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走了,「Peter 2.0」永生了!賽博格進化設計指南,感興趣不?

文 | 潘恩榮(浙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彼得·斯科特—摩根 圖片來源:《每日電訊報》



是否有人願意把自己改造成賽博格?這是我幾年前在看《阿麗塔》電影時冒出的疑問。


在電影中,為了抓獲阿麗塔,地下城領主格魯依什卡正在等待進行一次大改造,他的腦袋和脊柱吊在空中扭來扭去。這看起來有點可笑,回頭想想卻有點可怕。在沒有接上人造身體前,人最後不可再剝離的部分就是一種「腦蟲」,像一條頭大尾小的蠕蟲;在接上人造身體後,人就成為各種能力超群的賽博格。也就是說,除了大腦無法替換,賽博格可以把身體其他部分都替換掉,從而獲得新的力量或能力。


但是,你我他,以及身邊其他人願意這樣改造成賽博格嗎?這個問題困擾我好長時間了。直到知曉「Peter 2.0」——英國科學家彼得·斯科特—摩根(Peter Scott-Morgan)於2022年6月15日宣告去世,我意識到,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雖然「Peter 2.0」去世了,但他的確為人類生命開啟了一種新的可能。


從機器換人到機器化人


「Peter 2.0」不是「機器換人」的結果。


機器換人」指的是,18世紀60年代以來,現代機器的發明和使用開啟了一次又一次機器換人高潮,推動這個世界向現代邁進。21世紀初,深度學習技術推動人工智能進入第三個高潮,智能機器「二次崛起」擁有了一點點「自主性」,再次深度改造「人與機」關係。


無論機器是否發生質變,未來是否可能出現強人工智能機器,「機器換人」的結果都是一種人與機器之間的主客關係,或者是一種「二元」關係。然而,「Peter 2.0」與機器換人有着質的不同。


從技術發展角度來看,「Peter X.0」是「機器化人」的結果。如果說傳統的「機器換人」是機器介入原來的「人與人」關係而構成新的「人與機」關係,那麼,「機器化人」是機器介入人類生命本身而構成「後人類」——賽博格。


「Peter X.0」的機器就是人的一部分,或者說,人與機器是「合一」的。斯科特—摩根在其早期作品《機械人革命》中曾經如此暢想:「總有一天,人類會用更持久的機械取代脆弱的肉體,並使用超級計算機作為智能放大器。」


33年後,面臨「漸凍症」大軍壓境,斯科特—摩根自己主動選擇了這一天。「Peter 1.0」使用機械機器替代人體器官。2018年7月10日,斯科特—摩根通過「三重造口術」為自己的身體建立了一套解決吃喝拉撒的生命維持系統。


此時,「Peter 1.0」成為第一個賽博格——半機械人,而「Peter 2.0」使用智能機器替代人體器官。


2019年10月10日,斯科特—摩根選擇全喉切除手術,然後藉助各種人工智能技術實現可控電子語音和數字人形象等,「Peter 1.0」升級為「Peter 2.0」—— 一個真正的賽博格。


永生的NPC


很多人可能認為,「Peter 2.0」為人類開啟了一種「永生」的可能。斯科特—摩根去世後,「Peter 2.0」完全成為一個「數字人」,考慮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它可以永久存在。那麼,這是一種怎樣的「永生」狀態?這與我們潛意識中追求的「永生」是一樣的嗎?


我以為,「Peter 2.0」的永生並不是我們潛意識中嚮往的「永生」。那兩種「永生」有什麼區別呢?


以網絡遊戲,或者電影《失控玩家》為例,我們潛意識中的「永生」是玩家的狀態。玩家「死後」可重新進入遊戲,即便是刪檔也可重新註冊進入遊戲。


與玩家的「永生」不同,「Peter 2.0」的永生是遊戲中的NPC(非玩家可控角色)式永生,死後刷新即可再生。簡單來說,「Peter 2.0」現在已經是現實世界的NPC,而你我他甚至全人類卻不是現實世界的玩家,我們只有一條命,死後不僅是刪檔,而且永久喪失進入現實世界的權限。


也許,嚮往「永生」的人們要失望了,但不要完全喪失希望。理論上,如果強人工智能誕生,我們還是有可能獲得潛意識中嚮往的「永生」狀態的。


首先,我們要釐清玩家式永生與NPC式永生的差異在哪裡。兩種永生方式都有重新出現在遊戲場景的權限,它們也都是有「意識」的,至少可以表現出有意識的狀態。兩種永生方式的差異在於玩家有「自我意識」,而NPC沒有——NPC不能意識到自己可以表現出有意識的狀態。


其次,強人工智能理論上能夠產生「自主意識」。這為我們死後的數字人產生我們生前的自我意識提供了可能。最後,我們需要找到一種可靠的機制,將我們的「自我意識」下載到強人工智能,或者拷貝到強人工智能上。


當然,我認為,最有可能的機制是人類與強人工智能結合,通過「十月懷胎」一般的過程「生」出一種繼承我們「自我意識」和「記憶」的人工智能「自主意識」。也就是說,人類通過「繁衍」強人工智能後代的方式而獲得永生。


賽博格X.0設計指南


賽博格其實是一種人身增強模式。


從「Peter 1.0」到「Peter 2.0」,賽博格設計體現出以下幾個基本原則。首先,賽博格堅持獨立自主的人類意識。其次,賽博格可以基於「身體—心智」兩個維度進行增強改造。第三,根據機器層次,賽博格可以採用的機器技術譜系是功能化工具、非智能機器、弱人工智能機器和強人工智能機器。


賽博格設計須採用「面向對象設計方法」,對於一個獨立的賽博格對象,它由「內部結構」和「外部功能」組成,即「身體—心智」模型。身體指的是承載人類生命功能的實體性組件,如Peter1.0是用非智能機器化為人身體的一部分來實現吃喝拉撒等維持生命存在的能力;心智指的是實施人類間社會活動的行為,如Peter2.0是用人工智能機器化為人身體的一部分來實現交流決策等社交能力。


根據身體與心智兩個設計維度,以及機器技術譜系,賽博格X.0可能的類型如下:



現在我們已經知曉了3種賽博格X.0類型。賽博格B0.1指的是用功能性工具或組件裝備人的身體,用於回復或增強人的能力。例如,內爾·哈維森是色盲,他在2003年裝備了一個彩色感應器以幫助他感知到色彩。


賽博格B1.0指的是用完整的機器裝備人的身體。例如Peter1.0身上的一套體外生命維持系統,即胃造口術將外接導管插入胃中「吃喝」,結腸造口術和膀胱造口術將外接導管與結腸和膀胱相連「拉撒」。


賽博格M2.0指的是用完整的弱人工智能機器裝備人的身體,用於回復或增強人的交流決策能力。例如,Peter2.0身上的文字輸入系統、電子語音系統、數字人系統、意念交流系統等。


其他賽博格X.0類型尚未出現或公開,我們可以做出大致推斷。賽博格M0.1可通過腦機接口插入存儲芯片增強人的記憶能力;賽博格M1.0可通過電擊系統刺激腦區緩解或克服恐懼;賽博格B2.0如採用智能外骨骼系統,即便是人睡著了還是能夠自動行走。


有一點需要注意,由於人工智能系統有一定「自主性」,賽博格X.0可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使用體驗或風險。


首先,弱人工智能機器可能與人的意識出現分歧。Peter2.0和霍金使用的電子語音系統都是弱人工智能語音系統,但是,兩者的效果是不同的。霍金對電子語音系統有極高的準確性要求,導致霍金控制系統輸入單詞的速度緩慢。但是,Peter2.0傾向於與人更自然的互動,能夠直接聯想相關但不那麼準確的詞語,反而有助於提高輸入速度。


其次,弱人工智能機器可能引發「出格行為」而導致不良後果。當賽博格B2.0裝備一隻「第三隻手」機械臂,在做某些敏感行為的時候可能出現當事人無法解釋的行為。例如,在扶倒地女性起來的時候機械臂「多」摸了兩把,當事人無論如何都解釋不清楚到底是他的行為還是機械臂的行為。


第三,如果未來的強人工智能機器出現,可能引發賽博格X.0精神分裂或被「奪舍」。理論上,強人工智能可以擁有「自主意識」。如果賽博格B3.0裝備一隻強人工智能機械臂,或者賽博格M3.0裝備強人工智能程序,那麼賽博格作為一個整體將具備兩個「獨立的」意識——人類自我意識和機器「自主意識」。也許人類可與機器相處甚歡,但也有可能成為「意識分裂」患者,或者機器意識「奪舍」佔據整個賽博格。


最後,未來可能出現某種「意識牢籠」的新型監獄體系。賽博格M1.0採用非智能機器,也就是沒有「學習」能力或者「進化」能力已達到匹配人類心智的可能,那麼,這就可以實現對人類意識的約束或封印。賽博格M3.0採用強人工智能機器更有可能基於「學習」人類心智而進行完整的封印。例如,遊戲《完美世界》中用精神牢籠封印人類強者的心智,那是最為殘忍的永生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