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港主場2比1擊敗津門虎的比賽,即便不能說是勝之不武,也不能忽略客隊主力球員明天遭遇重傷突然離場,罪魁禍首張琳芃卻相安無事的爭議瞬間。如果不是惡意飛鏟之後沒有被紅牌罰下,很難說海港是否還能形成對津門虎的圍毆之勢。
這個飛鏟有多惡劣,在比賽結束後不久,明天就被診斷為腳踝骨裂,而轉天津媒以略帶無奈的口吻戲謔道,「生活還能自理」。是啊,中國足壇惡漢這麼多,真把人搞到生活不能自理的好像還真沒幾個。
其實對於這次飛鏟黃牌的判罰,不少人都在為張琳芃說話。說比賽剛開始的幾次動作比較大的犯規,當值主裁都做出了降格處理,就是要保證一個比賽寬鬆大尺度的判罰標準。在張琳芃黃牌之後的幾次犯規,裁判也遵循了這樣的尺度。
更有甚者,認為但凡攻擊張琳芃的球迷,就是想藉機再次攻擊海港,覺得海港現在的領頭羊位置就是靠裁判得來的,還拉出了本賽季過往比賽,海港遭遇不公正判罰的案例。覺得只要稍稍對海港有利的判罰,就是只講立場不講邏輯。
且不論在昔日中超豪門海港身上是否存在陰謀論,也不管其他大動作犯規都降格處理是不是當值主裁的一貫作風,只看張琳芃的這個犯規,無論是動作還是後果,難道都配不上一張紅牌嗎?
有人說鏟到明天的時候,腳面能綳直而不是亮靴底就是紅牌跟黃牌的本質區別,可職業運動員在高速奔跑狀態下飛出的一腳,因為踢到的都是關節這種人體最脆弱的部位,難道會有什麼區別嗎?何況慢動作顯示踹到明天的,就是張琳芃的鞋底。
另外球員在遭遇一次明顯的惡意犯規,而非鄭智踢西塞那樣的鬼打牆犯規之後,眼睜睜已經被抬下去了,儘管當時不會有檢查報告,但遭遇被迫提前離場的傷病,難道犯規球員就配不上一張紅牌嗎?
更讓人氣憤的是,有人分析張琳芃這樣的老牌國腳平時就是耍大牌耍慣了,看到對面有這種信馬由韁、不懂規矩的球員,就一定要給對方點顏色看看,所以哪怕犯規也要讓對方知道怕、知道疼、知道這麼不給面子的踢法要付出代價。可由於這種老球員經驗豐富、又有一定球星哨照顧,所以幾乎不可能比賽開始不久就會被直紅罰下。
如果張琳芃真是心存這種霸凌想法的球員,那無論是他展現出來的蠻橫一面,還是內心深處居功自傲的一面,都應當被唾棄、批評。比賽的結果不可更改,紅牌更不可能追加,但足協如果還算是心存公義,完全應該考慮是否可以給予張琳芃一定的加罰。這不僅是對公平競賽環境的一種維護,更是對足球寒冬環境下,輪番遭遇欠薪降薪還要用靠寶貴的身體拚命的球員,最有力的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