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費南多因個人原因缺席的情況下,27歲的侯永永成為入選國足新年首期集訓陣容的唯一一名歸化球員。當以艾克森、阿蘭、洛國富、李可等為代表的「歸化一期」球員逐漸淡出國足後,侯永永以及正在加緊落實相關手續的塞爾吉尼奧、奧斯卡等人,或將成為新周期國足可以倚仗的歸化主力軍。但他們對於國足18強賽競爭乃至更長遠的未來有多大幫助?已經提速年輕化進程的國足,又需要怎樣的入歸化球員?這些問題值得中國足球界各方慎重推敲。
中國足協於去年底公布的國足新年首期集訓名單顯示,32名國腳中僅費南多、侯永永2人為歸化球員。由於費南多受個人因素影響無法到隊,首次入選的侯永永成為參加本期集訓唯一一名歸化國腳。雖然包攬2024賽季挪甲聯賽金靴與最佳球員稱號的侯永永是否適合國足,有待時間給出答案,但27歲的他正值職業生涯黃金期,確實符合國腳年輕化的國足用人思路。

費南多
今年前,像洛國富、艾克森、阿蘭等國足「歸化一期」代表人物完成歸化手續時,已接近或達到30歲的年齡。經過卡塔爾世預賽周期後,隨着年齡的增長,他們屢受傷病等因素困擾,競技能力與身體狀態已不復當年之勇,於是漸漸淡出國家隊陣營。
李可如今也接近32歲,過去近一年,他未能代表國足出戰,在伊萬科維奇教練團隊看來,李可已不再是國足後腰位置上的「必選項」。蔣光太是去年幾名歸化國腳中,總體表現最穩定的一位,但也不定期受到傷病困擾,而蔣聖龍、朱辰傑這對「00後」中衛組合已逐漸成為主力。可以看出,伊萬在選用年輕球員方面步子邁得不小,並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效果。換句話說,如果老隊員身體不達標,或者入隊心愿不強烈,伊萬科維奇會毫不猶豫地將其捨棄,進而補充更多的新鮮血液。除了侯永永,吳少聰、買烏郎、吾米提江等「00後」球員的入隊,就是明顯的信號。

塞爾吉尼奧
當國足在海口觀瀾湖足球訓練基地訓練的同時,一網之隔的3號場地內申花正在進行分組對抗訓練。剛剛加盟申花俱樂部的19歲小將王漢龍,作為前鋒表現搶眼,屢屢取得進球。他實際上已經引起了包括國足成員在內現場多位業內人士的關注。上周申花官宣王漢龍加盟時,有人將他的身份定義為「華裔小將」。這是因為在此之前,王漢龍已隨家人前往斯洛文尼亞生活多年。期間,他多次入選斯洛文尼亞2006年齡段國字號梯隊,並代表斯洛文尼亞U17隊出場過。不過,年滿18歲的時候,王漢龍選擇了中國國籍,這意味着他無須被歸化,就可以正常代表中國國字號球隊參加正式比賽。
因此,如果王漢龍能力過硬,亦可以成為2005年齡段U20國足考察的對象,甚至可以代表球隊參加今年的U20亞洲杯。正因為此, 有人將王漢龍形容為「省去歸化程序的歸化球員」。
從伊萬科維奇接手國足後近一年來的組隊情況看,球隊在人員包括歸化球員徵調方面,更青睞於相對年輕的球員。比如29歲的國安新援塞爾吉尼奧、25歲的雲南玉昆新援奧斯卡都正加緊落實相關手續,一旦成功入籍並變更國際足聯會員會籍,他們就可以助力國足。年輕化,實際上也是未來國足對歸化力量的追求方向。

奧斯卡
但對於中國足協和國足來說,僅僅鎖定潛在歸化目標,是遠遠不夠的。一方面,即便有俱樂部願意「為國養仕」,將部分具備一定能力的外援歸化入列,球員自身的能力是否一定優於同位置的本土球員,也需要全面考量。比如,已經被歸化的山東泰山球員德爾加多,近幾個賽季在俱樂部層面都難覓一席主力位置,又怎能幫助到國家隊?
說到此,就要對比一下國足18強賽同組對手印尼隊歸化球員的情況。與國足歸化國腳大多來自中超俱樂部不同,印尼隊歸化國腳全部來自海外俱樂部。像去年10月該隊客戰中國隊比賽的首發陣容中,有多達10人為歸化球員,如中衛伊澤斯已經是意甲威尼斯隊的絕對主力;希爾格斯、海耶等球員都在荷甲聯賽俱樂部效力;邊鋒奧拉特曼戈恩則效力於比利時甲級聯賽登德俱樂部。即便他們中的有些球員暫無法在俱樂部擔綱主力,但能夠在歐、美職業聯賽的競賽氛圍中接受鍛煉,其閱讀比賽和身體對抗能力,無疑是有保障的。
而這些聯賽的訓練或是競賽品質,無疑是強於中國職業聯賽的。這一點從國腳武磊從西班牙人俱樂部歸來後,持續在國內俱樂部賽事中「降維打擊」,就足以給出明證。侯永永雖然目前效力於挪威蘭黑姆足球俱樂部,但挪甲(挪威二級聯賽)的競技水準如何?挪甲金靴的含金量幾何?伊萬科維奇也需要通過侯永永訓練和實戰的表現來做出評判。

天樂
另一方面,國足在選用潛在歸化球員,特別是年輕歸化球員目標的問題上,也面臨著一定的局限性。舉例來說,在此之前,外界曾將天樂、高宇洋、楊瑞安、鄭澤彥等年輕華裔球員與國足聯繫到一起,但相關傳聞僅停留在想像層面。比如已經在荷甲豪門阿賈克斯成為「輪換主力」人選、生於2003年的中場球員天樂,是三代以內的華裔球員,擁有5/8的華人血統,具備被歸化的可行性條件。但球員本人已於去年入選了荷蘭U21國家隊參加歐青賽的集訓陣容,雖然期間因傷退出,但他已公開表態,更傾向於代表荷蘭隊出戰。
荷蘭籍華裔球員楊瑞安、挪威籍華裔球員鄭澤彥等球員的情況也有類似之處。客觀來說,選用歸化球員的事情,對國足與球員而言是「雙向選擇」。相對來說,這些華裔球員更鐘意在競技水平與職業化程度更高的歐洲聯賽效力。此外,中國職業聯賽「金元退潮」之後,國內俱樂部已經很難以超高溢價的方式,吸引球員歸化。從這個角度來說,引進歸化球員的工作難度其實比以往更高。無論是中超俱樂部,還是國家隊都不應該為了歸化而歸化,在選擇歸化球員的目標方面,各方應更趨謹慎。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肖赧
編輯/汪浩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