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永州出現蚖,讓人談之色變但性格溫順,吃飽一頓可十天不進食

2025年03月26日22:23:05 科學 1003

在湖南永州的恩科河畔,一種神秘的毒蛇悄然現身,它那黑白相間的花紋在山野間若隱若現,彷彿是大自然的隱秘使者。

湖南永州出現蚖,讓人談之色變但性格溫順,吃飽一頓可十天不進食 - 天天要聞

這種蛇很就是蚖,而永州這片土地,正是它們的天然棲息地。這裡山巒起伏,森林茂密,為蚖提供了絕佳的生存天堂。它們擅長偽裝,白天常常隱藏在深山密林之中,彷彿與世隔絕。

唐代文學家柳宗元曾被貶至永州,在此期間,他記錄了當地一種奇特的蛇:「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這種蛇,可能就是蚖。

01

蚖:神秘而溫順的毒蛇

蚖,通常被稱為小蝮蛇,是一種令人聞之色變的毒蛇。它們的毒牙呈管狀結構,能夠將毒液精準地注入獵物體內。

其毒液是一種混合型毒素,包含血液毒素和少量神經毒素,能在瞬間破壞獵物的血液循環系統。

湖南永州出現蚖,讓人談之色變但性格溫順,吃飽一頓可十天不進食 - 天天要聞

然而,與人們想像中的兇猛不同,生活在湖南山林中的蚖其實是一種慵懶且性格溫順的蛇類。它們很少主動攻擊人類,行動緩慢,以嚙齒類動物或兩棲類動物為食。

吃飽後,它們可能會在角落裡蜷縮數天甚至數周,靜靜地消磨時光。

蚖是伏擊高手,它們的身體花紋與土色或枯枝落葉極為相似,這使得它們在野外的天敵,如蛇雕等,很難發現它們的存在。

這種「隱身」能力,加上它們那塗滿毒素的毒牙,確實讓人感到恐懼,也成為了諸多離奇傳說的源頭。

02

古人對蚖的恐懼與傳說

湖南最早關於蚖的記錄,可以追溯到馬王堆漢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書中詳細記載了如何處理蚖咬傷的方法:用桑汁塗抹傷口,取井中泥敷在傷口周圍,將芥草搗爛敷在頭頂……這些方法雖然簡單,卻反映了古人對蚖的深刻認知。

在古代傳說中,蚖被認為是一種兇猛且劇毒的蛇類生物。人們對其毒液的恐懼到了極致,甚至不敢靠近它們生活的森林。

湖南永州出現蚖,讓人談之色變但性格溫順,吃飽一頓可十天不進食 - 天天要聞

《說文解字》中解釋「蚖」是一種生活在水邊的爬行動物,會發出聲音。而漢末的醫書《名醫別錄》則稱蚖是一種身體短小、土色無花紋的蝮蛇。

這一說法得到了明代醫學家李時珍的認可,他認為蚖與蝮蛇同屬一類毒蛇,只是體型較小,身長約一尺,毒性與蝮蛇相當。

03

棲息地破壞:蚖的生存困境

湖南省地處亞熱帶,山地與丘陵地貌為蚖提供了多樣化的棲息環境。它們絕大部分時間都蜷縮在石頭縫隙中,度過漫長而寒冷的冬季。

待冰雪消融,它們才悄然從巢穴中探出頭來,開始新一年的活動。

湖南永州出現蚖,讓人談之色變但性格溫順,吃飽一頓可十天不進食 - 天天要聞

餓了便在常綠闊葉林的陰影中捕食、狩獵,躲避天敵的追捕。

然而,近年來,隨着棲息地的破壞,蚖的數量正在逐漸減少。它們的生存空間被不斷擠壓,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境,只能在艱難中求生。

04

蚖毒的新應用:從毒液到良藥

在傳統中藥中,蚖屬於祛風濕葯類。《素問·風論篇》中提到:「風者,百病之長也。」風邪可引發多種疾病,從皮膚到腦血管、骨關節都可能受到影響。

而進入二十一世紀後,蚖毒的應用領域得到了新的拓展。

湖南永州出現蚖,讓人談之色變但性格溫順,吃飽一頓可十天不進食 - 天天要聞

蚖毒能夠促使纖維蛋白原水解為纖維蛋白,從而增強機體的凝血功能。

基於這一特性,我國科學家成功從蚖的蛇毒中提取出尖吻蝮蛇血凝酶,有效緩解了外科手術中的滲血問題。

這一發現不僅為醫學領域帶來了新的突破,也為蚖這一古老生物賦予了新的價值。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全球人工智能非洲峰會在盧旺達開幕 - 天天要聞

全球人工智能非洲峰會在盧旺達開幕

當地時間4月3日,為期兩天的全球人工智能非洲峰會在盧旺達基加利會議中心開幕。本次峰會以「人工智能與非洲人口紅利」為主題,吸引了來自95個國家的1000餘名政商學界代表參會,包括多位國家元首、科技企業高管和專家學者,逾百家人工智能企業參展,創下非洲大陸人工智能領域最大規模會議紀錄。 盧旺達總統保羅·卡加梅在開...
自然界的十大演化「怪咖」,一個比一個離譜(上) - 天天要聞

自然界的十大演化「怪咖」,一個比一個離譜(上)

在浩瀚的生物進化長河中,有許多生物以其獨特而奇異的演化路徑,成為了自然界中的佼佼者。這些生物不僅讓我們驚嘆於生命的多樣性,也讓我們對進化論有了更深的理解。下面,就讓我們一起探索動物進化史上的十大演化怪咖。
在釣魚自製餌料、窩料時輕麩、麩皮、麥麩的使用方法(Deepseek) - 天天要聞

在釣魚自製餌料、窩料時輕麩、麩皮、麥麩的使用方法(Deepseek)

在自製釣魚餌料和窩料時,輕麩、麩皮和麥麩各有獨特作用。以下是它們的詳細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一、材料特性區分輕麩:經加工的小麥麩皮,質地輕盈細膩,霧化性強,能減輕餌料比重,適合調整狀態。麩皮/麥麩:小麥加工副產品,含纖維和粗顆粒,提供散落效果
杏林雙星隕落,兩位血液學界院士同日去世 - 天天要聞

杏林雙星隕落,兩位血液學界院士同日去世

2025年4月2日,中國醫學界的天空同時黯淡了兩顆明星。相隔七小時,93歲的陸道培院士與84歲的宋善俊教授相繼離世,他們的離去恰似一場無聲的接力,將中國血液病學的薪火鄭重交予後人。陸道培院士的名字與中國造血幹細胞移植事業緊密相連。
以制度型開放構建引才生態,為全球科技人才築巢 - 天天要聞

以制度型開放構建引才生態,為全球科技人才築巢

高端科技人才是未來全球產業競爭的稀缺資源,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力量。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不斷深入發展的同時,創新鏈、價值鏈、產業鏈與人才鏈正在發生系統性變革,全球科技人才流動呈現出一系列的新趨勢和新特點,如何構建更具韌性的國際化人才生態,以制度型開放破解創新要素跨境流動壁壘,成為建設全球科...
控圓柏花粉,北京農學院研發的花粉固定劑明年將在北京城六區使用 - 天天要聞

控圓柏花粉,北京農學院研發的花粉固定劑明年將在北京城六區使用

新京報訊(記者劉洋)今年春天,圓柏花粉衝上熱搜,北京有圓柏雄株兩百多萬棵,給市民生活帶來困擾。4月1日,北京農學院官方微信公眾號發佈的最新科研成果或將破解這一難題。該校秦嶺教授團隊圍繞遏制柏樹花粉飄散進行了科技攻關,目前已取得較好成效。其中,計劃量產的花粉固定劑將於明年在北京城六區率先使用。北京農學院...
體長約1米黑熊出逃,河北一動物園緊急閉園 - 天天要聞

體長約1米黑熊出逃,河北一動物園緊急閉園

△點擊上圖查看詳情剛剛,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佛山動物園發佈情況通報:2025年4月2日16時左右,永年區佛山動物園一隻人工飼養、體長約1米、兩歲的黑熊從籠舍脫離。永年區相關部門第一時間對動物園周邊區域進行管控,並組織專業隊伍開展拉網式搜尋。目前,搜尋工作正在進行中。佛山動物園也發出提醒:若發現黑熊的蹤跡,請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