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街頭走向職業—那些從街籃走出來的NBA巨星們

2023年01月15日20:26:03 體育 1084

街頭籃球是一種發源於美國民間的籃球比賽形式,打法自由隨意,有着很高的觀賞性。但與職業籃球聯賽相比,街球並沒有太多固定的規則,且注重進攻遠多於防守。而街球達人也喜歡在比賽中加入自己獨有的花哨技術,在打球過程中更加註重炫技表演而非競技性。

從街頭走向職業—那些從街籃走出來的NBA巨星們 - 天天要聞

但是這並不是意味着街球與NBA是水火不容的,他們的聯繫反而是相當緊密的。NBA的比賽風格、球星技術特點和商業表演經常有着難以抹除的美國街頭文化色彩,而美國的街球風格發展也在時時刻刻受着NBA技戰術改變的影響。甚至也有些球星早期混跡於街頭籃球賽場,後來才進入NBA賽場成為職業球員,但早年的街球記憶也成了他們籃球職業生涯不可磨滅的底色。今天就來帶大家盤點一下從街頭籃球走出來的NBA球星。

阿倫-艾弗森

為何在21世紀初的一段時間內街頭籃球的籃球風格能在NBA如此盛行,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阿倫·艾弗森在2001賽季的神奇表現。艾弗森 1998年就曾在街籃聖地洛克公園亮相打球。但是當艾弗森剛進入NBA的時候,他獨特的籃球風格並沒有立刻得到大家的認同。一直到2001年,街球風格的艾弗森拿出了統治級的表現,拿下常規賽MVP的同時單核帶領着陣容孱弱的76人隊進入NBA總決賽,街頭籃球運動的發展也因此到達了一個新的高潮。

從街頭走向職業—那些從街籃走出來的NBA巨星們 - 天天要聞

艾弗森的招牌動作Crossover變向過人有着濃厚的街頭色彩,也堪稱他在NBA征戰的最強殺器,而他的控球技術在當年也是引來無數球迷模仿。他會在籃下直接跑動,用他不可思議的運動能力在防守球員之間蝴蝶穿花,並跟着在7尺球員的防守威懾下靈動飄逸的攻擊籃框,兼具了觀賞性與籃下殺傷力。

在退役後,阿倫-艾弗森也致力於推動街頭籃球運動的發展,2017年他和著名說唱歌手艾斯·庫柏宣布聯手成立3V3街頭籃球的BIG3聯盟。BIG3的誕生不僅讓NBA退役球員有了更多施展身手的機會,也能讓球迷在空窗期欣賞到不一樣的比賽。更何況賽製為半場比賽,快速的攻防轉換可以讓比賽具備更強的觀賞性,促進了街頭籃球的影響力提升。

拉夫-阿爾斯通

曾因作為姚明的隊友而被中國球迷所熟悉的拉夫-阿爾斯通堪稱是街球屆傳奇。甚至有人認為,如果拉夫·阿爾斯通不打NBA在籃球屆的地位或許會比現在更高。在紐約洛克公園打球時,阿爾斯通便被稱為「街球王」「Skip To My Lou/Skip」,甚至是「皇帝」和「邁克爾·喬丹」這樣具轟動性的外號。阿爾斯通也配得上這些稱號,除了因為他在街球賽場展現出的無可匹敵的控球技術以外,更多還在於他超越時代的表現方式影響着當時的街球界,為街球這項古老藝術被注入了新活力。

從街頭走向職業—那些從街籃走出來的NBA巨星們 - 天天要聞

《SLAM》雜誌曾經採訪過阿爾斯通,當問及,「你是不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街球手?」他的回答是,「我認為我至少是候選人之一。在這個時代我和』山羊』、』毀滅者』一樣,我是紐約的皇帝。」而洛克公園EBC聯賽的新聞官鮑勃·麥克羅爾認為,「差不多可以這樣說,是他讓街球重新出現生機,走向世界」。

但與大多數街球明星不同,阿爾斯通不僅只想做一個「非主流」街球王,他的夢想是能夠在NBA的職業賽場打球。阿爾斯通參與了長期正規的大學籃球訓練順利並參加選秀,成功在第二輪第39順位被雄鹿隊選中。但「街球王」的NBA之旅卻並不順利,儘管基本功紮實,但來自街球場的習慣常常困擾他,例如街球場上常見的二次運球在NBA屬於違例動作,這些街球色彩的打球風格也讓他久久無法真正適應NBA的打球環境。他打得最好的時候,也僅僅是個合格的控衛而已,並沒有得到更進一步發展。

斯蒂芬-馬布里

因為離開NBA後常年在CBA打球和執教,馬布里被很多中國球迷所熟悉,但是許多人可能不知道,他在參與職業籃球之前也有過一段打街球的經歷。馬布里出生於貧民窟,在自家後院的籃球場長大,由於家境貧寒,其籃球生涯起於街頭。中學時代的馬布里在街頭便與成人對抗且完全不落下風。當年為了補貼家用,馬布里曾多次在設有賭注的街球比賽中登場。

從街頭走向職業—那些從街籃走出來的NBA巨星們 - 天天要聞

馬布里有着極強的好勝心極強的控制欲,在球場上表現則為對球權的極大的依賴,這作為街頭籃球選手當然無可厚非。但是NBA不像街頭籃球賽場,更加講究團隊配合團隊協作,個人英雄主義次之。馬布里進入NBA在森林狼效力期間,長時間的控球和單打獨鬥使馬布里無法融入團隊中去,因此被普遍稱為「獨狼」。過多的控球率雖讓馬布里飽受爭議但馬布里的數據確實很不錯,在聯盟後衛里排的上名號,可是球隊戰績卻一落千丈,球隊能進入季後賽,卻始終在首輪遊走。而馬布里也因為自身性格的倔強不願意和俱樂部妥協,最終矛盾爆發難以解決離開了NBA賽場。

凱文-加內特

作為NBA歷史上第一大前鋒的有力競爭者,「狼王」加內特的一生伴隨無數的榮譽。總冠軍,常規賽MVP,全明星賽MVP,年度最佳防守球員都曾被狼王收入囊中。連續四年當選聯盟籃板王,9度入選年度最佳陣容,12度入選年度最佳防守陣容,15次入選全明星。這些也都印證着他輝煌的生涯。但是很多球迷朋友或許不知道,這位NBA傳奇球星也有過一段在街頭籃球賽場的遊歷經歷。

和多數從貧民窟出身的NBA球員一樣,加內特小時候的生活也是伴隨着父母離異與貧困度過。小加內特的父親奧-劉易斯-加內特在加內特很小的時候便離開了他,雖然父親沒有給加內特一個溫暖的家,但他賦予了加內特完美的籃球DNA,當時加內特由於不滿自己遭受的種族歧視從而轉學到了芝加哥。在那裡他的籃球才藝大放異彩,據說曾「統治這座城市的街球界」。

從街頭走向職業—那些從街籃走出來的NBA巨星們 - 天天要聞

由於火爆的性格,他在訓練和比賽中經常和隊友對手大打出手。一次在球場上與校隊隊員發生衝突後,加內特遭到了禁賽的處罰,被勒令回家反省的他在牆壁上刻下了重重的KG兩個大字,告訴自己一定要成為全芝加哥最強的高中生球員。幾年後他做到了。加內特不僅成為了全芝加哥最好的高中生球員,還成為了全美最好的高中生球員。1995年,NBA選秀中,加內特被森林狼以5號秀的身份選中。狼王的NBA傳奇生涯也就此開始。

除了以上三位球星之外,肯尼-安德森、阿奇巴爾德、賈馬爾-克勞福德等人也都在街籃賽場參與了一段時間。甚至像科比、卡特和張伯倫這樣的巨星也酷愛在街頭的賽場上表演和比賽,這足以見得街頭籃球的魅力無窮,深受大家的喜愛。

濃重且普及的街頭籃球文化為美職籃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群眾基礎,無數孩子也因為街籃文化而愛上籃球這項運動,更有很多NBA巨星從街頭逐漸成長,最終走上了職業籃球的大舞台。

對於我國籃球事業的發展,我們也可以借鑒美國街頭籃球和職業籃球的發展聯繫,推動街頭籃球在中國落地生花,讓更多的中國孩子可以走上街頭拿起籃球,推動群眾體育發展的同時選拔出更多有天賦的人才,讓他們從社區和街頭走向更大的賽事舞台,促進我國職業籃球的長足發展。

從街頭走向職業—那些從街籃走出來的NBA巨星們 - 天天要聞

目前中國移動咪咕正在通過「內容+科技」融合創新,推動街頭籃球在中國的本地化發展。1月14日中國移動咪咕將攜手NBA中國打造以籃球為元素,融合公益、全民健身以及數智競技多個主題的系列活動——「咪咕馬壠社區新春賀歲杯活動」將在廈門市湖裡區馬壠社區NBA&咪咕公益聯名球場展開。活動以積極健康的體育文化形式與當地群眾歡慶新春佳節,助燃球迷乃至泛圈層年輕群體對運動更深的熱愛。

從街頭走向職業—那些從街籃走出來的NBA巨星們 - 天天要聞

基於NBA與咪咕聯手建設捐贈1000片籃球場的合作背景,同時為了延續進博會NBA低碳騎行挑戰捐贈球場的故事,NBA將聯手咪咕在廈門舉辦聯名公益球場啟動儀式以及5G+體育元宇宙發佈活動。「線下聯名球場」,「廈門5G+元宇宙球場」、「數智騎行賽道」,形成線上線下虛實融合互動。

體育強則中國強,國運興則體育興。未來,中國移動咪咕還將通過「內容+科技」融合創新,助推全民健身事業數智化轉型升級,打造全方位服務人民群眾的「體育元宇宙」,助力科技與體育高質量融合發展。

體育分類資訊推薦

王者:敵方打野是鎧咋辦?放棄猴子,別用娜可露露,他能輕鬆應對 - 天天要聞

王者:敵方打野是鎧咋辦?放棄猴子,別用娜可露露,他能輕鬆應對

在王者榮耀中打野一直都是隊伍中的核心輸出位,一名會玩打野的玩家確實能把隊伍的節奏帶起來,而且打野類英雄能給玩家帶來快感,畢竟大部分打野都不缺傷害,鎧本賽季被策劃極強之後,強度和登場率直線提升,畢竟現在的鎧二技能空放野可以獲得位移效果,使得該英雄不管是支援還是團
沒抓住機會啊!火箭雙向合同新援在進攻端的表現令人非常失望? - 天天要聞

沒抓住機會啊!火箭雙向合同新援在進攻端的表現令人非常失望?

在此前的一場NBA常規賽中,主場作戰的洛杉磯湖人以140比109輕取了大量輪換球員輪休的休斯頓火箭。本場比賽後,拿下了兩連勝的湖人的戰績提升到了50勝31負,繼續排名西部第3位;而遭遇了兩連敗的火箭的戰績則是下滑到了52勝29負,繼續排名西部第2位,這兩支球隊都已經鎖定了自己的排名。本場比賽中,火箭的雙向合同鋒線新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