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輿論萬國全圖》註解釋讀09

全圖西北角

赤道北地半球之圖

原文:

此圖具有度數尺寸,裱匠勿將邊幅裁損。其制屏橫闊尺寸亦須與此圖同式可也。

譯文:

這張圖上全都有度數尺寸,裝裱匠人千萬別把紙邊裁剪了去。如果製作屏風的畫,長寬的尺寸也應當和這幅圖同樣的比例才可以。

原文:

北半球之圖,與大圖異式而同一理。小圖之圈線即大圖之直線,所以分赤道南北晝夜長短之各緯度者也。小圖之直線即大圖之圈線,所以分自東至西之經線者也。稍為更置縱橫,可以互見。若看南地極界內地形,與夫極星出地高低度數,則小圖更為易觀雲。

譯文:

南北半球圖,和大圖形式不同但道理一樣。小圖裏面的圓圈線就是大圖裡的直線,也就是用來區分赤道南北晝夜長短的各條緯度線。小圖裏面的直線就是大圖裏面的圓圈線,就是用來區分從東往西的經線啊。這兩張圖的縱橫不同,可以相互參考。假如要是想看南極地區的地形,和北極星距離地面的高低度數,那麼小圖就更容易看清了。


日蝕

地。

月。帶月天。暗者月之(影)。

日。帶日天。

月蝕

日。帶日天。

月。帶月天。

地。暗者是地影。尖影有窮處,故不能蝕星。故星又在外也。

譯文:

黑暗的是地球的影子。地球的尖影有消失的地方,所以不能夠發生星蝕現象。因此星宿又在太陽天的外面。


原文:(原文有脫漏字)

或問:日月蝕之理如何?答曰:日蝕者,緣朔時月至黃道,在日之下,遮掩日光,人不能見日輪,謂日蝕也。然日輪了無失光,故其蝕非天下相同之蝕。或此處蝕,他處不蝕;或此處全蝕,他處半蝕。此因所當有斜正之異故也。

譯文:

有的人問:日食月食的原理是什麼?回答說:日食,是由於在朔日的時候,月亮運行到了黃道位置,正處於太陽的下方,並遮掩了太陽的光芒。人們不能夠看到太陽,就說是發生了日食。然而太陽並沒有推動自己的光芒,所以這樣的日食,天下各處的人並不會看到相同的情況。有時這裡日食,但那裡沒日食;有時這裡是日全食,那裡是日偏食。這是人們所在位置有斜有正不同原故。


原文:

月蝕,天下皆同也。蓋月與諸星,皆借日為光。地形在九重天之當中,若望時月至黃道,正與太陽相對。地球障隔其光,不得直射,則月失其光,而人以為蝕。(此)地影(遮)之(故),出地影即復光矣。此交蝕之大略也。

譯文:

月食,世界的上的人看到的都一樣。原來月亮和各個星辰,都是藉助太陽的光芒來發光。地球位於九層天的中央。如果在望日的時候月亮運行在黃道位置,正好和太陽相對。那麼地球遮擋住了太陽的光芒,太陽光不能直接照射到月亮上,那麼月亮就會失去自己的光芒,人們就認為是發生了月食。(這是)地球的影子(遮擋)的(原故),月亮從地球影子里走出來就恢復光芒了。這就是日月食發生的大體原理。


原文:

問:何以知日大於地,地大於月?答曰:凡大小相等者,其小者之受光與不受光相半,而所蔽之暗影至於無窮。惟以小蔽大,是小者之受光,必過於半體,而其暗影漸遠則漸尖細,遠之極則無復暗影焉。其影無窮也,故月有蝕而星無蝕,月近地而星遠地,則地影之所不能及也。若地與月等,則不當蝕矣。若日與地等,則從星皆蝕矣。所以知其大小之分也。別有圖詳之。

譯文:

有人問:憑什麼知道太陽比地球大,地球比月球大呢?回答說:凡是大小相同的物體,其中一個接受的光線與不接受光線的區域各佔一半,於是掩蔽產生的陰影會延伸到無窮遠的地方。只有用小的來遮擋大的物體時,小物體接受光線的區域面積超過一半的面積,那麼它的陰影隨着距離變遠就變得越來越尖細。遠到極點時就沒有陰影了。(它的影子無窮啊——疑似衍文)。因此,有月食卻沒有星食。月球離地球近,星辰離地球遠,那麼地球的影子有夠不到的地方。假如地球與月球大小相同,那麼就不應當出現蝕的現象。假如太陽和地球一樣大小,那麼所有的星星都會出現蝕的現象。憑這個就知道它們的大小區別。另外有圖來詳細的討論。


原文:(有脫漏之文)

人從地上視日月大小不遠,然月之離地十萬四千四百一里又百分里之八十一;日之離地一千五百九十一萬二千三百八十二里。人目之(見,其)近者大,而遠(者小,此)其常也。今(日月距離)異而大小等,所()地,地大於月也。()驗之交食可見。()故須光明。其故()。

譯文:

人們從地球上看,太陽和月亮大小相差的並不多。然而月球距離地球104401又81/100里;太陽距離地球15912382里。用人的眼睛(看東西),越近的越大,越遠的(越小,這是)常理啊。現在(太陽和月亮的距離)不同但大小看上去一樣,()地球,地球比月球大。()通過日月食就明白了。()所以需要光亮。這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