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革背叛行為,警示我們珍惜祖國

2025年03月12日18:32:07 科學 1015

張建革背叛行為,警示我們珍惜祖國 - 天天要聞

一個天才少年的起點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科技大學的校園裡,張建革這個名字幾乎成了物理系的代名詞。他16歲就考進這所名校,年紀輕輕卻已經讓人刮目相看。出身工人家庭的他沒有什麼顯赫背景,但靠着對科學的熱愛和鑽研勁頭,在同學中脫穎而出。

每天晚上,物理系的實驗室里總能看到他的身影,燈光昏黃,桌子上擺滿了各種零件和線路板。他不嫌條件簡陋,經常用一些廢舊材料自己動手拼湊實驗裝置,像個匠人一樣敲敲打打。有時候是為了驗證教科書里提到的電磁感應原理,有時候則是想弄明白電流和磁場到底是怎麼相互作用的。

張建革背叛行為,警示我們珍惜祖國 - 天天要聞

他的導師後來提起那段時光,總是忍不住多說幾句。有一回,張建革為了觀察磁場的變化,整整三天沒離開過實驗室半步。示波器成了他的「枕頭」,那台老舊機器屏幕上跳動的波形是他盯着看的最久的東西。整整72小時,他幾乎沒合眼,吃的是從食堂帶回來的冷饅頭,喝的是涼透了的茶水。到了第三天,他終於從一堆雜亂的數據里整理出一套規律,用鉛筆在紙上寫下了一串公式。那就是後來被稱作新型磁軌公式的成果,雖然當時只是草稿,卻已經埋下了他未來成就的種子。

時間到了1990年,張建革碩士畢業。那一年,他交出了一篇讓人眼前一亮的論文,論文完成後,他把厚厚一疊稿紙交到導師手裡,封面上用鋼筆寫着自己的名字,字跡工整得像印刷體。沒多久,這篇論文就被國防科技論文庫收錄,成了那年學術圈裡的一件大事。按理說,以他的能力和這篇論文的分量,北京的那些重點科研單位早就向他拋出了橄欖枝。消息傳開後,系裡不少人都覺得他會留在首都,畢竟那裡的資源和平台是頂級的,機會多得數不過來。

張建革背叛行為,警示我們珍惜祖國 - 天天要聞

可張建革的選擇出乎所有人意料。他沒去北京,而是收拾行李,坐上了開往鄭州的火車。他的目的地是713研究所,一個在當時名不見經傳的地方。這個研究所藏在鄭州西郊,條件遠不如大城市的單位,房子是老式的紅磚樓,設備也大多是國產的,談不上先進。但713研究所有一點特別之處——它是國內唯一一家專門搞電磁發射技術研究的地方。

鄭州西郊的科研突破

張建革一到鄭州西郊的713研究所,就立馬成了團隊里不可或缺的人物。他剛到那會兒,研究所的電磁彈射裝置還只能算是個半成品,彈丸初速慢得讓人着急,連3馬赫都夠嗆。張建革接手後,沒閑着,直接上手改進了整個系統。

張建革背叛行為,警示我們珍惜祖國 - 天天要聞

他從電源到發射軌道,一步步調整,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研究怎麼讓能量輸出更穩定。到了試驗那天,彈丸嗖一下飛出去,測速儀上的數字直接跳到了6馬赫,整整是音速的6倍。這可不是小打小鬧,30公里外的靶子被打得准準的,誤差不到幾米,成了我國頭一回實現這麼遠距離的精準打擊。

研究所的記錄本上,那天的實驗數據寫得密密麻麻,全是他帶着團隊一點點測出來的。到了2003年,他又帶着大家啃下了儲能電容器小型化的硬骨頭。這東西說白了就是電磁炮的「心臟」,以前體積大得像個柜子,裝車上根本不現實。張建革帶着團隊反覆試,從材料到電路設計改了上百次,最後硬是把電容器縮到能塞進車載系統的尺寸。

張建革背叛行為,警示我們珍惜祖國 - 天天要聞

學術明星的國際關注

張建革在鄭州埋頭干出的成績,慢慢傳到了國外,學術圈裡開始有了他的名字。2008年,他寫了一篇論文,叫《混合勵磁電磁發射技術》,投給了《兵工學報》。這篇東西可不簡單,裏面講了怎麼用混合勵磁的方式讓電磁發射更高效,還提了個「多級加速軌道」的想法,說白了就是讓彈丸在發射時一級一級加速,速度和精度都能再上一層樓。

論文發出去沒多久,美國的《國防科技》雜誌直接全文轉載,連個字都沒改。編輯部還特意加了注釋,說這技術值得關注。五角大樓那邊也看到了,情報部門把「多級加速軌道」這個詞圈出來,專門寫進了一份內部報告,說這東西可能會改變未來武器的格局。

張建革背叛行為,警示我們珍惜祖國 - 天天要聞

張建革的名字就這樣從國內傳到了國外,學術圈裡的人開始討論這個低調的中國科學家是誰。713研究所的郵箱里,那段時間收到了不少國際會議的邀請函,全是衝著他的論文來的。他自己倒沒太在意,回信的時候還是那幾句客套話,說研究還在進行,歡迎交流。可這篇論文就像一塊扔進水裡的石頭,漣漪越擴越大。

從講台到深淵的滑落

2011年,張建革接到單位的通知,被派往美國進行學術交流。他收拾好行李,帶着厚厚一摞資料和講稿,登上了飛往美國的飛機。到了那邊,他的行程安排得滿滿當當,先是在一所大學做了幾場報告,講的全是電磁發射技術的最新進展。

張建革背叛行為,警示我們珍惜祖國 - 天天要聞

有一天,他在忙完一場講座後,走進了一間街角的咖啡館,打算歇口氣,順便整理一下下一場報告的提綱。就在那兒,一個外國人走了過來,主動搭話,自稱是個研究軍工技術的學者,還說對張建革的論文特別感興趣。那人遞過來一張名片,上面印着某學術機構的頭銜,看起來挺正規。

接下來幾天,這個「學術夥伴」頻頻出現,每次都約在咖啡館見面,聊的全是技術上的事,比如多級加速軌道怎麼實現、電磁炮的儲能效率還能不能再提高。張建革起初沒多想,把這些交流當成了正常的學術討論,還掏出筆記本,翻開自己寫的公式和數據,跟對方一條條分析。可沒過多久,這人話鋒一轉,提到了報酬的事兒,說有個項目需要專家指導,每個月能給5000美元,還順口問了張建革女兒的學業情況,說可以幫忙擔保她出國留學。

張建革背叛行為,警示我們珍惜祖國 - 天天要聞

接下來的幾次見面,這人拿出了具體文件,要求張建革提供一些實驗數據,說是給某個「合作研究」用。從那以後,他倆的會面多了起來,每次聊完,這人都會塞給他一個信封,裏面裝着現金和一張寫着新任務的紙條。

回國後,張建革表面上還是那個學術大牛的模樣,照常出現在各種場合。2013年,鄭州大學辦了一場軍工技術研討會,他被請去當主講嘉賓。那天會場里擠滿了人,來的大多是年輕學者,手裡拿着筆記本和筆,準備記下他的每一個字。他站在講台上,打開投影儀,屏幕上跳出一頁頁幻燈片,全是電磁軌道加速理論的推導過程和實驗結果。

張建革背叛行為,警示我們珍惜祖國 - 天天要聞

他講得條理清楚,從基本公式到實際應用,中間還穿插了團隊在陸基試驗里測出的數據。台下的人聽得認真,有人翻開他的論文複印件對照着看,有人舉手提問,他都一一解答。講到一半,他停下來喝了口水,順手在幻燈片上用激光筆點了幾個數字,那是關鍵參數。

沒人注意到,他點出的幾個數字其實藏着代碼,是他早就跟境外聯繫人約好的暗號。研討會持續了兩天,他每天講完後都回休息室整理資料,順便把需要傳出去的文件掃描下來,用加密軟件處理好,再通過特定的郵箱發出去。那段時間,他傳出去的機密文件已經有幾十份,研究所的同事還在為他的學術成就鼓掌,學術圈的年輕人還把他當成榜樣,可這一切背後,秘密早就泄露到了大洋彼岸。

張建革背叛行為,警示我們珍惜祖國 - 天天要聞

機場的最後一幕

2014年4月,新鄭機場的登機口成了張建革人生軌跡的最後一站。那天,他早早來到機場,穿着一件灰色風衣,拖着一個黑色拉杆箱,箱子上還貼着幾張舊行李標籤。他手裡攥着飛往美國的機票,登機牌已經從櫃檯換好,上面印着當天的航班號和座位號。

這趟旅程對他來說意義非凡,因為他計劃在美國開始所謂的新生活,帶着多年來攢下的技術資料和境外許諾的回報。他走到安檢口,把箱子放上傳送帶,自己通過金屬探測門,一切都照着流程走。就在他準備邁向登機口時,幾名身着便衣的國安人員走了過來,攔住了他的去路。他們出示了證件,

張建革背叛行為,警示我們珍惜祖國 - 天天要聞

讓他跟着一同離開。他被帶到一個單獨的房間,箱子被打開,裏面的東西一件件擺到桌上。國安人員從箱子的夾層里翻出一個小型加密存儲設備,那是個不起眼的黑色U盤,只有拇指大小,裏面存的全是電磁炮實戰化測試的數據。

新鄭機場的那一刻,他本以為一切都天衣無縫,可國安人員手裡的存儲設備和桌上的驗收報告,把他這十多年的科研路畫上了句號。

參考資料:[1]張建革,劉躍新,路宏偉.美國的艦載電磁炮研究[J].艦船科學技術,2009,31(3):154-159

張建革背叛行為,警示我們珍惜祖國 - 天天要聞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立即遠離!外出遇到這種「塑料袋」別碰,有毒! - 天天要聞

立即遠離!外出遇到這種「塑料袋」別碰,有毒!

想必這個五一假期不少人會選擇去海邊遊玩近期各地進入升溫通道如果在海邊看到這樣的千萬別撿!當地時間2024年3月27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半月灣,沙丘海灘上的藍色水母。數百萬奇異的藍色水母被衝上太平洋海岸的海灘↑近期,就有遊客在廣東深圳大梅沙海
氣象部門回應西安雷雨夜不明飛行物 - 天天要聞

氣象部門回應西安雷雨夜不明飛行物

5月4日,「西安現不明飛行物」上了各大社交平台的熱搜熱榜:稱5月2日西安雷雨夜空現條狀不明物,多名網友拍到黑影疾速掠過夜空,有目擊者稱像龍一樣盤旋,至少有「三條」。
西安現龍狀不明飛行物?氣象部門回應 - 天天要聞

西安現龍狀不明飛行物?氣象部門回應

極目新聞記者 張皓5月4日,「西安現不明飛行物」上了各大社交平台的熱搜熱榜:稱5月2日西安雷雨夜空現條狀不明物,多名網友拍到黑影疾速掠過夜空,有目擊者稱不像是風箏和鳥類,「像龍一樣圍着盤旋,至少有三條。
剛剛,歌手周深緊急發聲! - 天天要聞

剛剛,歌手周深緊急發聲!

來源:【貴州廣播電視台-動靜新聞】中央氣象台18時發佈沙塵暴藍色預警:受冷空氣大風影響,預計5月3日20時至4日20時,新疆南部和東部、內蒙古西部、青海北部和東部、甘肅大部、寧夏、陝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揚沙或浮塵天氣,其中,新疆南部、內蒙
數學家發現了一種解決代數最古老的難題的新方法 - 天天要聞

數學家發現了一種解決代數最古老的難題的新方法

新南威爾士大學悉尼分校的一位數學家發現了一種解決代數最古老的挑戰的新方法——求解高等多項式方程。多項式是涉及一個變量的冪方程,例如二次多項式:1+ 4x -- 3x2= 0 的這些方程式是數學和科學的基礎,它們在數學和科學中具有廣泛的應用,
科學家也有辦公室政治,本想攜手創業,沒想到屢屢被騙……丨葉檀回信 - 天天要聞

科學家也有辦公室政治,本想攜手創業,沒想到屢屢被騙……丨葉檀回信

長期徵集日子很難,生活不容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有苦說不出的感覺,受苦的人最懂。和吃苦相比,有苦難言,無人問津,可能比苦本身還難受。重生之後,葉檀老師變了很多,變得能吃苦,吃自己的苦,吃別人的苦。她說,有苦我們一起分擔。每周六,葉檀老師都會親自回復,並在公眾號上發出,有苦難言的朋友,如果你也想和葉...
空氣炸鍋里的紙,真的勸你別亂買! - 天天要聞

空氣炸鍋里的紙,真的勸你別亂買!

硅油紙是空氣炸鍋的「神仙搭子」,更是懶人的超級福音,用完直接一扔,刷碗都省了。那麼,硅油紙到底是什麼紙?我們買的硅油紙,真的安全嗎?硅油紙到底是什麼紙?硅油紙是一種由原生紙漿、淋膜層和食品級硅油層構成的食品接觸用紙。
洪緯讀《製造三文魚》 | 毒素纏身的水生雞 - 天天要聞

洪緯讀《製造三文魚》 | 毒素纏身的水生雞

《製造三文魚:海洋生態危機與經濟不平等》,[挪]西蒙·塞特爾 、[挪]謝蒂爾·厄斯特利著,梁友平、李菁菁譯,中國工人出版社2025年2月出版,420頁,88.00元三文魚因鮮嫩的紅色肉質和富含優質的Omega-3脂肪酸,備受食客喜愛,被譽為高顏值的健康食材。不過,我不確信的是,讀完《製造三文魚》之後,還有多少讀者能毫無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