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土耳其發現大量稀土資源,對我國影響大不大?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援引《土耳其日報》報道,位於土耳其西北部的埃斯基謝希爾省發現大量稀土資源,其儲量可滿足全球1000年的需求。


在埃斯基謝希爾省發現的礦床約蘊含6.94億噸稀土,加工後或可為土耳其帶來數十億美元的收益。土耳其礦業及金屬出口商聯合會成員梅京·切金奇稱,土耳其發現的稀土儲量足以滿足世界1000年的需求。「這將為當地人和年輕人創造工作崗位。」


稀土(Rare Earth),或稱稀土金屬,是元素周期表上第Ⅲ族的銃、記以及鋪系元素共17種金屬化學元素的合稱,皆屬於副族元素。稀土由於其終端應用領域十分廣泛而被譽為「現代工業維生素」。對於清潔能源轉型,稀土元素也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欽、錯、鏑和試是生產電動汽車(EV)和風力發電機永磁體的關鍵。記和銃可用於某些類型的氫電解槽。就體量而言,欽是最重要的。


在自然界中,稀土元素主要以稀土礦(REO)的形式存在,分離難度較高。稀土資源分佈的集中度較高,四大稀土資源國家占稀土總儲量的90%以上。我國是世界上稀土儲量最大的國家,同時,我國已建立起較完整的稀土產業鏈和工業體系,成為了全球最大的稀土生產國、出口國和應用國。

渤海證券發佈的稀土行業專題報告顯示,稀土儲量上,我國佔全球比重36.7%,遠超其他國家。稀土產量上,我國佔全球稀土總產量的60.0%,居全球第一。資源稟賦上,我國資源優於全球,表現為稀土礦種和元素齊全,其中北方輕稀土礦儲量大,易規模化開採具備成本優勢,南方中重稀土礦儲量大放射性低,易開採且經濟效益好,戰略意義重大。冶煉分離技術上,我國冶煉分離工藝領先全球,冶煉分離產量佔全球比例約90%。

注意,是蘊藏而不是儲存量,蘊藏的意思就是機器可以探測出的印度境內的稀土含有量,至於印度最終可以到手多少,那就要看土耳其的開採能力了。但很明顯,數據證明,土耳其的開採能力實在是不咋行。土耳其去年的開採量只有3000噸,而中國卻有14萬噸,就連美國都有3.8萬噸。與此同時,土耳其政府對稀土資源的加工能力也不強。

土耳其表示,土耳其開採稀土主要是為了滿足核原料需求,所以土耳其應該專門創建稀土部門,專註提供稀土產量,並鼓勵更多人加入土耳其產業鏈,這樣土耳其就有足夠資金來完成開採到加工等一系列工作,同時還要聯合美日澳,阻止中國的稀土發展,然後為土耳其擴路。


真不愧是美國小弟,和美國是一樣的路數,自己實力不行,不想着提升自己,增強實力,都是試圖圍堵他人,迫使他人停下腳步,然後把人家的佔為己有。不過,土耳其這位政府官員要清楚的一點是,不管是開採還是加工,想要提升產量就必須有相關開採技術。而在開採出來之後能不能有市場,有沒有人合作,那要看土耳其的稀土加工質量,如果質量不高,純度不精,土耳其以為誰會買這個賬呢?

很多人都知道目前中國需要從外國進口大量關鍵商品,比如石油和半導體芯片,但其實中國也有一些壟斷了全球的商品,那就是此前曾引發廣泛關注的稀土,目前中國是全球稀土供應能力最強的國家,佔領了全球70%以上的市場,而在10年前中國稀土還沒有得到這樣的認可,賣了10年的白菜價,那麼為什麼短短10年之後,中國稀土技術為啥能佔領70%市場?碾壓美日呢?原因其實不簡單,原來在這段時間中國努力提升稀土加工能力,成功突破了所有關鍵技術,可以生產各種高質量稀土產品,因此一夜之間中國的稀土技術碾壓了美日。

2021年1月,我國工信部公開徵求對《稀土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的意見,直至12月23日中國稀土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這兩件大事為我國稀土行業的穩步發展奠定了有力的主基調。


在政策的大力支持和推動下,稀土行業正站在新時代的風口。稀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無論是新能源還是發電都對稀土有着極高的依賴性,在我國進一步提出碳中和目標的背景下,稀土行業的崛起是時代的召喚,可以看見其燦爛曙光。

為了保證我國稀土市場的供需格局,相關政策一直努力為整個稀土行業保駕護航。就我國當前稀土資源端和冶煉分離端以及應用端的情況來看,讓稀土真正變稀,保證其主導地位,已經成為了行業共識。其目的在於掌握稀土產業鏈的戰略優勢,稀土產業的發展不僅需要政策驅動,更需要基本面驅動。通過新能源、風力發電等產業的持續增長需求,保證和拉動稀土價格的穩步提升。

當前新能源和高科技產業的快速發展,使全球對稀土產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稀土產品的價格也會有所提高。為了確保我國稀土產業繼續佔據主導地位,必須從升級和創新入手,繼續加大研發和投入力度,重點提高在高端產品上的生產和加工能力。

現階段我國在稀土研發方面的布局和投入主要來自於政府,就研發成果來看,還處於基礎階段,需要相關企業的進一步投入和研發才能轉化為領先技術。從我國的稀土企業來看,還存在小、散、亂的特點,顯然缺乏大規模投入、研發以及加工的能力。

為了保證能夠與國際上技術領先的稀土加工產業競爭,還應積極推動稀土企業集團化發展。通過集團化發展,提高稀土企業的綜合實力。在加強研發投入的過程中,實現我國稀土產業的全面升級與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