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推進新時代興邊富民行動——2025年雲南省邊境幸福村體育嘉年華邊境縣(市)三人籃球賽決賽在文山州馬關縣落幕,經過3天激烈角逐,景洪市代表隊問鼎冠軍。今年10月,賽事前八名隊伍將代表州市參加在德宏芒市舉行的總決賽,同來自南亞、東南亞國家的代表隊同場競技。
經過多輪比賽激烈角逐,景洪市和瀾滄縣挺進決賽,球員們拼搶、防守、傳球,默契的配合和精準的投籃不斷上演,在最後30秒仍追平比分,十分膠着。隨着終場哨聲吹響,景洪市代表隊以一分優勢險勝瀾滄縣代表隊,將冠軍收入囊中。文山州教育體育局副局長馬驊表示:「雲南省邊境地區有着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民族文化,邊境幸福村體育嘉年華暨邊境縣(市)三人籃球賽活動的舉辦,不僅為邊境地區的群眾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增進交流的平台,更是推動全民健身事業發展、促進邊境地區和諧穩定的重要舉措。」
精彩的比賽對決吸引許多市民自發前來觀賽,現場人聲鼎沸,觀眾的歡呼聲、加油聲此起彼伏。賽場上,一幅「中華民族一家親」的生動圖景徐徐展開。來自壯族、苗族、彝族、哈尼族、佤族、拉祜族、基諾族等15個民族的近200名運動員同場競技,以體育為紐帶,架起邊疆各民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的橋樑。
馬關縣代表隊的萬天亮來自都龍鎮東瓜林村,他表:「今年春節我代表村裡參加鎮上的村ba,從鎮里打到縣裡,現在還打了省級的比賽,十分自豪。這得益於村子裏籃球場、步道等基礎設施建設良好,我們村的籃球愛好者們還建了一個聯絡群,平時沒事都會約球,運動氛圍真的很濃郁。」
不止在東瓜林村,馬關的村村寨寨都建有體育設施,運動健身已經融入邊境村寨的村民日常,低免開放的逢春體育館、邊關糧倉改造的籃球主題公園等設施遍及城鄉,服務群眾身邊的運動健身需求……隨着「七彩雲南全民健身工程」向邊境縱深推進,雲南省3824個抵邊自然村已實現體育設施全覆蓋,構建起「村村有場地、寨寨能健身」的公共服務網絡。從獨龍江畔到瀾滄江邊,全民健身設施舉步可就,「村ba」「村超」等特色活動交相輝映,各族群眾「家門口健身」成為常態,繪就「體育促團結 健康築防線」的邊境幸福生活圖景。
本屆雲南省邊境幸福村體育嘉年華還將陸續開展臨滄鎮康縣「中國鎮康·緬甸果敢」中緬友誼運動會、普洱鎮沅縣陀王爭霸賽、中國(雲南)·越南(河江)少數民族傳統體育交流活動、普洱江城縣「一包丟三國」體育交流活動、瀾滄江—湄公河合作雲南德宏藤球邀請賽等系列交流賽事。雲南省體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將以體育賽事為窗口,展現國門形象、增強文化認同,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讓『體育興邊』成為新時代興邊富民的生動實踐。」
近年來,雲南體育積極探索創新,持續拓寬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渠道,努力為邊疆地區發展注入新活力。立足沿邊區位優勢和民族文化特色,雲南正通過精準施策培育「一縣一特色」「一村一風情」的全民健身賽事活動矩陣,讓體育賽事既成為邊民增收的「幸福引擎」,更化作展現新時代國門形象的「活力窗口」,邊境地區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升,「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4060公裡邊境線上生動演繹。
昆明日報全媒體記者:王姍
責編:蘇昊
編審:吳晨萍
終審:周健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