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高血壓日丨精準測量、科學控壓,守護生命「無聲防線」

2025年5月17日是第21個「世界高血壓日」,主題延續「精準測量,有效控制,健康長壽」。作為全球心血管疾病的首要風險因素,高血壓被稱為「無聲殺手」,中國2.45億患者中近半數不知曉病情,農村患病率已超城市,年輕化趨勢顯著。

高血壓:潛伏的「血管炸彈」

長沙市望城區人民醫院專家介紹,高血壓是血液對血管壁的持續高壓狀態,非同日三次測量收縮壓≥140mmhg或舒張壓≥90mmhg即可確診。其危害體現在:

1、靶器官損傷:長期高壓導致心臟肥厚、動脈硬化,引發心梗、腦卒中、腎衰竭;眼底病變可致失明,認知功能下降;

2、併發症疊加:與糖尿病、高脂血症形成「代謝綜合征」,加劇心腦血管疾病風險;

3、隱匿性風險:50%患者無癥狀,部分患者血壓正常但家庭或動態監測異常(隱匿性高血壓),夜間打鼾、失眠、壓力大者需高度警惕。

精準測量:科學控壓的第一步

1.測量規範

● 環境準備:測量前30分鐘禁煙、不喝咖啡、不要憋尿,靜坐5分鐘;

● 體位要求:坐靠背椅,上臂與心臟同高,袖帶下緣距肘窩2-3厘米,鬆緊以能插入1指為宜;

● 測量禁忌:勿蹺二郎腿、說話、移動,至少測2次取平均值,若兩次差值>5mmhg則測第三次;

● 家庭監測:初診或血壓波動者每日早晚各測1次,連續7天;穩定者每周測1-2天,記錄趨勢圖供醫生參考。

2.分級與干預

● 1級高血壓:140-159/90-99mmhg,優先生活方式干預;

● 2級及以上:≥160/100mmhg或合併靶器官損害,需啟動藥物治療;

● 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收縮壓≥140mmhg且舒張壓正常,常見於老年人,需關注脈壓差。

科學控壓:六大核心策略

1.限鹽增鉀:每日鈉鹽攝入<6克(啤酒蓋一平蓋),減少腌制食品、加工肉類;增加香蕉、馬鈴薯、菠菜等鉀含量高食物;

2.控體重減脂:bmi控制在18.5-23.9kg/m²,腰圍男性<90cm、女性<85cm;每周減重0.5-1kg為宜;

3.戒酒限糖:每日酒精攝入量白酒<50ml、葡萄酒<100ml、啤酒<300ml;減少添加糖攝入,預防胰島素抵抗;

4.規律運動:每周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配合太極、八段錦等柔韌性訓練;

5.心理平衡:通過冥想、深呼吸緩解壓力,保證每日7-8小時睡眠,避免情緒波動;

6.規範用藥:優先選擇長效製劑(如氨氯地平、纈沙坦),聯合用藥時注意藥物相互作用,定期監測肝腎功能。

誤區澄清與特殊群體管理

1. 常見誤區

誤區一:無癥狀,不用吃藥。

即使沒有癥狀,持續的高血壓也會對心、腦、腎等靶器官造成嚴重損害,高血壓需早發現、早治療。

誤區二:吃藥會產生依賴性,副作用大。

降壓藥屬於非成癮性藥物,和高血壓的危害相比,降壓藥的副作用微乎其微。

誤區三:血壓正常就停葯,不用堅持吃藥。

高血壓是慢性病,通常需要長期甚至終身服藥來控制血壓。

誤區四:一開始不能用「好葯」,否則病情嚴重時無葯可用。

降壓藥不會出現耐葯情況,且醫學是發展的,以後也會出現「更好的葯」。

誤區五:發現血壓升高,要快速降到正常。

一般情況下,血壓是緩慢升高的,所以降壓過程也要平穩。即使高血壓急症也不可快速降壓,以免引起腦灌注不足等意外。

誤區六:根據偶測血壓值來判斷高血壓。

判斷是否患上高血壓,不能以在門診或家裡偶爾測得一兩次血壓偏高為準;應連續測量非同日的3次血壓值,若均高於140/90 毫米汞柱,才判斷為高血壓。

誤區七:血壓越低越好。

血壓短時間內降得很低,將會降低重要臟器的血液灌注,引起腦血栓等不良事件的發生,應根據醫生建議將血壓控制在合理範圍,不能盲目追求數值降低。

誤區八:吃藥盲目追求新、貴,頻繁換藥。

只要能保持血壓穩定不波動,且沒有明顯副作用,藥品品質有保證,就應堅持服用,無須頻繁換藥。

誤區九:長時間一味服藥而不到醫院檢查。

服用藥物治療一段時間後,即使血壓穩定,也應定期到醫院複診,檢查心、腦、腎等靶器官情況及藥量是否相對不足。

誤區十:跟着別人經驗擅自用藥。

高血壓病因複雜,臨床有很多分型,照搬他人經驗跟風吃藥易產生用藥安全風險,應在醫生的專業指導下堅持藥物治療。

誤區十一:不能長期吃降壓藥,副作用大。

規範使用降壓藥毒性是很小的,而高血壓對身體產生的傷害會遠遠超過藥物的副作用。

誤區十二:血壓正常後繼續服藥會出現低血壓。

所有的藥物都有代謝周期,堅持吃藥是為了保持穩定的血葯濃度來控制血壓,不會讓血壓一直下降。

誤區十三:拿保健品當降壓藥服用。

雖然有些保健品具有一定的輔助降血壓作用,但是不能單單依靠吃保健品來進行降血壓治療,保健品不能代替規範的降血壓藥物。

2. 特殊群體管理

● 妊娠高血壓:需密切監測尿蛋白、水腫,避免使用acei/arb類降壓藥;

● 青少年高血壓:多與肥胖、壓力大相關,需排查繼發性病因(如腎動脈狹窄);

● 老年高血壓:收縮壓目標可放寬至<150mmhg,避免直立性低血壓。

行動倡議:共建健康社會

1、個人層面:養成每日測壓習慣,記錄血壓、心率、癥狀日誌,定期複診;

2、家庭層面:子女協助老人學習血壓計使用,監督限鹽、用藥依從性;

3、社會層面:社區開展免費篩查、健康講座,醫療機構推行「高血壓俱樂部」管理模式。

高血壓防控需「精準測量」為基、「科學治療」為要、「生活方式」為本。讓我們從今日開始定期監測血壓,踐行低鹽飲食、規律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共同築牢心血管健康防線。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長沙市望城區人民醫院 心血管內科二病區 劉雯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y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