的名聲。

而到了現代,由於捕撈工具的效果得到提升,人們捕撈大體型青魚不再那麼困難,青魚的這些「外號」,才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那麼,可能很多朋友都會好奇了,為什麼青魚總能長出如此大的體型呢?

其實,這與青魚的習性,有着非常大的關係。

首先,青魚作為「四大家魚」中,唯一的一種肉食性魚類,它們平時可不是吃素的,而是以水域中的貝類、螺螄、小蝦小蟹還有水蟲等為食。

而且,也正是因為青魚特別愛吃螺螄,它們還有着「螺螄青」的稱號。

我們都知道,肉類所含的蛋白質含量是十分高的,這本身就有助於它們長肉。再加上青魚本身其實還是一種不愛動的魚類,總是靜靜待在水底等着獵物上門。

不得不說,這種「光吃不運動」的做法,已經與豬有得一拼了。所以,青魚會像豬一樣瘋長,也就不足為奇了。

那麼,有記錄以來最大的青魚,又能長到多大呢?

2021年底,在湖北丹江口,就有人釣上了一條長1米8,體重達到150斤重的大青魚,轟動整個釣魚界。

不過,要說最大的青魚,應該還得數「青島湖魚王」了。在2015年10月19日時,有人在千島湖中捕撈上了一條重達180斤的超大青魚。

而從當時的圖片中可以看到,它的體長,甚至比躺下來的人還要長,可謂非常恐怖了。而如果不出意外,這條大青魚應該是迄今為止發現過的最大青魚了。

不過,除了大以外,很多朋友可能不知道的是,青魚還是一種肉沒牙貴的魚,這又從何說起呢?

原來,由於長期吃食螺螄、蚌等帶殼動物,導致青魚的口腔出現了變化。它們會在枕骨位置處,長出一個硬東西,進而幫助其進食那些較硬的食物。

很多人在清理青魚時,就會無意發現這種類似珍珠的美麗物體。由於這個東西具有觀賞價值,有些人會將它打磨光滑做成飾品,久而久之,這個東西便被冠以了「青魚石」的名稱。

不過,相對於國人的喜愛,美國人卻對青魚充滿了反感,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在上個世紀80年代,為了控制魚塘中蝸牛、螺螄等的數量,美國引入了青魚。可沒想到,在1994年時,一個青魚養殖場遭到了洪水的襲擊,導致大量青魚流入當地水域。

結果,在青魚強大繁殖能力的作用下,到如今,已經在美國11個州的水域中安家落戶,且數量繁多有泛濫的風險。

然而,對於美國人來說,他們不太容易接受青魚的味道,想用「吃」來解決,是顯然不適合的。沒辦法,在通過專家們的商量之後,認為可能只有用錢來驅動是最好的辦法。

於是,他們建議政府以每條100塊的價格懸賞青魚,進而控制野外青魚的數量。然而,這麼多年過去了,政府方是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可青魚就像打不死的小強,泛濫程度仍然讓人擔憂。

所以,你認為他們應該如何解決這個難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