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曾仕強擔憂地說:留給人類時間不久了,下一次瘟疫,不管科學再發達,醫藥再厲害。沒辦法只能是沒辦法……人類會很糟糕

2015年曾仕強擔憂地說:留給人類時間不久了,下一次瘟疫,不管科學再發達,醫藥再厲害。沒辦法只能是沒辦法……人類會很糟糕

2018年的11月11日,身患癌症的曾教授去世了。病危之際,曾教授飽受癌症折磨,即便如此,他依舊是慈眉善目地出現在鏡頭前,講述子自己的身體情況。

曾教授說:「我和身體里的癌細胞商量,你們不要搞得讓我太難受,我也不會殺死你們,我們和平共處好不好?」

曾教授每天都會和自己的身體對話,不料意外真的發生了。一段時間的重複之後,癌症帶來的疼痛感居然真的消失了,彷彿是癌細胞聽到了他的聲音,他們達成了一種平衡,彼此和解。

曾教授是一個中華傳統文化的佈道者,他研讀《易經》,深諳《道德經》,將傳統文化的智慧,應用到現代管理上,在謀求家庭、社會、人情以及婚姻關係的平衡與和諧發展上,給予了很多人指導啟示,他是一個真正的文化學者。

他面對生死的態度,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樂觀、豁達的智者形象,其中也蘊含著豐厚的中華文化影子——沒有殺戮,和諧共生。這是我們沿襲至今的發展理念。一如《易經》中的一陰一陽、一靜一動智慧,變中有動,動中有靜。萬事萬物,皆被囊括在內。

有人說,曾教授能和癌細胞對話這是不可信的,是迷信。事實上,很多我們不曾領悟到、見到的東西,其實都是存在的,只是我們沒有達到那個層次、境界而已。

北京中醫藥大學的曲黎敏教授,她有一個和曾仕強教授一樣的觀點。她說:「對於人的身體問題,醫藥只能解決身體層面很小一部分,更多時候需要我們養心、養神和修心,想要撇開痛苦,就要讓身體覺悟。」

曾仕強教授,何嘗不是一個因為《易經》傳統文化而頓悟的智者呢?他與身體對話,何嘗不是曲黎敏教授所言的「身體覺悟」呢?

從當下社會現狀來看,曾仕強教授曾經說過的話在一一變成現實。他的去世,甚至有人說是因為泄露了太多「天機」,因而曾教授才說未來會有大事發生,這件事影響太大,自己不能多說!

《易經》就像一個包羅萬象、無所不有的小宇宙,囊括了各種天地、人間機理,事物的發展,社會前進的規律,以及人類文明的走向,其實都能在其中發現端倪,它不是迷信,而是科學智慧和規律的凝結。

比如《易經》說:「天垂象,兼吉凶」。意思即是老天會通過異常的自然現象來給予人類預警,讓人們自我反思,回到正確的道路上來。

幾年前,曾仕強就說我們可能會面臨危機,如今再看,極端的天氣自然現象頻發,鄭州大雨漫灌,北極的冰雪消融,世界有的地方溫度一度到了70攝氏度,陽春三月,北京卻在下着雪,日本發生着海嘯、地震···我們面臨瘟疫,而世界另一面在遭遇戰火!

曾教授,國學智慧的傳播大師,他曾多次在《百家講壇》分享《易經》智慧,傳授宇宙運行、人類文明、社會更迭,以及人情世故的人生智慧。

文化學者余秋雨說:「《易經》是一部古人研究了大數據、觀察出宇宙規律、機密的一部著作,是中華民族的瑰麗寶典」。《易經》看似艱深,但一經曾教授解讀,通俗易懂,簡單明了!

讀《易經》真的可以讓我們把握自己的命運!你可以結合日子中的事例,再對照易經里的64卦,一一對應。我看完之後,對於許多年前在生意場上遇到的困惑也就方便的處理!

有人說,《易經》太難懂了,全部是文言文。

是的,很多版本的《易經》都是文言文的形式敘述,要麼就是很官方的大白話去解釋。

所以,我遇到這種問題,總是會推薦他們我正在看的這個全注全譯+圖解版本的《圖解易經》。

然而我們這一個版本的《易經》不僅僅是平常話語的白話文敘述,還都帶有圖解。

把《易經》的晦澀難懂的奧秘畫在圖中,大白話文的形式去講述他的故事。

它從五行、天干、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易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最後引入到《周易》,以圖解文的形式,全面系統地為您講授學習《周易》所需要的基礎知識。

在尊重原著內容的基礎上,通過結合實際的例子來告訴你如何去分析問題,將易經中晦澀難懂、枯燥乏味的內容,變得人人都能看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的,着實讓我受益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