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協主席宋凱
「重走長征路」——中國足球發展研討會12月17日在西安舉行,來自中超、中甲、中乙俱樂部投資人和高管,以及全國足球發展重點城市體育行政部門主管等業內人士濟濟一堂,為中國足球的發展之路出謀獻策。研討會由《足球報》、西安市體育局聯合主辦,中國足協主席宋凱現身會場,並談了「對中國足球發展的幾點思考」。
「優良的技術傳統丟了,青訓的『基本盤』沒了,中國足球這些年沒發展好。」宋凱深知,中國足球的現狀「大家不滿意」。那麼,「中國足球能好嗎?」宋凱給出了肯定的回答,並提出了多項舉措。
宋凱表示,中國足球要以「技術為王」。已故的中國足壇名宿馬克堅在一本著作中寫道:在上世紀50年代中期,「中國足球是以技術起家的」。中國足球在向匈牙利等東歐國家學習之後,確立了以技術為基礎的指導思想,但這個傳統在後來的發展中丟失了。「技術是靈魂。遺憾的是,這些年我們丟掉了靈魂。」宋凱說。
其次是抓實訓練。宋凱強調,足球界要重提「三從一大」(從難、從嚴、從實戰出發,大運動量訓練),倡導刻苦訓練。「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三從一大』是足球界先提出來的。我們理應堅持這一理念。同時,我增加了『一強』這個概念。」所謂「一強」,即「強恢復」,保障運動員在大運動量訓練之後能迅速恢復。
第三是抓牢青少年。青訓的關鍵是教練,「要讓好教練抓青訓」。宋凱透露,有關方面即將出台規定,球員如果在退役後不做青訓教練,將不能在職業俱樂部擔任教練。
深圳新鵬城足球俱樂部董事長兼總經理湯錫鋼
第四是建好競賽體系,其中體系穩定是前提,競爭力是目標。深圳新鵬城足球俱樂部董事長兼總經理湯錫鋼在會上分析了英格蘭、西班牙和日本足球的金字塔體系,表示業餘性的地區聯賽和半職業聯賽是職業聯賽的重要支撐,而中國存在「塔腰」和「塔基」並不穩固的問題。除了基層俱樂部數量較少,中國聯賽的競爭力也有所不足。宋凱說,在崇明島深耕青訓的徐根寶每年都會帶球隊去韓國訓練比賽,就是為了感受當地青少年球隊的快節奏。
此外,宋凱還提到了推動體教融合和調動地方積極性。他表示:「穩定和不折騰,開放和國際化,應是中國足球未來的發展思路。」重點城市、精英青訓、國字號領頭羊和教練員隊伍將是中國足協未來的工作重點。「聯賽的發展趨勢也要更加開放,讓球員感受到競爭的壓力。必須把運動員逼到刻苦訓練之路上,滿腦子想的都是足球,中國足球才能提高。」宋凱說。
研討會的前一天,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推進足球振興發展相關工作,指出振興足球是建設體育強國的重點工作,要加大力度落實各項政策舉措,推動足球工作不斷買上新台階」。會議釋放出的強烈信號,也鼓舞着研討會上的每一個參會者。上海申花足球俱樂部董事長谷際慶表示:「對於中國足球的前景,我們需要的是『耐心』。只要我們有耐心,中國足球迎來春天將不會太久,至少我們大家都在為實現這個目標而努力。」
「中國足球能好嗎?」需要所有中國足球人共同作答。
來源:「人民日報體育」微信公眾號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蘇琬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