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看完水下這一幕才明白,原來冬季夜釣比白天魚口還要好!
大家好我是悠然,釣魚先觀察,看清魚情找到辦法。很多釣友認為申冬鯽魚晚上會趴窩,不吃不動,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下面我們來看一下深冬鯽魚晚上的真正活動規律。
這是晚上6點,窩點裏面全是鯽魚,進食速度雖然不快,但數量不少。這是晚上7點,情景依舊。晚上8點也是這樣,直至晚上10點半,窩點裏面都一直有大量的鯽魚在。剛剛看到的這一幕,是否跟你想像的不大一樣呢?鯽魚深冬晚上不但不趴窩,而且它還會扎堆吃餌,但是想要釣到它就有一定的難度了,我們必須做到以下5點才行。
·一、合適的位置。由於夜間溫度低,我們應該選擇深一些的水位,水底有雜物溝坎更好。當然,如果能接到白天釣魚人的窩子會更好,夜間建議比白天釣的更深一些。如果白天釣友使用5米4的魚竿,我們晚上可以使用6米3或者7米2的魚竿,釣到窩點前方更深的水位,效果會更好。
·二、提前打窩。由於夜間溫度低,魚的活動範圍小,鯽魚的覓食積極性更低,夜間打窩誘魚效果不會太好。想要夜釣,應該在天黑前2-3個小時提前進行打窩,天黑前能誘來魚,夜間才能有比較好的收穫。建議使用味型比較大,而且大小顆粒混合的窩料,可以做到誘魚速度相對快一些,留魚時間相對更長一些。
·三、子線要短。深冬夜間溫度比白天更低,鯽魚雖然進食,但魚口更輕,建議使用更細更柔軟的子線,長度不要超過10厘米,這樣魚在吃餌入口的時候,浮漂的動作會更明顯。
·四、合理的調漂。深冬夜間,魚的活性低,警惕性會更高,不建議釣友們使用夜釣燈,會驚擾到魚。建議使用小電池,日夜兩用為的電子浮漂,調個一目釣個一目多一點。不管你是使用商品餌料,還是使用紅蟲蚯蚓垂釣,雙鉤基本上都是躺底的,只要浮漂第二目的那一點點變長了,或者是消失了,就可以抬竿,基本上都是鯽魚咬鉤了。
·五、高蛋白餌料。餌料蛋白含量越高腥味就越大,魚在深冬時節就越愛吃。商品餌料一定要拉小餌,只要雙鉤到底,魚鉤上能有餌料的殘留就可以。
當然冬季夜間使用紅蟲蚯蚓垂釣不但有動態誘魚的效果,附近只要有鯽魚基本上都會忍不住來上一口。窩子打好了,使用活餌垂釣效果一般都不會錯。深冬夜間雖然溫度低,但是鯽魚不會趴窩,雖然它的活動範圍小,覓食積極性小,但還是會繼續吃餌的。前提是做好上述5點才能有比較好的收穫。
我是悠然,野釣只用事實說話,希望本視頻對您有所幫助,感謝大家的點贊與轉發,咱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