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第二故鄉的必要性,火星,到底能不能成為人類的退路?

文|科普小助君

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對於人類而言是孕育生命的源泉,是我們無法離開的土地。但在太陽系當中,地球僅僅只是一顆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行星。哪怕這裡誕生出了智慧文明,讓地球看起來有些與眾不同,但在浩瀚無垠的星空當中,地球上的生命可能僅僅只是一個奇蹟,一個偶然。

生活在地球上對於我們來說是一種幸運,但也是一種不幸。幸運的是我們擁有了自己的意識,擁有了自己的見解,也擁有了探索宇宙的可能。不幸的是,如今的地球正在遭受人類無情的破壞,它的壽命正在大幅度的減少。

基於這樣的原因,地球上很多科學家一直致力於在浩瀚無垠的星空當中尋找人類的第二故鄉,那麼這樣的探索到底有沒有價值?到底有沒有可能實現?

首先第一個問題,這樣的探索肯定是有價值的,不同星球誕生的文明很有可能因為其本土的生態環境而出現與眾不同的生命體。探索人類的第二故鄉,不僅僅是為了給人類尋找一個退路,同時也是為了讓我們更好地了解整個宇宙。

那麼這樣的探索有沒有可能成為現實?

想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需要明白一個星球誕生生命的必要條件,或者說一個星球適不適合人類居住的條件。一顆星球想要誕生生命有三個方面必須得到保證,第一個是溫度,第二個是氧氣,第三個是水。

另外和恆星之間達到合適的距離,能夠讓一顆行星收到合適的輻射能,從而保證星球中的溫度。有了合適的溫度,水資源就能穩定下來,有了水也就有了氧氣。但這也僅僅只是一些基礎條件,至於能否產生生命,還需要其他種種的意外。

在太陽系中,人類如果要進行太空殖民,很多科學家首先想到的就是火星。火星距離地球相對其他星球來說還算近,與地球之間大概只有五千萬公里到四億公里之間。而且火星與太陽之間的距離和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相差不大,這個條件讓火星也處於宜居帶中,只不過在太陽系中略為處於宜居帶的邊緣地區。

不過遺憾的是目前火星上的環境並不適合生命存在,首先火星上的溫度非常低,動輒就是零下幾百攝氏度,以人類現在的條件進入火星只有死路一條。但對於太空殖民來說,最大的問題卻不是溫度而是氧氣。

科學家們發現火星上的二氧化碳含量非常高,但氧氣的含量卻很少,想要在火星上建立基地,首先就得解決氧氣的問題。

遺憾的是截止到目前為止,人類關於在火星上製造出氧氣有種種方案,但卻沒有一種方案能夠在短時間內起到非常有效的效果。因此現在看來進行太空殖民對於人類而言依舊是一件非常遙遠的事情,但願我們的後代能夠實現這個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