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男子以身試毒18年!自身血液產生蛇毒抗體,專家:不要模仿!

2025年05月05日02:33:13 科學 1173

前言

你敢拿命做實驗嗎?美國一猛男18年瘋狂自虐,讓毒蛇咬自己數百次,甚至往身體里注射蛇毒!結果不僅沒死,血液還產生了神奇抗體,可能拯救數萬人!

美國男子以身試毒18年!自身血液產生蛇毒抗體,專家:不要模仿! - 天天要聞

起因:一個「作死」的瘋狂實驗

蒂姆·弗里德(Tim Fried),一個對有毒動物痴迷到極點的美國人,從18年前開始了一項近乎自殺的實驗,

美國男子以身試毒18年!自身血液產生蛇毒抗體,專家:不要模仿! - 天天要聞

他不斷讓毒蛇咬自己,甚至直接往體內注射蛇毒,目的只有一個:讓自己對蛇毒免疫!

聽起來像電影里的瘋狂科學家?但這事是真的,而且他還真搞出了名堂。

過程:從「玩命」到科學突破

弗里德在威斯康星州的家裡養了幾十條毒蛇,包括黑曼巴眼鏡蛇太攀蛇這些致命品種。一開始,他只是小心翼翼地提取微量毒液注射進身體,後來膽子越來越大,劑量逐漸增加,甚至直接讓毒蛇咬自己!

美國男子以身試毒18年!自身血液產生蛇毒抗體,專家:不要模仿! - 天天要聞

每次實驗,他都詳細記錄身體反應,並在社交媒體上曬出被咬後紅腫潰爛的傷口,網友看得心驚肉跳,他卻樂此不疲。

轉折:科學界盯上了他的血

他的瘋狂行為引起了科研人員的注意。加州一家生物製藥公司Centivax找上門,他還捐了40毫升血進行研究。結果,科學家在他的血液里發現了兩種特殊抗體,能中和多種蛇毒!

美國男子以身試毒18年!自身血液產生蛇毒抗體,專家:不要模仿! - 天天要聞

基於這項發現,研究團隊開發出了一種新型抗蛇毒血清,在小鼠實驗中,它對19種毒蛇的毒液都有效,包括黑曼巴和眼鏡蛇。不過,目前對響尾蛇的毒液仍然無效,研究也還在早期階段,距離真正應用還有幾年時間。

美國男子以身試毒18年!自身血液產生蛇毒抗體,專家:不要模仿! - 天天要聞

代價:玩火自焚,差點送命

雖然實驗有成果,但弗里德付出的代價極其慘重,他多次中毒送醫,有一次甚至被迫截掉了一截手指!2018年,他差點因蛇毒喪命,這才終於收手,停止了這場瘋狂的自我實驗。

美國男子以身試毒18年!自身血液產生蛇毒抗體,專家:不要模仿! - 天天要聞

不過,他的冰箱里至今還塞滿了各種蛇毒,彷彿在提醒這段既危險又傳奇的經歷。

全球每年11萬人死於蛇咬

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全球每年約有11萬人因毒蛇咬傷死亡。目前的抗蛇毒血清大多是用馬的血漿製作的,不僅生產慢、副作用大,而且只能針對特定蛇毒。弗里德的發現,或許能為更廣譜、更安全的抗蛇毒藥物鋪路。

美國男子以身試毒18年!自身血液產生蛇毒抗體,專家:不要模仿! - 天天要聞

專家警告:千萬別學!儘管弗里德的實驗推動了科學研究,但專家們一致警告:普通人千萬別模仿!蛇毒極其危險,輕則致殘,重則要命。弗里德能活下來,某種程度上已經是奇蹟。

網友評論

「這哥們是真狠人,但也是真作死……」

「科學需要瘋子,但普通人還是老老實實打疫苗吧。」

「他的血要是能救人,也算沒白折騰。」

美國男子以身試毒18年!自身血液產生蛇毒抗體,專家:不要模仿! - 天天要聞

結尾

科學進步有時需要極端實驗,但拿命去賭真的值得嗎?如果換作是你,敢不敢為了一個未知的結果,讓自己被毒蛇咬上百次?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可控硅諧振原理及應用解析 - 天天要聞

可控硅諧振原理及應用解析

在現代電力電子技術和控制系統中,可控硅作為一種重要的半導體器件,廣泛應用於整流、調速、調壓和諧振電路等領域。特別是在諧振電路中,可控硅的特殊特性賦予了其在控制與穩定方面的優勢。
不懼遠征,揭秘天問二號小行星探測之旅的「能量底氣」 - 天天要聞

不懼遠征,揭秘天問二號小行星探測之旅的「能量底氣」

點火升空。本文圖片均為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供圖5月29日1時31分,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起飛,將天問二號探測器精準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天問二號任務計劃對小行星2016HO3進行探測、採樣並返回地球,此後對主帶彗星311P開展科學探測。天問二號任務示意澎湃新聞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
假如超新星爆炸,人類會因此毀滅嗎?距離成為關鍵因素 - 天天要聞

假如超新星爆炸,人類會因此毀滅嗎?距離成為關鍵因素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藝術加工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宇宙裏面最可怕、危險的是什麼,在看過老劉的《三體》後,很多人對那片黑暗開始有了很大的恐懼,好像「宅」在地球里才是最安全的活法。
矢志建設科技強國——五位科技領域代表講述科研故事 - 天天要聞

矢志建設科技強國——五位科技領域代表講述科研故事

新華社北京5月28日電 題:矢志建設科技強國——五位科技領域代表講述科研故事新華社記者張泉、溫競華研發載人深潛裝備、探索電磁兼容奧秘、助力乾旱區生態保護……他們奮戰在科研一線,矢志創新、銳意攻關,為建設科技強國貢獻着自己的力量。
天問二號發射成功! - 天天要聞

天問二號發射成功!

天問二號發射成功!我國首次小行星採樣返回任務正式啟航 5月29日1時31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二號探測器發射升空。火箭飛行約18分鐘後,將探....
天問二號任務發射圓滿成功 我國開啟小行星探測與採樣返回之旅 - 天天要聞

天問二號任務發射圓滿成功 我國開啟小行星探測與採樣返回之旅

5月29日凌晨1時31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Y110運載火箭,成功將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二號探測器發射升空。火箭飛行約18分鐘後,將探測器送入地球至小行星2016HO3轉移軌道。此後,探測器太陽翼正常展開,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天問二號主要任務目標是對小行星2016HO3進行探測、取樣並返回地球,此後再對主帶彗星...
毒液堪比硫酸,有人險被毀容!湖北也有,碰到千萬別這樣做 - 天天要聞

毒液堪比硫酸,有人險被毀容!湖北也有,碰到千萬別這樣做

「我還以為是蚊子,沒想到它有這麼強的威力。」近日,任女士向武漢亞心總醫院皮膚科主任全根講述「隨手一拍」的經歷時,後悔不已。5月27日,任女士在戶外露營時,一隻形似螞蟻的小蟲突然飛到脖子上。她下意識地抬手一拍,瞬間感到頸部一陣灼燒般的刺痛。僅僅幾小時後,她的右臉便出現大片紅斑,並逐漸發展為5厘米×6厘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