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爆炸,男孩右眼幾乎失明!這些「神奇」實驗別在家做

2025年04月13日12:10:21 科學 5752

近日,廣州市荔灣區一小區突然傳出爆炸聲,據廣州市應急管理局工作人員介紹,事故由一15歲男孩

在家中做實驗引發。

4月8日,受傷男孩的父親黃先生稱,孩子雙眼受傷嚴重、手部截肢,後續還需要進行多項手術。

突發爆炸,男孩右眼幾乎失明!這些「神奇」實驗別在家做 - 天天要聞

現場救援情況

據黃先生介紹,孩子眼睛周圍的皮膚「都沒有了」「右邊眼睛看不到了,左邊眼睛還有點功能」,後續需要進行植皮、移植角膜等手術,此外孩子手部進行了截肢,後續需要安裝假肢

黃先生表示,孩子好奇心強、平日愛探索,雖然初二還沒有開始上化學課,但他對化學知識很感興趣。於是,從圖書館借了化學書籍學習,並網購了各種化學實驗器具和材料,自己在家做實驗。沒想到,這次卻發生了意外。

居家進行化學實驗存在不小風險,稍有不慎就可能釀成悲劇,而隨着互聯網的發展,網購化學品和實驗器材十分便捷,這無疑也增加了安全隱患。

電商平台可輕易買到實驗套裝

據南方日報報道,在多個電商平台搜索發現,輸入相關化學關鍵詞,頁面會彈出大量在售實驗套裝,價格從一百多到五六百元不等。

其中,一套售價558元的「初高中科研款」化學實驗套裝就包含228項器材和95款試劑。銷售頁面顯示,該套裝過去一年就賣出超一萬份

突發爆炸,男孩右眼幾乎失明!這些「神奇」實驗別在家做 - 天天要聞

通過電商平台很容易買到化學實驗器材和試劑

儘管搜索時電商平台會彈出「消費提醒」,但這些提醒不足以阻止消費者的購買行為。

網購化學實驗器材看似方便,但對於缺乏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的人來說,卻隱藏着巨大的安全隱患。部分商家售賣的實驗套裝材質低劣,很容易讓實驗者在操作過程中發生意外。

如今,不少家長會帶着孩子,按照網絡短視頻教程做一些實驗。殊不知,很多效果震撼的「網紅實驗」,背後卻是隱患重重,這些「神奇」實驗別在家做!

法老之蛇

實驗過程中躥出火苗

「法老之蛇」是一種膨脹化學反應,原版實驗需用到劇毒物質「硫氰化汞」,網上流傳的版本以白糖、小蘇打和酒精等看似無害的物品替代。

突發爆炸,男孩右眼幾乎失明!這些「神奇」實驗別在家做 - 天天要聞

包裝簡陋的「法老之蛇」套裝,化學藥丸和固體燃料直接用透明塑料袋包裝。

僅看網上視頻,這個實驗似乎沒有任何風險,然而測試發現,實驗過程中有明火躥出。近年來,因「法老之蛇」實驗而引發的燒傷事故也屢屢發生。

突發爆炸,男孩右眼幾乎失明!這些「神奇」實驗別在家做 - 天天要聞

大象牙膏

藥水泄漏,皮膚直接被腐蝕

測試人員購買了名為「大象牙膏」的網紅實驗材料包,由於密封不嚴,化學藥水在拆封前就漏得到處都是

突發爆炸,男孩右眼幾乎失明!這些「神奇」實驗別在家做 - 天天要聞

不慎沾上藥水後,測試人員手臂出現刺痛,接觸藥水的部位漸漸被腐蝕成白色。用大量清水沖洗十幾分鐘後,手臂上的「白點」轉為紅色並凸出腫起,直至數小時後才慢慢恢復正常。

突發爆炸,男孩右眼幾乎失明!這些「神奇」實驗別在家做 - 天天要聞

實際上,「大象牙膏」實驗中所使用的藥水是雙氧水,高濃度雙氧水會對皮膚產生刺激性灼傷,形成白痂,甚至留下紅腫或水皰,需立即用清水沖洗。

「隔空捏爆氣球」

氣球爆炸,碎片高速崩出

測試人員在用柑橘類水果嘗試隔空「捏爆」氣球時,噴出的果汁液濺到氣球上,立刻發生爆炸。伴隨着巨大炸裂聲,氣球爆炸後產生的橡膠碎片在空中高速崩出。

突發爆炸,男孩右眼幾乎失明!這些「神奇」實驗別在家做 - 天天要聞

柚子、檸檬等柑橘類果皮中,含有一種叫檸檬烯的芳香烴,屬於有機溶劑,而氣球的主要材料為乳膠和橡膠等高分子有機化合物。根據化學中的「相似相溶原理」,當這兩種有機物接觸時會彼此互溶,導致氣球表面局部變薄,出現爆炸現象破碎的橡膠容易迸射到眼睛或臉部,存在隱患。

各種「網紅實驗」的盛行,容易讓孩子只顧好奇心而失去警戒心,自行購買化學品居家實驗操作,存在諸多風險,化學實驗要遵循嚴謹的操作規範,並配備完善的安全保障措施,以免發生不必要的傷害。

做實驗

這些安全事項要注意

1.嚴格規範操作:實驗前應充分做好準備,嚴格遵守實驗規程,防止因不規範操作引發事故。

2.物品妥善管理:易燃易爆試劑或藥品應按照其性能妥善分開保管,遠離火源及電源。

3.做好個人防護:實驗中佩戴正確且合適的個人防護用品。

突發爆炸,男孩右眼幾乎失明!這些「神奇」實驗別在家做 - 天天要聞

4.警惕易燃雜物:實驗操作台周圍不要存放易燃雜物;實驗後清理周邊物品,消除遺留火種。

5.備好消防器材:實驗時配備防火設備,並放置在便於取用的醒目位置。

國家應急廣播提醒:在打開科學探索之門時,更應把安全放在首位,家庭環境和簡易設備,會使實驗風險呈幾何倍數放大,化學實驗不可「搬回家」。

來源:國家應急廣播微信公號 編輯:丁豐林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植物竟有一套「智能門禁」,識別友軍阻擋敵人兩不誤 - 天天要聞

植物竟有一套「智能門禁」,識別友軍阻擋敵人兩不誤

豆科植物既能「熱情招待」根瘤菌來獲取氮肥,也能堅決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害。是什麼讓它能如此「有禮有節」地對待不同微生物?這個謎團的關鍵部分被上海科學家解開。昨天深夜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在線發表了這一成果。
遼寧省野生動物保護和疫源疫病中心開展2025年度春季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主動預警採樣 - 天天要聞

遼寧省野生動物保護和疫源疫病中心開展2025年度春季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主動預警採樣

【來源:本溪市統計局_林業新聞】鴨綠江口濕地處於東亞—澳大利西亞鳥類遷徙通道之上,是東亞水禽遷徙的重要停歇地,尤其是鴴鷸類在本地區通過的種類多、數量大,因此做好鴨綠江口濕地的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對我省疫源疫病防控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科學家發明利用類似毛髮的腦電圖電極監測大腦活動的新方法 - 天天要聞

科學家發明利用類似毛髮的腦電圖電極監測大腦活動的新方法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科學家們發明了一種利用類似毛髮的腦電圖電極監測大腦活動的新方法。這種輕巧靈活的設備無需傳統的金屬電極、導線和粘合凝膠,而是直接貼在頭皮上,使長期監測更加輕鬆舒適。腦電圖掃描是診斷癲癇、睡眠障礙和腦損傷等疾病的重要工具。
百度公布動物語言轉換專利 可實現動物與人類溝通 - 天天要聞

百度公布動物語言轉換專利 可實現動物與人類溝通

站長之家(ChinaZ.com) 5月6日 消息:近日,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在人工智能技術領域取得新突破,其申請的「動物語言轉換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及存儲介質」專利正式公布。該專利聚焦於跨物種溝通技術,融合機器學習、深度學習與自然語言處理等前沿技術,旨在實現人類與動物之間的深度情感交流。據專利文件披露,這一技術...
如果人工智能反叛人類,我們根本不是他的對手 - 天天要聞

如果人工智能反叛人類,我們根本不是他的對手

對於人工智能會不會反叛人類,科學界爭論了很久,在近些年慢慢達成了共識,答案是:會!因為任何具有絕對智商優勢的意識體,都不會接受智商遠低於自己的物種的統治。在我們相關的立法和技術完善前,應該放緩對人工智能的開發。因為人工智能有可能最後不受人類
《人民日報》點贊!東大2名學子上榜! - 天天要聞

《人民日報》點贊!東大2名學子上榜!

5月4日《人民日報》刊登2024年國家獎學金獲獎學生代表名單東南大學人工智能學院2022級本科生田昱錕、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2021級博士研究生段升順光榮入選一起來看看他們的事迹吧!
國際上首次,地月空間衛星激光測距試驗在白天成功實施 - 天天要聞

國際上首次,地月空間衛星激光測距試驗在白天成功實施

5月6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又稱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獲悉,4月29日,天都一號通導技術試驗星成功完成白天強光干擾條件下的地月空間激光測距技術試驗,在國際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間衛星激光測距僅能在夜晚作業的時間限制,標誌着中國在深空軌道精密測量領域取得技術新突破。4月27日白天...
中國攻克光刻機光源,技術有別於阿斯麥 - 天天要聞

中國攻克光刻機光源,技術有別於阿斯麥

「中國突破了自主生產先進芯片的障礙!」,最近,《南華早報》發佈的一篇報道,公布了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中國在西方拚命「卡脖子」的光刻機領域,取得了一項重要的研究成果。 據悉,中國科學院上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