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12日電 國際海洋生物探索合作項目「海洋普查」日前宣布,該項目在10次海洋探索之旅中發現了866個先前不為人所知的海洋物種。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1日報道,這些新發現物種現身的地方從水下1米到4990米不等,有的是被潛水員發現,有的是通過深潛器或遙控潛水裝置發現。
新發現物種包括一種形似吉他的鯊魚和一種有毒的螺。
「海洋普查」研究人員在莫桑比克和坦桑尼亞沿岸發現「吉他鯊」。它的形狀與眾不同,同時具有鯊魚和鰩魚的特徵。
「海洋普查」項目主要普查員、英國埃塞克斯大學珊瑚專家米歇爾·泰勒說:「鯊魚物種的數量在世界各大洋都在急劇下降,因此發現一個新物種非常特別。」
對一種核塔螺屬有毒深海蝸牛的發現頗為引人注目。這種掠食性腹足類動物通過不同尋常的牙齒注射毒素制服獵物。相關物種毒液中的生物活性化合物應用在鎮痛治療等醫學領域。
普查人員還在挪威-格陵蘭海3053米深處的極地水域發現了帽貝和海星等新物種。那裡的生物在溫差極大的環境中生長:有的水域接近冰點,幾米開外熱液噴口處的溫度卻超過300攝氏度。
「海洋普查」項目2023年啟動,希望在10年內發現10萬個海洋物種。據項目介紹,目前正式獲得確認的海洋物種只有24萬種,可能只佔所有海洋物種的10%。
泰勒說,環境DNA基因測序和實時成像等新技術有助於更快、更容易發現海洋新物種,但科學家們仍要通過採集實物標本對這些發現予以確認,這可能是一項進展緩慢的工作。此外,對一個新發現物種做出科學的描述可能要耗費數年時間。「海洋普查」新發現的許多生物尚未正式命名。(歐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