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活動異常,部分衛星加速墜落,出現比地球大黑子,危險信號?

部分衛星已受影響

太陽與我們的關係非常重要,它的一舉一動都牽動着我們。歐洲航天局的科學家表示,自從去年秋季以來,太陽的活動就變得異常劇烈,太陽黑子在不斷增長。

歐航局對此表示擔憂,因為它們的部分人造衛星已受到太陽活動加劇的影響。

大氣層與太空並沒有嚴格的界限,受散逸的大氣對衛星產生的微弱阻力,太空中的人造衛星,其軌道每年都會下降,特別是那些中低軌道的衛星。以國際空間站為例,它距離地面只有300多公里,每隔一段時間就要使用動力抬升軌道。

然而受太陽活動異常的影響,一些近地軌道人造衛星的軌道正在加速下降。數據顯示,歐航局的Swarm星座衛星的近地軌道高度大約450公里,過去5年,Swarm星座衛星的軌道高度平均每年大約下降2.5公里,而自去年12月到今年5月份,Swarm星座衛星軌道下降的速度,相比之前加快了近10倍,墜落速度已達到每年20多公里。

其實,包括國際空間站在內的諸多近地航天器都已發現了此類情況。

衛星軌道會下降,是因為它受到的阻力增加了。至於阻力為什麼會增加?是因為太陽活動加劇釋放的能量導致地球高層大氣分子逃逸數量增多,讓近地軌道空間附近的大氣分子密度增加,這加大了衛星運行時的阻力。

人造衛星為了實現特定的任務或功能,必須在預定的軌道上穩定運行。當下,太陽這種影響如果持續下去,按照歐航局專家的說法,Swarm星座衛星的預期壽命將會明顯地降低。

而且並非所有航天器都像國際空間站那樣擁有抬升軌道的能力,對於那些不具備推進系統的衛星,此次影響將會降低它們的壽命,讓它們提前退役。

太陽黑子已增多增大

太陽就是一個懸浮在太空中的能自發核聚變的大火球。太陽無時無刻都在向周圍的宇宙空間中輻射電磁波以及帶電粒子流等,這被稱之為太陽風。正常情況下,沒什麼大的影響,還能形成一些奇觀,比如地球兩極形成的極光就是太陽拋射出的帶電粒子流被地球磁場捕獲後形成的。可當太陽活動加劇時,就會影響到地球環境和人類。

太陽活動加劇時,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太陽表面的黑子增大,數量增多,並爆發耀斑

太陽黑子是太陽表面最劇烈的活動區域,發生在太陽的光球層,是強磁場的集結點。與太陽黑子伴隨而生的便是太陽耀斑,其爆發於黑子所在區域上方的色球層,表現為日地空間中的電磁輻射和帶電粒子流短時間內突然極大地增強。

至於日冕物質拋射,則是太陽風的加強版,其向太空中拋射出的是等離子云團,與太陽耀斑有區別。

在現代社會,太陽活動異常對人類造成的最顯著的影響便是干擾無線電通信,影響外太空衛星的正常工作,甚至造成局部電力系統停擺。

歷史上著名的「卡林頓事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該事件發生於1859年9月1日,當時造成全球電報系統停擺。而今年2月份,受太陽活動加強產生的地磁暴影響,SpaceX公司新發射的40顆星鏈衛星竟紛紛墜落。

為了提前預測太陽活動對人類可能造成的影響,科學家一直在用衛星對太陽進行24小時不間斷地監測,並能提供太空氣象預報。

觀測數據顯示,自2022年以來,太陽活動日益加劇,在今年6月份,太陽表面還出現了一個直徑差不多相當於3個地球大小的太陽黑子,編號為AR3038。太陽耀斑按照強弱可分為:C、M和X,其中C最弱,X最強。AR3038黑子只能生成M級的耀斑,危害性不是太大。

預示着危險信號?

預示着危險信號?太陽活動未來還會加強嗎?

根據科學家的研究,太陽活動會不斷經歷強弱變化,大約以11年為周期。新一輪的太陽活動周期中,預計到2025年,太陽活動的劇烈程度將會達到頂峰。只是近期太陽活動比預期更劇烈,目前太陽表面的黑子數量是理論預測值的兩倍。

今年以來,全球各地很多地區都進入了桑拿模式,比如印度部分城市的氣溫一度達到了40℃。那麼這是否與今年太陽活動異常有關呢?

科學家表示,太陽活動的確能夠對地球氣候產生一定的影響,但人類活動對地球氣候的影響已經遠超自然因素,今年夏季全球許多地區之所以開啟高溫模式,主要是受全球變暖影響。

總之,就是太陽現在已經進入了活躍期,太陽耀斑爆發的頻率和劇烈程度都將增加,但這應該不會給人類帶來超預期的災難。

關注我,咱們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