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猴猴」與「八卦轉掌」

2024年01月19日17:45:37 體育 1527

「蹲猴猴」與「八卦轉掌」 - 天天要聞

拳學之道,應在精,而不在多。吃透一式,進而通萬法,精心雕琢一式,雕琢一式萬遍,就能化平凡為神奇,化平凡為神奇就是藝術。拳藝是藝術的一種,所以需要用心雕琢。

之前看過不少拳術方面的資料,涉獵甚是龐雜。現在,對於拳術我致力於雕琢轉掌,以求真實細緻地刻畫出轉掌的面目來。我是從蹲猴和鷹翻式開始,逐漸步入轉掌的。從蹲猴和鷹翻的橫豎入手,待橫豎有感覺以後,才開始渾圓旋轉的轉掌。轉掌是渾圓,渾圓是轉掌成型的狀態,渾圓是所有內家拳練成後的基本標誌。如何達到這個渾圓?可能有人有各種詳細的方法。但我是從橫豎螺旋中體會的,以求從橫豎螺旋中通向渾圓,所以我的轉掌中有很明顯的豎勁,類似形意心意,連轉掌之前就有心意蹲猴的基本功。另外,旋轉中橫勁自然是少不了的了。

要體會旋轉中的橫,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要數鷹翻式了,所以我把鷹翻式拉進來,做轉掌的準備工作了。這樣,橫豎的意識有了,在轉掌時,不但身體軀幹的橫豎螺旋意識強,手的橫豎螺旋動作也跟着帶出來了,先是兩肩鬆開了,手臂連通背,像鞭子一樣橫着甩,有通背的意思;久而久之,手就想上下斜着甩,打挑領,劈拳;再而,手是螺旋的上挑回收,螺旋的下摔,這讓我想到的是大摔碑手。身體同時有明顯的自轉。

關於蹲猴的其中一條要領:「抬頭吸氣翻丹田」很實惠,平時有空就可以做做。但「抬頭吸氣翻丹田」這句話太抽象,我下面細化一下。

在收臀提肛的意識下,鼻子像吊著一根線,線連着一個重物,頭拉着這個重物,慢慢抬起來吸氣。鼻子連着的重物是尾椎骨,尾椎骨在收臀提肛的意識下,被拉起前卷。自然感覺丹田像是在上翻,是感覺到的上翻,是被帶動的翻。鼻子像是拉着尾椎骨這條魚,一收一放,這是首尾相和。這時就是屁股在吸氣的感覺:是頭拉着尾椎骨轉,腰和屁股下沉,氣就被吸進來了。 呼氣,微收下巴,任脈是緊的,氣像細沙般,沙沙往下落;頭頂上像是有一股很大的吸力,吸得頭髮像要豎起來,同時感覺像是出脊柱里拔出了一把劍。或者吸氣完就是一「定」,氣會不自覺地呼出。這樣幾個呼吸來回,人就沉靜了。

「蹲猴猴」與「八卦轉掌」 - 天天要聞

關於轉掌,腳的動作很關鍵。

如何做到平起平落?重點在摩膝,合膝,兩腳膝蓋像粘在一起,大腿也合著一起,動作很小,只是兩小腿的動作很大。這跟形意的摩脛好像不太一樣,轉掌是膝蓋和大腿這截「摩」的意思比較重,「摩脛」較輕,兩個大腿像尺骨和橈骨的關係,兩個小腿就像是手掌,小腿走圈帶動的大腿,就像轉手掌帶動尺骨和橈骨的纏繞磨合運動。這樣走才能做到平起平落,腳底板會平着地面移動,這樣走的步幅會比較小,讓我想到了「碎步」王清和。這就是「碎步」? 這樣,要想步幅大點就要下腰往下蹲。

關於「里腳如滑冰,外腳如登梯」及其他,在與夾尾真人博主的對話中大部分有提及,現摘抄如下,做為記錄整理。

w:岳飛,董公右腳點地這個姿勢是氣機發動的自然體現。現代體育運動中有時也可以體會到,我打籃球狀態好時就會不自覺地做出「身體滯空,右腳尖點地」的姿勢來,這時會有種渾身帶勁浮在空氣中的感覺,對自己身體的操控能力提升一大截。這時別人基本防不住我。看nba里的球員也經常有這個姿勢。「龍騰虎躍」的「虎躍」也是這個姿勢,很多國畫畫虎就喜歡取這個姿勢。岳飛的坐姿是靜態時的,「身體騰空,右腳尖點地」是動態時的。我的理解不知對否?

夾尾真人:是聰明人。我去看了您的博客,轉掌就是採氣,這您悟到了。岳飛、董公這個自然姿態,既是人體的自然反應,也是用在練功里的功法。您順着您原來思路往下走,採氣完了,下面該做什麼?這個姿勢就是用在那裡的。

「蹲猴猴」與「八卦轉掌」 - 天天要聞

w:您的回復我看到了。非常感謝! 串聯起來我似乎有點明白了。你以前的博文好像有說過,採氣之後就是接氣。腳尖點地是接地氣,虛靈頂勁是接天氣,從頭透到腳是天地人連成一氣。接地氣,我現在還沒感覺。接天氣,我有點感覺了:疲倦後,做幾個輕微的抬頭吸氣翻丹田的動作,立馬神清氣爽,這就是虛靈頂勁接了天氣(清氣在上濁氣在下,所以接了天氣很清爽)。很期待接了地氣的感覺,呵呵。另外,我轉掌採氣的時候配合著換掌才感覺自然,這個換掌就是換氣....換氣的過程就是採氣。似乎明白了點,採回來的清氣翻丹田承接着,濁氣過腳壓入地下。有進有出就是換,這才叫采(以前都有慣性思維,默認的理解采就是只進不出的了)。現在思維才跳出來,真的是自己覺到悟到才是真的知道。接氣,換氣,採氣似乎是三位一體的,接通了才好換,換好了就是采....

夾尾真人:

1)關於天氣地氣,這個無須主動去接,自己的身體調整好了,自然就能接。就像動物一樣,自然的事情。魚從來不考慮去接水,因為它就在水裡。「人在氣中不知氣,魚在水中不知水」。

2)關於轉掌和換掌,如果您說的是您自己總結的,沒人教您,您就真是個聰明人。轉掌是採氣,但採到一定時候必須要換掌。就好比吃東西,轉掌只是塞進嘴裏,只有換掌了,才是進了胃和腸子,然後才可以繼續轉掌,繼續往嘴裏塞。說著簡單,練起來難。氣這東西,只有全身練順了,它才是你的。真懂換掌的,聽到劉鳳春三年練會了單換掌,會覺得他練的夠快的。
w:我是自己練着玩的,沒人教。聰明算不上,只是知識積累多了,體悟多了,再經博主這樣的明白人一點,自然就通了,這要感謝博主。李仲軒老人也說過,練功到一定程度,身體會自然帶着你往下練的,我是不小心被帶出來的。您的比喻非常好。轉掌採氣的重點在腳(此時手可以不用太在意),腳通腎,腎氣足了,先天氣才足,採的是先天氣。接着自然帶出手的換掌,嚼好消化採的氣。這時,說是練氣也可以。回頭整理一下思路,記錄下來。

夾尾真人:轉掌手是有用的,但不用太關注。因為如果腳練好了,手自己就通了。您能想到換掌的手是自然帶出來的,聰明!那麼怎麼從腳底帶出手的換呢?

「蹲猴猴」與「八卦轉掌」 - 天天要聞

w:轉掌,腳底如何帶出手?在於里腳,外腳虛實不同狀態時的勁不同,為了適應腳的不同勁,身體自動調整,身體調整就像伸懶腰打哈欠似的自然帶出手。里腳外腳勁怎樣?里腳如滑冰,外腳如蹬梯。里腳始終如滑冰,實時是「吸」,虛時是「趟」,外腳始終如蹬梯,實時是「蹬」,虛時是「提」。外腳提時,是提胯,胯提帶出手升,手升到一定程度會往回拽,從口入,經胸,下腹,這是降龍。里腳趟時,是送胯,胯送帶着手從口出,自然螺旋劈拳,這是伏虎。里滑冰,有起勢,所以要伏虎;外蹬梯,有升勢,所以要降龍。這時的轉掌如龍如虎讓我想到的是「陰康大舞」,轉起來很過癮。手腳出來後,會帶出什麼了?呼吸(這步不知道對不對)。降龍是吸,伏虎是呼。

夾尾真人:再回頭去看看畫像上的腳,應該您能知道那是哪個一剎那間的姿態了吧。您的理解有形意的痕迹,總強調拳從口出口入,但八卦不一樣,八卦不分前後。「渾圓一個圈,無前也無後」。具體的技術動作,確實需要明師的示範。我給您一些提示,都是提個醒,都是開頭。以後您有明師傳授了,自然理解起來就會快一些。

關於呼吸,再補充一點。轉掌像蛇,渾身一體在盤,也是龍,龍精在吸。因此轉掌重在吸(聽人說練拳前期,不太適合配合呼吸,但我還是想寫下關於呼吸的部分,就留着吧;而且我在轉掌時,一直感覺要有呼吸合著走才有感覺,要是沒呼吸意識的轉圈,會感覺沒味道,比平時走路還差)。像是只吸不呼,不是不呼,是不管呼,自己在不知覺中完成。薛顛傳的呼吸法,就是吸,吸到極端,吸到一點上,然後爆炸。爆炸就是突破,進而小成。這是從吸入手。另一種從呼入手,只做噴氣拍打也可小成。但好像都有缺陷,要有輔助功法配合。萇氏武技書講「吸采天地之氣,呼出五臟之氣」 從吸入手的,吸的太多了總不太好,要有「化」字訣;從呼入手的,呼的太多了就虧欠,要有「補」字訣。

體育分類資訊推薦

王者:敵方打野是鎧咋辦?放棄猴子,別用娜可露露,他能輕鬆應對 - 天天要聞

王者:敵方打野是鎧咋辦?放棄猴子,別用娜可露露,他能輕鬆應對

在王者榮耀中打野一直都是隊伍中的核心輸出位,一名會玩打野的玩家確實能把隊伍的節奏帶起來,而且打野類英雄能給玩家帶來快感,畢竟大部分打野都不缺傷害,鎧本賽季被策劃極強之後,強度和登場率直線提升,畢竟現在的鎧二技能空放野可以獲得位移效果,使得該英雄不管是支援還是團
沒抓住機會啊!火箭雙向合同新援在進攻端的表現令人非常失望? - 天天要聞

沒抓住機會啊!火箭雙向合同新援在進攻端的表現令人非常失望?

在此前的一場NBA常規賽中,主場作戰的洛杉磯湖人以140比109輕取了大量輪換球員輪休的休斯頓火箭。本場比賽後,拿下了兩連勝的湖人的戰績提升到了50勝31負,繼續排名西部第3位;而遭遇了兩連敗的火箭的戰績則是下滑到了52勝29負,繼續排名西部第2位,這兩支球隊都已經鎖定了自己的排名。本場比賽中,火箭的雙向合同鋒線新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