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甲裁判教科書式點球判罰,中超裁判們可以拿出小本記一下了
意甲聯賽國際米蘭對陣都靈的比賽中,出現了兩個點球,裁判都是在查看VAR之後進行的改判。
其中國際米蘭獲得的點球很有意思,主裁判也是和視頻助理裁判進行了溝通,最後確定了點球的判罰。
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國際米蘭發動一波進攻,球最後落到了都靈球員腳下,當他準備起大腳開到前場的時候,球打到了高高躍起的國米球員勞塔羅的後背,彈回了禁區內,都靈後衛用胸部停球後,準備抬腳解圍的時候,國米球員阿什拉夫突然從側後方殺出,正好被都靈後衛踢到,摔倒在禁區內。裁判最初的判罰是越位。
從圖片中我們可以看到,當勞塔羅擋回皮球的瞬間,阿什拉夫還站在底線附近,處于越位位置,如果把勞塔羅的擋球視為傳球,這個球就是百分百的越位。但意甲裁判經過協商之後,更改了判罰,取消越位改判點球。
根據解說員的專業講解,這次判罰之所以沒有吹罰越位,關鍵點在於裁判對勞塔羅後背擋球這一行為的界定。如果勞塔羅是主動動作,那麼就是越位,如果是無意識的被動擋球,就不是越位。從結果來看,裁判顯然是認定勞塔羅的動作並非主動傳球,而是被動反彈,所以不存在越位,都靈的犯規也就是點球了。
根據國際足聯越位定義:判斷越位,是以同隊隊員將球傳給他的一剎那……重點就在於這個「傳」字,表明了動作必須是主動的,如果在比賽中通過被動反彈獲得的機會,是不應該被看作越位的。
中超聯賽中,關於越位的判罰充滿爭議,體毛越位就不說了,在世界足壇都是難題。有很多次都是破門球員不越位,附近的隊友越位導致進球無效,而且不同裁判判罰結果也不一樣。中超裁判還是應該多看一看高水平聯賽的裁判判罰,多學習學習最新的判罰標準,以免再出現界外球越位的笑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