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圈文化」何時休?世錦賽當著全世界觀眾反覆高喊「蒯曼走開」

2025年05月27日21:43:06 體育 1876

一場原本凝聚民族榮譽與競技精神的世界級賽事,卻因為觀眾席上一句句「不合時宜」的吶喊而變了味。


「飯圈文化」何時休?世錦賽當著全世界觀眾反覆高喊「蒯曼走開」 - 天天要聞

在巴黎奧運會前夕的一場宣傳活動上,中國隊衛冕冠軍陳夢登台亮相,本該是贏得掌聲的榮耀時刻,卻在部分觀眾「喝倒彩」的喧囂聲中變得尷尬無比。緊接着,巴哈馬世錦賽女單決賽的另一幕讓人心寒:全場一邊倒支持孫穎莎,幾乎無視王曼昱的精彩表現,彷彿她不是國手,而是「客隊」。最令人無語的是,當蒯曼參加比賽時,觀眾中甚至有人反覆高喊「蒯曼走開」,讓人不禁想問:這是比賽,還是粉圈「應援場」?


一時間,圍繞「飯圈文化是否該滾出體育圈」的討論在網絡上炸開了鍋。我們必須正視這個問題:飯圈的戰火燒到了體育賽場,中國乒乓還能守住那份純粹嗎?


榮譽背後的辛酸:誰不是披荊斬棘一路打上來的?


在飯圈撕扯聲中被隨意「站隊」、「拉踩」的,是四位成績斐然、令人敬佩的國手。


陳夢,兩屆奧運女單金牌獲得者,是中國女乒中最穩定的「壓艙石」;孫穎莎,年輕氣盛、實力爆棚,在多哈世錦賽連奪女單和女雙兩金,勢頭正猛;王曼昱,被譽為「大賽之王」,多次在關鍵時刻力挽狂瀾,為中國隊贏得寶貴分數;蒯曼,年僅20出頭,卻已斬獲世錦賽女雙冠軍,是中國女乒未來的希望。


「飯圈文化」何時休?世錦賽當著全世界觀眾反覆高喊「蒯曼走開」 - 天天要聞

這四位姑娘,每一個都是中國乒壇的棟樑之才,她們並非偶像造星流水線上的產品,而是靠日復一日的苦練,頂着傷痛、壓力、質疑,一步步從「無名小卒」走向「世界之巔」。


飯圈文化的最大傷害,不是「支持誰」,而是「打壓誰」。在這種「非黑即白」的極端情緒操控下,真正的努力和拼搏被淡化,團結和敬重被嘲笑,這無異於對體育精神的一種「軟暴力」。


當體育被粉圈「接管」:飯圈邏輯如何侵蝕競技場?


「唯粉心態」本質上是一種非理性的情感投射,將運動員當作「偶像崇拜」,在精神上進行「綁定認同」,進而排斥所有其他競爭者。這套模式用在娛樂圈已然問題重重,一旦滲透到競技體育,更是動搖根基。


「飯圈文化」何時休?世錦賽當著全世界觀眾反覆高喊「蒯曼走開」 - 天天要聞

例如,在巴哈馬世錦賽期間,孫穎莎的「應援隊」在社交媒體上極力「控評」,將王曼昱的表現貶低成「配角」;陳夢在受傷期間被部分粉絲嘲諷「裝病避戰」,甚至還有人挖出她過往的比賽錄像指責其「心態崩」;蒯曼則因戰術失誤,被貼上「拉胯」、「拖後腿」等標籤,現場喊「走開」簡直令人齒冷。


飯圈的語言暴力具有高度組織性、情緒化和攻擊性,不僅對運動員的心理造成沉重打擊,也扭曲了體育觀眾的審美取向:不看實力,看「人設」;不講過程,只講「誰贏」;不評專業,只刷「熱度」。


競技體育不是秀場,成績說話才是唯一標準。若不遏制飯圈蔓延,它終將「架空」公正的評判體系,甚至影響選拔與比賽氛圍,誤導年輕運動員將心思花在「圈粉」而非訓練上,長此以往,必將削弱中國體育的國際競爭力

「飯圈文化」何時休?世錦賽當著全世界觀眾反覆高喊「蒯曼走開」 - 天天要聞


背後推手何在?是偶像崇拜,還是流量操控?


「飯圈化」不是自發形成的文化現象,而是一種高度操控的社交生態,其背後涉及粉絲團體的組織化運營、社交平台的算法推流、資本對流量的追逐等多個層面。


平台需要流量,就會默許或放大爭議言論;粉絲組織為了「捧人」,就會組織控評、刷票、帶節奏;部分媒體為博眼球,不惜斷章取義,渲染「對立」來獲取點擊……所有這些疊加起來,就形成了一個「以流量為核心、以對抗為模式」的病態生態。


「飯圈文化」何時休?世錦賽當著全世界觀眾反覆高喊「蒯曼走開」 - 天天要聞

:而這套「機制」,現在正從娛樂圈原樣搬入體育圈。運動員被包裝成「IP」,成績之外更多的是「人設營銷」——誰陽光、誰可愛、誰好拍照、誰會營業,反倒變成競技之外的評判標準。這種偏離初衷的「造星運動」,不僅壓縮了真正靠實力說話選手的生存空間,還在觀眾層面製造了「非理性跟風」的心理幻覺


體育不是選秀,比賽不是流量比拼,熱愛體育就該尊重體育的本質。


破局之道:文明觀賽才是真正的「頂流素養」


我們不是要「禁止粉絲支持偶像」,而是呼籲一種更健康、更有素養的觀賽文化:支持,不意味着貶低別人;喜愛,不等於非黑即白。


「飯圈文化」何時休?世錦賽當著全世界觀眾反覆高喊「蒯曼走開」 - 天天要聞

每一位代表國家出戰的運動員,都值得尊重與掌聲。她們是「國字號」的榮耀,是五星紅旗下的光輝形象,不能被飯圈文化變成情緒的靶子。面對勝負,面對起伏,我們需要更多理性、包容與鼓勵,而不是「誰輸了就不配」、「誰沒我粉的強就是廢物」。


相關部門也應適時介入,引導主流輿論回歸理性,例如:加強對賽事直播評論區的管控、加強飯圈引導機制、建立運動員網絡權益保護制度,打造更乾淨、公平、尊重的體育傳播環境。


網友聲音多元共鳴,民意正在覺醒


不少網友在討論區留言表示:


@理性飯:我們可以愛莎莎、夢夢、曼昱、蒯曼,但不能互相攻擊。她們都是中國的驕傲。


@體育老師老王:孩子們看球時問我,為什麼大家只支持一個人,這讓我很難回答。我們該教孩子的是公平和尊重。


@留學生Echo:看到外國解說對中國觀眾失望的眼神,我真的覺得臉紅。我們不能丟了基本的禮貌和理智。


「飯圈文化」何時休?世錦賽當著全世界觀眾反覆高喊「蒯曼走開」 - 天天要聞

這些聲音的背後,是越來越多人的共識:體育不是飯圈,國手不是流量明星,觀眾更應是理性、溫和、有度的支持者。


守住體育的尊嚴,從我們做起


「飯圈文化何時休?」這不只是一個網絡熱議話題,更是一道擺在每一位體育愛好者面前的拷問。


乒乓球是中國的「國球」,它承載的不僅是獎盃與榮譽,更是一種民族精神的外化。而那種拼搏不息、不懼輸贏、彼此成全的體育精神,遠比任何一場「飯圈對立」更加珍貴。


從今天開始,請為所有努力拚搏的國手喝彩,不再嘲諷、不再喊「走開」,也別再將競技體育異化為「應援舞台」。


「飯圈文化」何時休?世錦賽當著全世界觀眾反覆高喊「蒯曼走開」 - 天天要聞

如果你真心熱愛中國乒乓,請為她們創造一個更乾淨、更溫暖、更公平的舞台。


你怎麼看待飯圈文化對體育的影響?你是否曾因為「站錯隊」而被網暴?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一起為理性觀賽發聲!


喜歡這篇文章的話,歡迎點贊、收藏並關注我,未來我們繼續理性探討中國體育背後的真實故事!

「飯圈文化」何時休?世錦賽當著全世界觀眾反覆高喊「蒯曼走開」 - 天天要聞

體育分類資訊推薦

鄭欽文5月30日迎戰姆博科,賽前好消息接踵而至,信心倍增! - 天天要聞

鄭欽文5月30日迎戰姆博科,賽前好消息接踵而至,信心倍增!

鄭欽文在2025年法網的表現,無疑給我們帶來了不少的驚喜。尤其是在她即將迎戰加拿大新星姆博科之前,傳來的三個好消息,同時粉絲對她本次法網的表現充滿期待。首先,鄭欽文的心態越來越穩了。本次對陣阿朗戈,雖然一開始比分落後,但她卻展現出了極強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