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13棟樓!通州這個老舊小區正在改造!用上「智慧大腦」和「機械人」

北京通州發佈(bjtzfb)

北京城市副中心官方微信

了解到:

這段時間,路過北苑街道帥府園小區的市民群眾不難發現,一排排老樓被圍起綠網和腳手架,工人們正有序地為老宅「換新裝」。

區別於其他項目,沙盤模型、智慧大腦、電動施工平台、外牆噴塗機械人……帥府園小區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賦能更多「智慧」,讓施工更「聰明」。

 北苑街道帥府園小區 

北苑街道帥府園小區建於上世紀九十年代,總建築面積近70000平方米,涉及13棟樓、85個單元,共1001戶。

牆面脫落髮霉、雨天路面積水、電線交錯纏繞……這樣的場景,一度是帥府園小區的真實寫照。而今,正在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工程讓這裡發生「蝶變」。

通州區重大項目中心工作人員楊博介紹——

帥府園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分為樓本體改造和公共區域改造兩個部分。

樓本體改造內容包括外立面整治、外窗護欄整治、樓內公共區域整治,外牆、外門窗與屋面的節能改造,上下水管線改造等。

公共區域改造內容包括出入口改造、適老適兒改造、道路重新鋪裝、綠化補建等內容。

目前在施工的是本體改造外和立面整治項目,整體改造預計在年底基本完工。

走進帥府園小區老舊小區改造項目部,映入眼帘的是小區沙盤,黑色屋頂、咖色外牆,很難將之與老舊小區聯想到一起。

「以沙盤模型展示小區改造後的最終效果,讓居民能夠從宏觀上整體把握、感知改造全貌。」中建一局集團第三建築有限公司通州舊改項目部工作人員李珂說。

除了宏觀效果,帥府園小區老舊小區改造更加註重微觀感受。

項目部內電視屏幕上反覆播放着演示視頻,讓各項工藝可視化,幫助居民熟悉各項工藝流程,還能讓居民「監督」現場施工。

項目部外擺放着即將更換的雙層玻璃窗樣品,不遠處還有外牆改造「樣板間」,通過虛與實相結合的方式,從宏觀到微觀,全方位展示小區改造效果,打造透明工程、放心工程。

針對舊改自身的複雜性,中建一局集團第三建築有限公司首次引入專門開發的老舊小區改造信息化平台,進行項目全周期的智慧化管理。

簡單來說,信息化平台就像是個「智慧大腦」。李珂指着項目部內一面電子屏幕介紹說,信息化平台大致可以分為小區總況、社區基本信息、樓棟管家、改造留言、意見反饋、小區調研數據統計、綜合改造同意佔比排行以及每棟樓改造情況等板塊。

李珂進一步解釋說,信息化平台通過匯總改造前調研所得的居民意見,可隨時調取相關信息,還能了解居民改造各周期意見建議,實現「未訴先辦」。

其次,在改造過程中,能及時收集居民訴求,快速反饋給樓棟管家,通過協商議事平台實現「接訴即辦」。

此外,平台還能實時更新項目進度,直觀反映整個小區的改造情況,保證質量和工期。

有別於其他樓體滿身「綠網」,帥府園34號樓外立面顯得格外清爽:外牆上只有一個長方形、約半層樓高的電動施工平台。

什麼是電動施工平台呢?

據記者觀察,電動施工平台主要特點為體積小、可升降。比如在為一層外立面施工過程中,可以減少對其他樓層的影響。李珂介紹,為了解決傳統舊改工程中吊籃施工工期長,外架施工影響居民生活等問題,中建一局集團第三建築有限公司探索科技建造新路徑,嘗試引入電動施工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5月13日還舉行了項目論證會,通州區住建委、設計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以及居民代表,進行實地勘察後順利通過論證。

下一步,帥府園老舊小區改造工程計劃引入外牆噴塗機械人,將藉助外牆塗料自動化噴塗、自動識別避窗技術,最大限度實現外牆塗料的連續施工作業。在保證施工質量的前提下,提高施工效率,同時降低工人高空作業風險。

通州區融媒體中心記者 金耀飛
攝影 唐建
微信編輯 徐清
審核 程俊娣
複審 孫華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