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瞬間,是真的意識到,詹姆斯老了。
他已經不再年輕,1984年出生的他,今年已經39歲。
對於職業球員來說,這屬於是生涯的末期。
但詹姆斯還能保持着較為高效的競技水準。
02
終究不是機器,不是鐵人,體力成為了最大問題。
在本賽季的季後賽,詹姆斯仍然有着亮眼表現。
在出場的37.3分鐘里,保持了49.4%的命中率。
場均10個籃板,還有1.1次搶斷和1.3個蓋帽。
實在無法要求他做得更多。
在對戰掘金的兩場比賽里,詹姆斯的三分確實不準。
兩場比賽十投0中。
誠然詹姆斯不是一個十分優秀的三分投手。(不是誰的粉絲,從數據來看,似乎三分球,並不能算是詹姆斯的常規得分手段。)
但是如此的數據,還是能夠反應出詹姆斯的疲勞。
一方面是坐打帶來的體力消耗,已經影響到他的投射。
打籃球的小夥伴都知道,在對抗消耗之後,體力下降發力就會出現不穩。
因為投籃,並不是為了要投到,而是要投進。
需要保持一個相對良好的力。
所以要求較高。
頻繁殺籃下,詹姆斯體能跟不上,試投三分打鐵。
或許種種跡象都在表明:詹姆斯真的累了,也真的老了。
都說再見少年拉滿弓,無懼歲月無懼風。
可是,再見少年拉滿弓,歲月壓身力無鋒。
03
其實,這是很自然的一件事情。
美人會有所遲暮,英雄也會白頭。
歲月的流逝,總會在我們身上留下痕迹。
只不過有多有少,在不同的年齡階段,體現的或多或少。
我認識的幾個朋友,都坦言感覺三十五六是個坎兒。
有的甚至覺得三十歲就已經呈現一種斷崖式的下跌。
當然,這個相比較的階段並非是整個人生。
而是那種二十郎當歲的青少年紀。
不但是油箱大,而且補充能量也快。
04
有些時候,當我們意識到自己已經不再年輕,慢慢老去。
相比較那些慢慢浮現的特徵,比較扎心的還是一種和過去的比較。
經常都說:「好漢不提當年勇」。
只不過,如果當年有勇那也是不怕提。
對於A來說,他的老去是出現在一次扛水的過程中。
三十歲之前,扛水上六樓,沒那麼累人。
但是三十歲之後,扛水上六樓,就是連喘帶呼哧,上氣不接下氣。
等到四十歲之後,上六樓都感覺費勁了。
而對於B來說,她的老去,則是體現在原先膠原蛋白的臉上。
已經開始有魚尾紋浮現。
似乎她並沒有太多的體能感觸,但是臉蛋對於她來說比較關心。
也是開始有些許的焦慮。
05
歲月你別催,該來的我不推。
就算是想推,也似乎無法阻擋時間的巨輪前進。
順勢而為,而並非是逆勢而行。
這是一種歷史進程。
是讓人的一種夢想,可終究我們還需要認清現實。
歲月你別催,走遠的我不追。
越往後,我們越明白,人生是一种放棄的智慧。
我們不能既要又要。
只能是選擇需要。
老去,所帶走一些東西,同時也會留給我們一些沉澱。
是珍惜往後的時光,還是獲得智慧賢明的品質,亦或者不斷精進的頭腦。
和豐富的人生閱歷?或者等等......
大家是在那個時候發現自己老去?
更準確的說,不是老了,而是改變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