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2025年3月29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落飛麟 攝
新華社石家莊4月2日電 題:特寫:當「世界的中關村」遇見「未來之城」
新華社記者黃昱璋、白林、落飛麟
走進梅卡曼德機械人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廳,一款智能機械臂令人眼前一亮:通過公司推出的Mech-GPT多模態大模型,操作員無需掌握專業知識,只需發出語音指令,即可讓機械臂完成複雜任務。
作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梅卡曼德的主打技術是為傳統機械臂裝上「眼睛」和「大腦」。目前,梅卡曼德是全球AI+工業機械人領域融資額最高、技術最全面、案例最多、應用領域最廣的公司之一,其產品遠銷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
2024年,梅卡曼德將總部從北京遷至雄安新區,期待在這座「未來之城」大展宏圖。「目前,我們公司已經走過了從0到1、從1到10的發展階段,希望在雄安實現從10到100甚至10000的突破。」梅卡曼德總裁辦負責人張丹說。
2017年4月1日,新華社受權發佈: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8年來,雄安新區城市發展日新月異,科技創新活力迸發。以梅卡曼德為代表的高新技術企業紛紛向雄安新區集聚,其中許多企業選擇入駐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
梅卡曼德機械人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左)講解該公司智能機械人產品與技術(2024年11月26日攝)。新華社記者 落飛麟 攝
中關村是中國創新發展的一面旗幟,而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則是中關村「試驗田」在雄安的創新實踐。成立一年多來,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致力於為高科技企業提供發展沃土,目前已吸引140多家科技企業入駐。
雄安興元科技有限公司是眾多入駐科技園的初創企業之一,其業務覆蓋元宇宙項目開發、人工智能、VR大空間和低空經濟等前沿領域。據創始人鞏文通回憶,公司在提交註冊申請當天就拿到了營業執照,「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快速周到的服務給了我們很大的信心。」
公司創立伊始,鞏文通面臨一個難題:如何使公司在陌生的環境中打開局面?「剛開始我們不認識別人,別人也不認識我們。」他說。
這是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2025年3月29日攝)。新華社記者 落飛麟 攝
然而,隨後發生的一切化解了鞏文通的擔憂。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積極組織交流活動,向其他公司推薦雄安興元等初創企業,幫助它們獲得更多的合作機會。通過這些活動,雄安興元成功與多家企業達成合作意向。鞏文通透露:「我們計劃與一家養老服務公司合作,利用VR技術為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沉浸式旅遊和社交服務。」
致覺智能技術(河北雄安)有限公司是另一家入駐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的企業,專註於為用戶提供高性價比的激光雷達解決方案。公司副總經理王玲表示,致覺智能的成長離不開雄安新區的政策支持。
近年來,雄安新區出台了一系列激勵措施,旨在吸引創新人才匯聚雄安,尤其是來自空天信息、人工智能、新材料等前沿產業的人才。比如,雄安新區會定期舉辦創新創業比賽,對優秀項目予以扶持。致覺智能曾在此類比賽中獲獎,得到了相應的獎金和員工住房補貼。
訪客在雄安興元科技有限公司的VR展示大廳體驗VR大空間產品(2025年3月29日攝)。新華社記者 落飛麟 攝
此外,雄安新區大力加強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構建現代化教育、醫療、養老服務體系,以免除創業者的後顧之憂。如今,王玲的孩子已經在雄安新區順利入學,這進一步堅定了她在雄安新區長期發展的決心。
王玲表示,來到雄安新區之後,自己有一種被「拽着走」的感覺。同時,她也積極介紹自己的朋友來到雄安,在這裡書寫嶄新的人生篇章。
王玲的經歷正是政府和經營主體協作推動創新發展的寫照,這是一個「多贏」的局面:企業蓬勃發展,人才茁壯成長,全體市民共享創新發展的成果。
「今年園區將加速打造以人工智能和機械人為主的特色產業集群。」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總經理劉晶晶表示,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企業來到雄安,為新區的科技創新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