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別宅,談戀愛!廣東「愛鳥周」來南沙看黑臉琵鷺盛裝求偶

3月21日,廣州南沙濕地公園,一群頸部長出淡黃色繁殖羽的黑臉琵鷺在水中覓食,。

3月21日,在廣州南沙濕地公園,一群頸部長出淡黃色繁殖羽的黑臉琵鷺在水中覓食,它們即將啟程去北方繁衍後代。隨後,各地將迎來春季鳥類遷徙高峰。

每年的3至4月,大多數鳥兒都會在繁殖季前更換成繁殖羽,以鮮艷的毛色吸引異性,釋放「心動信號」,尋找屬於它們的愛情。但不是所有的黑臉琵鷺都能長繁殖羽,只有兩歲以上的成年黑臉琵鷺才會長出繁殖羽。等到5月末,繁殖季一過,繁殖羽就消失了。

廣東省第四十四屆「鳥節」和「愛鳥周」在3月20日至26日舉辦,正值最佳觀鳥季。自1981年「愛鳥周」設立以來,這場與候鳥的春日約定已延續四十餘載。

候鳥北遷、萬物繁衍。鳥類不僅是生態平衡的「晴雨表」,更是自然饋贈的詩意符號。作為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飛路線的關鍵中轉站,廣東59條遷徙通道承載超12.9萬隻越冬水鳥(2025年數據,同比增長15%)。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臉琵鷺數量從2016年18隻增至2024年91隻(南沙濕地)。

#生態興 文明興

采寫:南都記者 高永佳

攝影:南都記者 徐傑

碼上閱讀 點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