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又丟「王炸」,一幅古畫揭穿人類謊言,為「我從哪裡來」正名


浩翰宇宙,星辰閃耀

漫步美麗新疆,聆聽千年故事,我是天山老叔。小時候,我們都在問同一個問題:我是從哪裡來的?而媽媽只是笑了笑說,路邊撿的!長大後,我才明白,媽媽給出的答案不過是重複了流傳了千年萬年的「人類謊言」而已。因為,我們真的不知道自己是從哪裡來的。直到1953年,科學家發現了化生萬物的基本遺傳物體DNA ,我們才找到了解讀生命起源和人類繁衍的正確答案。

來自實驗室里的「51號照片」

羅莎琳富蘭克林首次拍下DNAX射線圖片

大家知道,人類20世紀中全球最偉大的發現,就是發現了儲藏生命遺傳信息的DNA 。1952年,英國女科學家羅莎琳.富蘭克林在顯微鏡下對細胞的微觀結構進行觀察時無意中拍下了一張照片,而這張照片卻清晰地顯示出了在細胞核里竟存有一個如藤蔓相互纏繞的雙螺旋線分子結構,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張最美,最完整的DNAX射線圖片。當時,羅莎琳.富蘭克林並未意識到這張照片的科學意義,而僅將這張照片稱為「51號照片」。1953年4月,沃森克里克在《自然》雜誌發表一篇題為「DNA雙螺旋結構模式」的論文,並首次配發了「51號照片」,由此轟動了世界,被譽為從此開啟了分子生物學之門。

DNA是20世紀最偉大的發現之一

DNA,脫氧核糖核酸的英文簡稱,是遺傳基因的分子結構,它能顯示出人類生命承傳延續的基因遺傳密碼。也就是說,從DNA基因密碼上可以讀取到其父母、祖先以及人類先祖的信息。同時,DNA的遺傳基因,不僅可以決定人的外貌、體型、膚色、健康狀況,甚至能預知到人的死亡時間等,而且還可以在DNA基因的排序中找到差異點,完成決定不同物種生命指令的書寫構成基因。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先天傳承」,說的白一點就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

阿斯塔納古墓出土的《伏羲女媧交媾圖》

然而,就在DNA發現30年後,一個更具爆炸性的消息在全世界炸開了鍋。而引爆世界輿論的就是刊登在198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雜誌《國際社會科學》試刊號首頁的插圖。這幅叫「化生萬物「的《伏羲女媧圖》是美國波士頓藝術博物館收藏的一張中國古畫。而這張古畫則是臭名昭著的偷盜者英國探險家奧利爾•斯坦因在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古墓中盜取的。如此一幅看似平常簡單的插頁因何能引起整個西方社會的震驚?是因為,人們發現畫中伏羲和女媧的交尾圖像極了人類DNA螺旋結構圖,甚至與DNA的螺旋結構驚人吻合! 要知道,自1868年瑞士科學家米歇爾從帶膿血的繃帶中發現並在細胞核中首次分離出「核酸」後到1952年羅莎琳.富蘭克林完整拍出DNAX射線圖片,再到1953年沃森 、克里克發佈「雙螺旋結構模式」,這是科學家經過了長達82年的研究成果啊!如今,一幅來自中國1500年前的古畫卻輕鬆破譯了DNA人類基因密碼,這又怎能不讓西方人感到驚訝呢!

神秘的阿斯塔那地下世界

新疆阿斯塔納古墓群

新疆是個很神秘很神秘的地方。在這個約佔有中國1/6國土面積的土地上,幾乎每一次的發現都會讓世界驚訝一次。在新疆吐魯番東南,有一片僅10平方公里的青色戈壁,戈壁滿是隆起的土堆,這裡便是被稱之為「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博物館」的阿斯塔那古墓群。古墓 葬有漢、車師、突厥匈奴鮮卑高車回鶻等十多個民族,而這個神秘的地下世界裏,完整保留了公元3世紀到8世紀的全部歷史。

斯坦因偷盜的文物裝滿323箱累死300頭駱駝

18世紀以來,阿斯塔那墓群屢遭英、俄、德、日等外國探險家的洗劫,其中以1900-1930年代的偷挖最為瘋狂。僅英國的斯坦因盜竊的文物就裝滿有323箱,在運送回英國途中累死的駱駝就高達300多頭。在遭受外國強盜連續80年的肆意盜挖,阿斯塔那墓群可謂是滿目瘡痍。1959年至今,我國先後對阿斯塔那墓群進行了13次搶救性考古發掘,清理出西晉至唐代墓葬近400座,出土了數萬件珍貴文物,包括絲綢織品、壁畫、陶器、木器、錢幣、墓俑、文書等。這些文物出土時鮮麗如新,保存十分完好,令人驚訝的是,在某處古墓中,還出土了裝在陶碗里的唐代水餃,形狀與今無異,裏面的餡,也完好如初。

高昌國一代名將張雄乾屍,大將風度猶存

這些文物中最早是西晉泰始九年,最晚的是唐大曆十三年,前後歷時五百年。此外,還出土了大量的乾屍木乃伊,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當屬一具1.9米的乾屍,經鑒定為鞠氏高昌國一代名將張雄,出土時,他鬚髮衣物保存完好,大將風度猶存。這些珍貴的人體標本,為研究古代新疆的種族、民族特徵提供了寶貴的第一手資料

阿斯塔那,是維吾爾語,意為"京都" 。古墓是從夾有戈壁石的黃土層中掏挖而成,平面狀如"甲"字,10多米長的斜坡墓道連着墓室 。墓室高約2米以上,4米見方大小。墓室牆上有壁畫,繪有人物、鳥禽、花卉、山水,形象逼真,線條流暢。1963年4月,考古學家,在一座唐代夫妻合葬墓中又出土了神秘的「伏羲女媧交媾」絹畫,據了解,在同期出土的此類絹畫共有數十件之多,著名的有共命鳥紋刺繡、伏羲女媧圖以及壁畫等,而這些文物極具重要的史料價值。

一幅古畫揭開人類生命的奧秘

伏羲執規,女媧執矩,一規一矩規範萬物

上世紀60年代,在新疆阿斯塔那古墓中出土的一幅《伏羲女媧圖》,它是由唐代時期的一位不知名畫家所畫。古畫表現的是人類先祖伏羲女媧相擁交媾的情景。絹畫上,伏羲左手執矩;女媧右手執規,人首蛇身,蛇尾交纏。兩人雙肩托日,雙尾含月;身後左右,宇宙茫茫,星漢閃耀。伏羲與女媧的體交自然神聖,表情莊嚴空靈,顯示了伏羲女媧作為華夏文明先祖的崇高意味。《伏羲女媧交尾圖》以「規矩」二字展現,其中「規」,代表着天圓地方,「矩」,則是丈量的工具,如今「丈夫」中的「丈」字便是由此而來。一規一矩,透露着伏羲與女媧是世間萬物規矩的制定者。在歷史上,伏羲和女媧確有其人,他們不僅是一對普通夫妻更是同胞兄妹。《春秋世普》記載:「華胥生男子為伏羲,生女子為女媧」。他們之所以成為了神話故事裏的人物,關鍵的原因是被「神化」了。 傳說風袞部落的華胥氏有次外出,在雷澤無意看到一個特大的腳印,好奇的華胥氏便踩了進去,不久華胥氏懷孕了。十二年後,她生下一個人面蛇身的兒子,取名伏羲。伏羲還有一個同母異父的妹妹,是華胥氏走婚時所孕叫女媧,號曰女希氏。由此可見,伏羲和女媧本是一母所生的親兄妹!傳說中,伏羲教會了民眾結繩記事、結網捕魚等技能 ;女媧則創造中國最早的曆法「女媧歷」 ,教授民眾使用曆法,便於農耕。而傳說中「女媧補天」,其本意並不是天破補天的意思。我們都知道一年有365天 ,女人的正常月經周期為28天,算下來一年有13個月。那麼13乘28等於364天,少了一天,於是就將多出的那一天補在了二月,所以才有了「女媧補天」一說。

人面蛇身,蛇尾交纏,傳達生命奧義

那麼,古人為什麼會畫這樣一幅奇怪的《伏羲女媧圖》呢?難道這幅畫僅僅是對男女交合,繁衍後代這種場景做個簡單的描摹嗎?其實不然,它所揭示的是人類生命傳承延續的藍圖。當時代的車輪駛進20世紀中葉,一個關於生命起源的DNA被發現,終於為這幅古畫找到了完美的答案。原來這幅「伏羲女媧圖」的真正含義, 是向人們傳達DNA生命的奧秘,它用通俗易懂的蛇尾交纏來表現複雜的生命體 。由此看來,我國早在上古時代就已經探索到了生命真相,只是因為中國人的含蓄,才上演了一個令世界都為之震驚的「國際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