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5℃水中發現超級生命,24%鹽度殺不死,可抓去改造火星了?

6月14日,馬斯克宣稱,7月份將發射第一艘星艦地球軌道,以後每個月都會發射一次進行測試,以早日在月球和火星建立永久性的基地。

今天,SpaceX已將星艦SN24和超重助推器B7吊裝到發射台上,即將對33台發動機進行點火測試,近期就可能進行第一次發射。

有史以來最強大的火箭,終於還是要來了,火星開發,可能也很快就會納入議程,人類對火星的地球化改造,也終於要開始了嗎?

這可能還為時過早,不過加拿大麥吉大學一組科學家的研究,可能已經讓我們看到了希望,他們在北極圈一個名叫失落鎚子泉的高鹽缺氧低溫極端環境中,發現了很多不需要氧氣光合作用,通過礦物或無機質還原反應就能獲取能量的岩石自養生物,它們依靠甲烷、硫化物、硫酸鹽、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建立了蓬勃發展的生存環境,而所有這些條件,都已在火星上發現,這意味着我們是不是可以利用這些超級生命來改造火星了呢?

失落鎚子泉是地球上最極端的環境之一,它位於加拿大北極圈努納武特高地,永久凍土深度超過600米,鎚子泉的泉水就是從凍土深處滲出來的,因為鹽度高達24%,讓水在零下5攝氏度也保持不結冰,氧含量不到百萬分之一。

如此極端的環境,可能沒人相信會有生命存在,但麥吉大學的微生物學家艾麗斯·馬格努森和她的同事不這樣認為,他們用了幾年時間,排除了環境干擾,從泉水提取的樣本中,發現了數十種活躍的古生菌等微生物,並進行了基因測序。結果表明,這些微生物絕大多數都是全新的種類,不依賴有機質和氧氣生活,可以從大氣中固定二氧化碳和氮氣,因而可以在非常極端的環境中生存和發展,可以說是真正的超級生命。

而火星大氣最不缺的就是二氧化碳和氮氣,分別佔95.3%和2.7%,這是不是讓你充滿了遐想?科學家已在火星地表淺層發現了巨大的高鹽水湖,這意味着火星地下很可能也密布着地下水,那裡會不會也生活着這種不需要氧氣和光合作用的微生物呢?即使沒有,未來是不是可以將這種微生物運送到火星,參與對火星的地球化改造呢?

這是一個相當誘人的想法,地球最早就是類似這樣的環境,由微生物們改造而產生氧氣,最終發展成我們現在這種溫暖宜居的環境。

馬斯克的星艦旨在打造低成本的地球火星物流通道,最終可能實現每次發射成本僅200萬美元,這意味着可以大量運送這種微生物到火星,放到地下的鹽水湖裡,讓地球生命在火星上演化,像早期地球一樣,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對火星進行地球化改造。

而在木星衛星木衛二歐羅巴,土星衛星土衛二恩克拉多斯的冰殼下面,也有着全球性的冰下鹹水海洋,既然生命在地球上暗無天日、沒有氧氣的環境中都可以欣欣向榮,那麼這兩顆星球的冰下海洋存在生命也不是沒有可能。而且這種冰下海洋的環境可能比地球表面還要穩定得多,至少隕石轟炸不會對其產生什麼影響,這將是生命演化的最好條件,所以裏面如果能誕生生命,存在複雜生命的可能性將大大增加。

生命可能比我們想像中更頑強,或許,我們對宇宙生命的理解太過無知了。

這項研究4月8日發表在The ISME Journal上。

參考:Active lithoautotrophic and methane-oxidizing microbial community in an anoxic, sub-zero, and hypersaline High Arctic sp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