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特斯拉曾說過:「失敗是成功之母。」看來國足的失敗又為中國足球培養出了一批可貴的「成功之母」。
10月16日,國足與老對手烏茲別克斯坦的友誼賽以1-2告負,比分被逆轉,表現糟糕。作為世預賽前的最後一場熱身,這場比賽本該增強隊伍信心,讓大家開開心心踏上征程;結果卻成了信心的攔路虎,教練和球員都成了替罪羊。
防守問題。
防守是任何一支球隊必修的課,尤其是在領先或者打平局面時,防守就更加重要。然而這場比賽中,國足在領先後半場初至終未實現有效的時間管理,也沒有調整到穩固的防守體系。相反,頻頻被對手製造機會,讓原本可以控制的局面變得危急。關鍵時刻,高天意的犯規和陳蒲的失誤直接導致丟球,防線不穩是最大的問題。
換人問題。
主帥的換人應具有及時性和針對性,但這場比賽李鐵的幾次換人可謂失誤連連。上半場比賽基本處於膠着狀態,國足沒有創造任何威脅,換人顯得過早且沒有達到調整的目的。下半場換人後,右路立即被對手利用,最終釀成失球。關鍵時刻的換人應該增強隊伍穩固性,但效果完全相反,這也暴露了主帥對球員狀況的判斷存在誤區。
球隊整體配合不夠熟練,各線間傳接不暢順也是問題所在。國足陣中不乏國內頂尖俱樂部的主力球員,但配合卻依然存在明顯漏洞,這充分說明了球員之間默契不足的問題。傳球失誤直接導致丟球就是明證,長難啃的這塊「硬骨頭」亟待主帥妥善解決。國足要取得好成績,必須從根本上解決防守問題,提高換人水平,增強隊員之間的配合默契。具體而言,國足可以從以下幾點着手:
完善防守戰術,樹立防守優先理念。
不管領先或落後,國足都不能輕易放鬆警惕,必須時刻保持防守力量,堅決杜絕失誤。加強對抗性訓練,提高負重負疲訓練強度,增強球員的抗壓能力和持久戰能力。這能減少關鍵時刻的失誤,提高負重轉化能力。
細化換人規劃,根據場上實際形勢靈活調整,保證換人的及時性和針對性。同時,要多讓替補球員和主力配合,提高默契。加大隊內磨合訓練強度,多組織類比賽訓練,讓球員熟悉彼此特點。同時,適當加入心理輔導和隊風建設,增強球員信任感。
樹立正確的勝負觀念,重視每一場比賽,每一個對手,堅持戰至最後一秒。這樣才能贏得主動,避免因心理出問題而失分。目前距離國足首場世預賽開戰只有不到半個月的時間。相信在主帥的正確引領下,中國隊一定能從近期的失利中汲取經驗教訓,調整問題,提升競技狀態,為即將到來的世預賽做好完全準備!無論遇到多強的對手,國足都會全力以赴,為祖國爭取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