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觀察」不列顛哥倫比亞省附近航行的船跡

2008年1月21日

它們看起來像飛機的軌跡,但在這張照片中顯示的條紋雲是在沿着北美西北海岸航行的船隻留下的廢氣周圍形成的。當水分子與大氣中的微小顆粒結合時,所有的雲就形成了。這些粒子可以是自然物質,如灰塵或海鹽,但也可以是人類活動釋放的氣溶膠。由於只有水面會對其產生影響,海洋上空的空氣趨於均勻,通常會形成覆蓋廣闊區域的扁平雲層。當船隻通過排出一股廢氣將新的粒子引入空氣中時,水分子很容易粘附在這些粒子上,形成一種叫做船舶航跡船後面的痕迹。

科學家們之所以對船跡感興趣,是因為他們想了解人類排放物是如何影響雲層,最終影響地球氣候的。工廠、發電廠和汽車等排放物大多排放到空氣湍急的陸地上。很難跟蹤不斷攪動的空氣中的排放物,更難確定這些排放物是如何影響雲層形成的。另一方面,船舶排放的氣體最終會進入海洋上空相對平靜的空氣中,而船舶廢氣形成的雲層與其他雲層有明顯不同。

船跡表明,在人造氣溶膠周圍形成的雲比其他雲更亮。人造氣溶膠比天然粒子小,所以在人造氣溶膠周圍形成的雲是由較小的雲滴組成的。由許多小液滴組成的雲比由幾個較大液滴組成的雲反射更多的光,因為每個液滴的表面都反射光。人造氣溶膠產生的更明亮的雲層將更多的太陽光反射回太空,從而減少了到達地球表面的光的數量。人造氣溶膠與雲層的相互作用使地球變冷,抵消了全球變暖的影響,不過科學家們還不確定到底有多大。對未來氣候變暖更準確的預測取決於對更明亮的雲層提供多少冷卻的理解。

船跡也表明,在某些環境中,人造氣溶膠會影響降雨。較小的水滴使雲層變亮,可能會阻止降雨,因為水不會聚集成足夠大的團而凝結成降雨。因此,在某些環境中,人造氣溶膠周圍形成的雲層可能減少降雨。在其他環境中,例如夏季美國東南部濕熱的氣候,氣溶膠似乎能增加降雨量,因為它們會加劇雷暴。

中分辨率成像光譜儀(MODIS)在美國宇航局的水綠色2008年1月21日,衛星拍下了這張太平洋上船隻軌跡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