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唯一!東北」女神「教授:發表370餘篇SCI,如今第4次當選院士!

近日,瑞典皇家科學院發佈新增外籍院士名單,吉林大學于吉紅教授當選瑞典皇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瑞典皇家科學院本次新增8位外籍院士,其中化學學科新增2位。目前,化學學科外籍院士共計16位,于吉紅教授是其中唯一一位中國科學家。

瑞典皇家科學院 (The 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 成立於1739年,總部設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是一個獨立的非政府組織,目標是促進科學發展並加強其在社會上的影響,承擔了諾貝爾化學獎、物理學獎等國際學術獎項評選等工作。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一般包括在數學、自然科學、工程、社會與人文科學等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學者,同時也包括對科學做出突出服務貢獻的人士。目前,瑞典皇家科學院約有460位院士、175位外籍院士。

于吉紅,1967年1月生於遼寧省鞍山市,1989年畢業於吉林大學化學系,1992年和1995年在吉林大學分別獲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201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她是無機化學領域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世界科學院院士,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瑞典皇家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國化學會副理事長,吉林省科協主席,吉林大學未來科學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主任,吉林大學化學學院無機合成與製備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長期從事無機多孔功能材料的合成與製備化學研究。

于吉紅教授一直致力於無機合成與製備化學研究,在分子篩納米孔功能材料的結構設計與定向合成方面取得了不少創新性研究成果。其主要科學貢獻包括:

1)建立了預測特定孔道分子篩結構的新方法,提出了基於理論模擬、計算機數據挖掘和高通量實驗相結合指導多孔材料定向合成的新路線,成功合成出多種新型分子篩結構,實現我國在分子篩拓撲類型方面零的突破

2)在國際上首次發現羥基自由基存在於分子篩的水熱晶化體系,提出了自由基加速分子篩成核的晶化機制,為在石油化工和環境領域具有重要應用的分子篩材料的高效及綠色合成開闢了新路徑;

3)開發出系列高效分子篩催化材料及負載金屬催化材料,用於甲醇制烯烴、丙烷脫氫、重油催化轉化及產氫等重要催化反應,並拓展了納米孔材料及其組裝材料在液體分離、鋰離子電池、3D打印醫用植入材料、高效長餘暉發光等領域的新應用。

迄今,在包括Science, Nat. Commun., Sci. Adv., Chem, JACS, Angew Chem. Int. Ed.等期刊上發表了SCI檢索論文370餘篇;獲授權專利30餘項;出版著作多部。先後主持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項目(973計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及重大國際合作研究項目等,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學術帶頭人、「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基地負責人。她還分別以第一完成人和第二完成人獲得過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曾獲得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化學化工傑出女性獎,「全國模範教師」等榮譽稱號。

作為一名女性,于吉紅和很多人一樣,追求內涵、修養、氣質、善良以及一切美好的事物。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她在課堂上秉承着嚴謹的治學精神,耐心細緻地為學生們講解每一個知識點,「講課生動,為人謙和」是學生們對於吉紅院士的評價。作為一名科學家,她擁有着科學家應有的智慧和毅力,在追求真理的路上,從未停下腳步。

關注"吉大招生"頭條號,獲取關於國家985、211工程,一流大學A類建設高校——吉林大學的最新精彩資訊!

本文素材來源:吉林大學官網、吉林大學官微、中國科學院學部官網、TOP大學來了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