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正在集體「降智」?「刷視頻」或是罪魁禍首

2025年03月18日18:20:18 科學 1735

  英國《金融時報》近日報道稱,研究發現,人類的推理和解決問題等智力能力正在下降,這可能是人們更多地接觸視覺媒體所導致的。

  報道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進行的最新一次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數據顯示,人類的智力似乎在2010年代初達到頂峰,此後一路處於下降趨勢。

人類正在集體「降智」?「刷視頻」或是罪魁禍首 - 天天要聞

△《金融時報》報道截圖

  pisa項目是一項針對15歲青少年的國際基準測試,每三年舉行一次,主要評估學生的閱讀、數學和科學能力,同時還參考了成人的認知能力評估,這些測試結果可以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教育水平和學生的綜合能力。

  從最新的pisa測試結果來看,許多國家的學生在閱讀、數學和科學方面的成績在2010年代初達到最高點,但從那以後就開始下滑。

  例如2022年的數據顯示,過去一年內讀過一本書的美國人的比例比此前減少了一半,這反映出閱讀能力的下降。到了2024年,「幾乎不看書」的美國人佔比接近50%,幾乎每天讀書的比例縮減到14%。

人類正在集體「降智」?「刷視頻」或是罪魁禍首 - 天天要聞

△《金融時報》報道:數據顯示,會在空閑時間讀書的美國青少年人數正在快速減少。

  不僅是青少年,成年人運用數學推理和解決問題等認知能力也在下降。數據顯示,在高收入國家,大約25%的成年人表示在運用數學推理和判斷語句真實性方面存在困難,而在美國的比例更是高達35%。

人類正在集體「降智」?「刷視頻」或是罪魁禍首 - 天天要聞

△《金融時報》報道:研究發現,難以處理信息的成年人比例正在上升。

  雖然人類大腦的生理結構在短時間內不會發生根本性變化,但研究認為,這種智力下降可能與現代生活方式有關。因為這一轉折點正值我們越來越頻繁地從互聯網上獲取信息,人們開始從文本媒體向視覺媒體轉變,向著一個對屏幕着迷的「後文字」社會轉變。

  同時,人們越來越多地被動接收信息,例如刷短視頻,看社交媒體,而不是主動思考和學習。

  研究發現,積極主動地使用數字技術通常是無害的,甚至是有益的,但被動接收社交媒體上的無限內容,注意力被頻繁切換,已被證明會對我們的語言表達、注意力、記憶力和自我調節等多方面能力產生負面影響。

  「今日俄羅斯」電視台也援引相關研究指出,人類智力的「下降」趨勢出現在人工智能(ai)崛起的背景下。有業內專家預測,可比肩人類認知能力的通用人工智能有望在5至10年內變成現實。

  根據微軟公司和卡內基-梅隆大學的最近研究,人類的智力能力,例如批判性思維能力受到了生成式ai的影響,將思想「外包」給ai可能會讓人們的思維「萎縮和缺乏應變準備」,可能導致認知能力退化。

人類正在集體「降智」?「刷視頻」或是罪魁禍首 - 天天要聞

△「今日俄羅斯」電視台網站報道截圖

  但與此同時,各大科技公司和各國政府正在投入數百億美元用於ai研究,重點關注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和自動化等領域。很多科技巨頭已經推出了越來越複雜的ai模型,能夠執行複雜的認知任務。

  科技億萬富翁馬斯克去年12月曾預測,到2025年年底,ai將超越個人的智力,在2027到2028年,ai超越所有人類智力的可能性正在變得越來越大,到2030年,人工智能超越所有人類智力的概率將接近100%。

人類正在集體「降智」?「刷視頻」或是罪魁禍首 - 天天要聞

△「今日俄羅斯」電視台網站報道截圖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清華大學徐軍課題組《自然·通訊》:揭示稀溶液結晶的臨界晶核尺寸不隨溶液過飽和度變化 - 天天要聞

清華大學徐軍課題組《自然·通訊》:揭示稀溶液結晶的臨界晶核尺寸不隨溶液過飽和度變化

結晶是無定形基元有序堆積形成晶體的過程,是自然界中最普遍和基本的有序化過程之一。結晶過程通常遵循成核-生長路徑,成核過程中自由能最高點對應的晶核尺寸被稱為臨界晶核尺寸。小於臨界尺寸的晶核往往會在熱漲落中再次熔化或溶解,而大於臨界尺寸的晶核則會進一步生長成為穩定的晶體。很多情況下,臨界晶核的形成是結晶...
今日立夏,要做這些事! - 天天要聞

今日立夏,要做這些事!

說吧你有多久沒稱體重了什麼?你說你看到秤上飆升的數字就會呼吸困難心跳加速想要暈倒懷疑是對稱體重這項活動嚴重過敏?
開屏見「好」|他帶瀕臨倒閉藥廠扭虧為盈,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 天天要聞

開屏見「好」|他帶瀕臨倒閉藥廠扭虧為盈,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開屏見「好」》欄目,聚焦山東好人好事,讓普通老百姓上封面、上開屏、上首屏,用最突出的位置推介「身邊的榜樣」,講述精彩山東故事。本期人物是「五一特輯·致敬奮鬥者」系列。4月28日上午,慶祝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周年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齊都葯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鄭家晴獲評全...
百草譜(五十一)龍葵 - 天天要聞

百草譜(五十一)龍葵

一、形態特徵龍葵屬茄科茄屬一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度通常在30-100厘米之間。其莖直立生長,呈圓柱形,具有縱棱紋,多分枝,幼枝被稀疏柔毛,老枝逐漸光滑。葉片互生,卵形或心形,長2.5-10厘米,寬1.5-5.
葉培建院士為大山孩子點亮航天夢 - 天天要聞

葉培建院士為大山孩子點亮航天夢

今天是太空與您相伴的【第2569期】國 內 航 天葉培建院士為大山孩子點亮航天夢近日,葉培建院士來到四川省涼山州普格縣附城小學,帶來了一堂別開生面的航天精神大講堂。這場溫暖的相遇,源於葉培建院士心底的雙重牽掛。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葉院士擔任總指揮、總設計師和顧問的每一次任務,都取得了圓滿成功,無數個日夜的...
顏寧闢謠:網傳簡歷不實,已投訴! - 天天要聞

顏寧闢謠:網傳簡歷不實,已投訴!

5月4日,著名科學家顏寧在其微博發佈聲明,闢謠網傳簡歷。顏寧表示:「一份不知道誰缺乏常識造出來的真真假假的簡歷從前年就開始流傳,哪怕也許出於好心,也是不對的,已被我投訴掉了,不知道為啥現在又被翻出來。」她呼籲儘快清理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