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低空飛機剛出圈,荊門又開出了難以拒絕的價格 | 大剛觀察

湖北低空經濟,又殺出了一匹黑馬。

近日,荊門市發佈13條措施支持低空經濟發展,並給出了產業化項目最高1500萬元的獎勵。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荊門第一次重投這個新興產業了。

去年10月,荊門市印發了《加快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7年)》。

在這份方案里,荊門提出的目標是:搶佔低空經濟產業發展新賽道。

而到了今年,荊門的目標則變成了: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低空經濟產業綜合示範區。

顯然,荊門已經站上了這條新賽道。

但伴隨着一個未來產業深入布局的,是一個發展的新機遇,也可能是一座城市的產業轉型需求。

3月22日,一批漳河水乘坐飛機從荊門漳河機場升空向武漢出發。圖/極目新聞

【1】低空升溫

進入2025年,低空經濟還在持續升溫。

3月10日,珠海低空智聯應用測試基地正式啟動。

這一基地被定位為珠海低空經濟的核心載體,為無人機企業提供飛行計劃申報、空域協調、航空氣象、保險服務等全流程支持。

珠海低空智聯應用測試基地啟動儀式上,多架無人機現場完成了精準起降、懸停飛行等測試演示。圖/南方+

但珠海的野心不止於此。

公開報道顯示,珠海正在推進城市空中交通管理試點申報工作,並籌建珠澳低空產業聯盟。

有媒體稱,珠海有望成為廣東低空經濟的「第三極」。

而在長三角,一個多元化、智能化的立體交通的新時代正緩緩開啟。

上周,連接「上海浦東—嘉興南湖—蘇州金雞湖」的首條低空交通環線開啟首航。

兩天後,同樣是在長三角,無錫政府召開全市低空經濟發展工作推進會,提出要加快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和重要影響力的低空經濟產業創新發展高地。

越來越多城市走上低空經濟這條賽道上。

但提起業內的佼佼者,很多人首先想到的還是上海和深圳。

去年,上海率先喊出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天空之城」的口號。

事實上,上海坐擁「民航第一城」的產業基礎,已經彙集了全國超過70%的航空製造產業鏈。

隨着低空經濟走向台前,上海在通航產業的優勢也進一步延展。

目前,全球50%的evtol創新企業都在上海。

這或許正是上海持續加碼低空經濟的底氣。

而與上海並列「天空之城」第一梯隊的,肯定少不了深圳。

作為無人機行業領軍企業大疆的所在地,早在低空經濟興起之前,深圳就已經吃上了產業化的紅利。

2023年,大疆在全球消費級無人機市場所佔份額近八成,在全球的民用無人機企業中高居第一。

深圳的低空經濟隨之爆發。

同一年,深圳低空經濟年產值超過900億元,同比增長超過20%。

群眾在深圳一公園內圍觀無人機配送。圖/深圳大學傳播學院新聞實驗室

當一個新興產業產生集群效應,影響力足以從一座城市蔓延到一個大省。

廣東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透露,省內已經匯聚了全國超過三成的低空經濟產業鏈企業。

今年,深圳又提出了新的目標:全力競逐低空與空天等產業新賽道,加快建設國家低空經濟產業綜合示範區。

【2】製造底子

對比深圳,荊門「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低空經濟產業綜合示範區」的目標,其實並不低。

那麼,荊門的底氣又在哪裡?

時鐘撥回去年11月,珠海航展上,一架蘋果綠的8座固定翼飛機吸引了眾人的目光。

這架名叫晨龍的飛機,下午從荊門的漳河機場起飛,經過5個半小時的長途飛行,持續直飛1300公里後,最終在20時30分降落在了珠海金灣機場上。

「湖北造」晨龍天使飛機首次亮相珠海航展。圖/晨龍飛機(荊門)有限公司

長途直飛展示出的穩定性和安全性,讓晨龍飛機首次參加航展就一舉成名。

江蘇、浙江、內蒙古、新疆、青海等地紛紛與晨龍飛機(荊門)有限公司建立合作意願。

甚至尼日利亞官方也拋來橄欖枝,希望將該型號飛機推廣成他們的「空中的士」。

公司負責人介紹,晨龍是客貨兩用機型,業務涵蓋空中旅遊、森林消防、長短途貨運、航空快遞、「空中的士」等通航運營業務。

今年,這款飛機將用於鄂州花湖機場—荊門等低空貨運航線。

晨龍飛機的出圈,讓荊門通航產業的更多細節被看見:

晨龍飛機有零件數萬個、種類超2000種,但荊門已經實現約70%的自製

與晨龍飛機一同代表荊門亮相珠海航展「祥雲」as700載人飛艇,刷新了國產自研載人飛艇領域有史以來最長航時、最遠航程飛行的「新紀錄」;

「祥雲」as700載人飛艇在廣西陽朔進行演示飛行。圖/新華社

晨龍飛機(荊門)有限公司所處的荊門愛飛客航空小鎮,不僅是中國最大的特種飛行器生產、試驗、試飛基地、全國首個通用航空綜合體,還是:

「華中最大的航空運動休閑體驗中心」

「華中最大通用航空運營服務基地」……

航拍愛飛客航空小鎮。圖/視覺中國

荊門飛行器製造的底子,徹底藏不住了。

其實,跟上海一樣,荊門也是一座自帶飛行「基因」的城市。

1971年,中國特種飛行器研究所搬遷到荊門。

這是我國唯一從事通用飛機、水面飛行器和浮空飛行器研發製造的綜合性主機研究單位。

研究所的到來,拉開了荊門通航產業的大幕。

幾乎同時,航空航天工業部宏圖機械廠在荊門建成投產。

這家機械廠承載了荊門當時發展通航產業的最大希望。

荊門市志記載,宏圖機械廠佔地205萬平方米,設計投資總額超過了億元。

20世紀70年代的億元投入,「含金量」可想而知。

對宏圖機械廠的重投,為荊門敲開了通航產業的大門。我國第一架水上轟炸機、第一架實用型地效飛機陸續在此誕生。

1985年,宏圖機械廠的年工業產值達到了1495萬元,晉陞為當時少有的千萬產值工廠。

荊門也成為當時少數能完成飛機總裝和試飛的城市。

時代日新月異,低空經濟走向台前。日積月累的產業基礎,正轉化為城市發展的新動力。

截至2024年11月,荊門的低空經濟已經涵蓋了技術研發、裝備製造、運營維護、應用服務等全產業鏈。

不完全統計,在低空領域,荊門布局了5家整機製造企業、9家通航服務企業、3個國家實驗室(研究中心)、5個省級實驗室(研究中心)。

【3】工業「新」城

如果說,60多年前荊門完成第一架水轟5飛機的總裝,預示着一座工業重鎮的崛起。

如今晨龍飛機一飛驚人,荊門探索的,則是一座傳統的工業城市向「新」求變的道路。

翻開荊門的製造業版圖,會發現,除了低空經濟外,荊門還有許多新名片,包括新能源新材料、汽車智能裝備、綠色化工、循環經濟等新興經濟。

這與大眾印象中的荊門好像不太一樣。

長久以來,荊門都被定位為全國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過去,磷礦、石化曾是荊門最亮的兩張名片。

自1958年荊襄磷化建立,荊門開啟磷化產業的狂飆。

到2020年,荊門磷復肥年產能1500萬噸,產業規模在荊門gdp中佔比超過了1/5。

2024年3月,在湖北省荊門市新洋豐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在搬運化肥產品。圖/新華社

而隨着1970年中石化荊門分公司落地,石化更是迅速成長為荊門的支柱產業。

截至2023年,僅荊門石化這一家公司,就為荊門貢獻了超過80億元的稅收。

但伴隨着產業轉型,重工業的高佔比卻給這座工業重鎮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2020年,荊門成立磷化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希望壓減全市一半的規模磷化企業,通過更高質量的生產推動磷化產業邁向價值鏈中高端。

這被視為荊門產業轉型的一大信號。

隨之而來的問題是,新的經濟增量又從哪裡來?

荊門的目光投向了一批高新技術產業。

2023年初,《荊門市打造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實施方案》提出了一個非常具體的目標:

到2025年,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提升到21%以上。

在方案中,新能源電池、汽車智能裝備、循環經濟等新興產業,都被視為荊門培育壯大的重要目標。

這些產業悉數被列入荊門「4211」現代產業體系。

一些可喜、可感的變化悄然發生。

大剛觀察(dgbeacon)統計發現,2016年,荊門市高新技術企業僅有141家。

而企查查數據顯示,目前荊門市高新技術企業已經達到了852家,是9年前的6倍有餘。

新興產業的持續發力,非常直觀地體現在荊門的gdp數據上。

2024年,荊門第二產業增速高達9.3%,實現了自2016年以來最快增速。

其中,新興產業功不可沒。

根據官方統計,荊門新能源新材料、汽車智能裝備、電子信息及其他等新興產業集群合計實現產值1998.7億元,拉動全市產值增長14.0個百分點。

十年前,新能源汽車尚未成勢,荊門毅然簽約億緯動力,才有了後來「華中鋰電之都」的崛起。

荊門此番重投低空經濟,正是同樣的道理。

文/九派新聞記者 陳冬艷

【來源:九派新聞】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