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M》3D 打印個性化、可光交聯的水凝膠傷口敷料用於治療熱燒傷

考慮到燒傷的變化取決於引起燒傷的情況,對燒傷患者進行個性化醫療和護理的需求對於確保提供最佳治療至關重要。隨着 3D 打印技術的準確性和定製化水平,它有可能用於製造傷口敷料,為燒傷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療,前提是所選材料具有良好的可印刷性,並且可以在促進傷口癒合的同時進行定製康復。

圖1 A) 該研究中使用的水凝膠傷口敷料設計示意圖。傷口敷料由 3D 打印的聚(己內酯)晶片組成,該晶片充當傷口敷料的背層和打印甲基丙烯酸殼聚糖的基材。B) 3D 打印殼聚糖甲基丙烯酸酯傷口敷料的數字圖像。C) 使用 4% (w/v) 殼聚糖甲基丙烯酸酯製造的 3D 打印殼聚糖甲基丙烯酸酯的 FESEM 圖像,在不同放大倍數下拍攝。D)不同濃度的殼聚糖甲基丙烯酸酯的流變學。E) 4% (w/v) 殼聚糖甲基丙烯酸酯的降解行為。


最近,新加坡國立大學團隊研究了殼聚糖甲基丙烯酸酯作為所述材料的多功能性,用於通過 3D 打印製造可定製的傷口敷料。合成的殼聚糖甲基丙烯酸酯在傷口癒合過程中被評估為可印刷、可生物降解和生物相容性。然後裝載與燒傷治療相關的各種藥物,並通過 3D 打印製造包含不同劑量的不同多材料傷口敷料設計。所述藥物的摻入對殼聚糖甲基丙烯酸酯的可印刷性沒有顯着影響,抗菌劑的摻入顯着提高了其抗菌能力。通過體內模型,傷口敷料設計的這些變化具有良好的傷口癒合特性,並且不會在該過程中造成任何不利影響。

圖5 A) 示意圖顯示了傷口敷料通過在水凝膠基質中釋放截留的抗菌劑來根除傷口床上細菌生長的能力,該材料與傷口部位的細胞具有生物相容性。B) 通過 MTS 分析評估的 NIH/3T3 細胞在 3 天內暴露於甲基丙烯酸殼聚糖傷口敷料中的細胞活力百分比。C) NIH/3T3 細胞層的活細胞(綠色)和死細胞(紅色)在 3 天時間內暴露於殼聚糖甲基丙烯酸酯傷口敷料的可視化,分別使用鈣黃綠素-AM 和乙錠 homodimer-1 染色。D) 使用圓盤擴散試驗評估不同設計的殼聚糖甲基丙烯酸酯傷口敷料的抗菌性能,以及僅 PCL 背襯層、陽性對照 (3M Tegaderm) 和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的陰性對照。E)各組金黃色葡萄球菌抑菌圈基於其各自直徑的比較。F)基於各自直徑的銅綠假單胞菌的每組抑菌圈的比較。

相關論文以題為3D Printing Personalized, Photocrosslinkable Hydrogel Wound Dressings for the Treatment of Thermal Burns發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通訊作者新加坡國立大學Chi-Hwa Wang教授


參考文獻:

doi.org/10.1002/adfm.202105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