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朵石榴花,嫁給有情郎丨花花萬物

編者按:從深海到高山、從沙漠到雨林,地球的每一處都有植物的印記。歲月流變、氣候變遷、地質運動、生境更迭,植物歷久彌新、在不斷演化中保持着多樣化的世界。中科院之聲與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聯合開設「花花萬物」,在這裡,我們關注植物的生存、競爭、繁衍、死亡,展示自然界的奇特多姿,解讀生物的萬千氣象,探索神奇的生命秘境,致敬這無聲無息又蓬勃多姿的世界。

《夢華錄》劇照(圖片來源:騰訊視頻網站截圖)

《夢華錄》劇照(圖片來源:騰訊視頻網站截圖)

一部《夢華錄》,火了石榴花

趙盼兒得知顧千帆的心意,開心地買了一束石榴花別在頭髮上;顧千帆向趙盼兒求婚,手裡拿的竟也是一簇石榴花。從處處嫌隙到「顧盼生輝」,似乎石榴花就是他們愛情的見證。是編劇腦洞太大,還是古人當真浪漫?讀完這篇文章後,或許你會找到答案。

盛開的石榴花(圖片來自網絡)

遠道而來,深得人心

石榴花並非我國本土產物,而是來自伊朗、阿富汗等中東國家的舶來品。最初由張騫出使西域時帶回,栽植於京城長安的皇家御花園和驪山溫泉宮(即今華清池)內,深受皇宮上下喜愛,尤以武則天楊貴妃為甚。

武則天十分喜歡石榴花,大力推廣石榴樹栽培,導致都城一度出現石榴「非十金不可得」「榴花遍近郊」的盛況。楊貴妃對石榴花之愛更甚,不僅在寢殿周圍栽植了很多石榴樹,更請工匠按照石榴花的花色和模樣為自己設計衣裳,好將這石榴花穿在身上。這一做法流傳到民間,令平民女子紛紛效仿,一時間,大街小巷滿是身着深色短小襦衣和榴紅色高腰裙的女子。裙子的下擺如花瓣般自然散開,走起路來搖曳生姿,就如微風輕拂過的石榴花,嫵媚動人,賞心悅目。這也是「石榴裙」的由來。

唐代周昉繪《簪花仕女圖》中身着石榴裙的仕女(圖片來自網絡

美麗動人,進詩入畫

古時候的人們有多喜愛石榴花呢,——不僅要將它穿在身上、別在頭上,還要把它寫進詩詞書畫里。

韓愈寫「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蘇軾道 「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燃」;白居易乾脆誇——「一叢千朵壓闌干,翦碎紅綃卻作團。風裊舞腰香不盡,露銷妝臉淚新干。薔薇帶刺攀應懶,菡萏生泥玩亦難。爭及此花檐戶下,任人采弄盡人看」。誇石榴花花繁似錦,紅而不妖,艷而不嬌,落落大方且平易近人;到了李商隱這裡,石榴花又變成追憶傷懷的情詩:「榴枝婀娜榴實繁,榴膜輕明榴子鮮。可羨瑤池碧桃樹,碧桃紅頰一千年。」

張大千 石榴多子(圖片來自網絡

火紅花神,驅妖避邪

熟悉我國神話傳說的朋友們都知道,每一種花都有自己的專屬花神,人們稱之為「司花之神」,多為貌美仙女或翩翩仙子。可唯獨石榴花的司花之神卻是五大三粗、樣貌醜陋的鐘馗。是因為石榴花在百姓中已經失寵了嗎?恰恰相反,拿鍾馗作石榴花的司花之神,不僅不是石榴花失寵的象徵,反而彰顯了百姓們對石榴花的無比尊崇。

古時候的醫療和認知水平有限,石榴花開的季節正好是萬物繁盛的初夏。這個「萬物」包括五毒甚至瘟疫。古人們認為這些病毒蟲害都是由惡鬼邪神帶來的,所以幾乎每戶人家一到石榴花開,就會鄭重地請回一幅鍾馗的畫像以辟邪驅鬼。而畫像里的鐘馗,耳邊總別著一朵石榴花。石榴花「火紅似硃砂」,硃砂和鍾馗一樣,也能驅邪納祥,與硃砂同色的石榴花也被認為是辟邪趨吉的吉祥之物。「榴花攮瘟剪五毒」,鍾馗戴上石榴花,妖魔鬼怪遠離家。

鍾馗(圖片來自網絡)

直到今天,在我國安徽等地,每逢端午,人們都還是會在門上小心地掛上石榴花束,祈求風調雨順、歲歲平安。

寫到這裡,你一定不難看出石榴花在我國古代的地位有多高了吧!所以當你看到顧千帆竟然拿着一束石榴花就去表白心意,而趙盼兒竟然還就答應了的時候,就不會那麼驚訝了。其實,不光男子會拿石榴花作聘禮,女子也會給心上人綉有着石榴花的荷包當信物。在楊貴妃的家鄉靈寶縣,直到今天,都保留着新郎都必須穿着由新娘親手縫製的石榴花鞋墊的習俗,寓意「留戀、愛戀」。

石榴花鞋墊(圖片來自網絡)

石榴花不光能傳遞愛情,因「柳」「榴」諧音,古人既「折柳贈別」,也「送榴傳誼」。所以,假如有人送你一朵石榴花,你可千萬別不開心,那一定說明你是對方無比珍視的人。

參考文獻:

1. 耿亞喬、李延夫 《石榴花探秘》

2. 梁永剛《石榴開花紅似火》

3. 史軍 《你不知道的10個石榴冷知識》

來源: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