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稱,嫦娥六號將是一項歷史性的任務

近日,中國啟動從月球背面帶回首批樣本的任務。嫦娥六號剛剛開始了為期53天的月球往返之旅,這將是一項歷史性的任務。

一艘中國探測器正在前往月球背面收集樣本並將其送回地球的途中,這將是歷史性的第一次。美國東部時間周五上午5點30分,嫦娥六號任務從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月球探測器搭載在中國最大的火箭 —— 57米高的長征五號火箭上。

在最新的月球任務中,中國希望成為第一個從月球背面帶回岩石和塵埃的國家。月球的背面是背對地球的半球,也被稱為「暗面」,指的是我們對它知之甚少,而不是它實際上是黑暗的。與面向地球的月球半球不同,月球的背面更密集地分佈着撞擊坑,而在很大程度上沒有佔據月球近側的大型黑暗的冷卻熔岩海。

嫦娥六號將瞄準月球南極的艾特肯盆地,這是月球上最大、最古老的撞擊坑。這個隕石坑可能通過將月球的地幔炸到表面而暴露了部分地幔。通過從月球背面的撞擊坑中採集樣本,這項任務可以幫助科學家了解幫助塑造地球和月球的早期撞擊,以及月球遠端與近端不同的原因。

嫦娥六號宇宙飛船正在執行為期53天的月球背面任務,在此期間,它將嘗試使用機載鑽機收集多達2000克的月球樣本。這次任務的軌道飛行器將把它送到月球軌道,從那裡一個着陸器將試圖在月球表面着陸。

着陸器將從盆地收集樣本,並將其放入將發射到月球軌道的上升飛行器中。然後,飛船將與一個軌道飛行器對接,軌道飛行器將把樣本放入一個返回地球的太空艙中。

上圖是1959年,俄羅斯的月球3號任務拍攝到的月球背面的第一張特寫圖像。

嫦娥六號還需要一顆通信中繼衛星(三月早些時候發射的鵲橋二號)來幫助它從月球背面與地球通信。

到目前為止,中國的探月任務取得了巨大成功。2020年,嫦娥五號任務從月球帶回了樣本,使中國成為第三個從月球採集樣本並帶回地球的國家。中國航天局已經制定了嫦娥7號和8號的計劃,這兩顆衛星將重點測試建立月球科學基地所需的技術。

嫦娥六號除了是第一個嘗試從月球背面採集樣本的飛船外,還攜帶了四個有效載荷。該航天器的有效載荷包括來自歐空局月表負離子分析儀、法國月球氡氣探測儀、意大利激光角反射器、巴基斯坦立方星等4個國際搭載項目。其中,歐空局月表負離子分析儀將對月球表面負離子進行探測,研究等離子體和月面的相互作用機制;法國月球氡氣探測儀旨在對月球表面氡氣同位素開展原位探測,研究揮發物在月球環境下傳輸和擴散機制;意大利激光角反射器計劃利用在月球背面的定位,與其他月球探測任務開展聯合測距與定位研究;巴基斯坦立方星將開展在軌成像任務,驗證納衛星月球軌道探測技術。

該探測器預計將於6月初登陸月球。

如果朋友們喜歡,敬請關注「知新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