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天文台發佈大模型「星語3.0」 巡天探宇更高效

2024年04月28日06:11:45 科學 9312

來源:it時報 作者:郝俊慧

4月14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人工智能工作組發佈新一代天文大模型——「星語3.0」,目前已成功接入國家天文台興隆觀測站望遠鏡陣列--mini「司天」,可實現自主控制望遠鏡進行觀測、分析觀測結果,智能地給出下一步觀測建議。

天文望遠鏡是人類探索宇宙的「照相機」。近代天文學聚焦時域天文學,簡單理解,就是用天文望遠鏡重複觀測同一時域,通過觀測各類天體如何變化以尋找宇宙奧秘。

以往世界各國的天文望遠鏡多為單體望遠鏡,比如中國著名的「天眼」,便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但單體望遠鏡「巡天」難點在於,如果想在同一時間覆蓋更廣的天域,建設成本將直線上升。

近幾年,大型望遠鏡陣列成為巡天的另一種方式,由每一個望遠鏡負責一小塊天區,這樣可以很高頻率來回地觀測這一塊天區裏面的天體,不僅可以更有效地整合高性能望遠鏡資源,成本更低,觀測效率更高。「司天」正是我國天文學家面向時域天文學提出的國家級重大天文基礎設施項目,預計至2030年米級望遠鏡數量預期達到72架,每晚產生約140tb處理後數據,成為全球巡天效率最高的項目。

然而,隨着望遠鏡數量的不斷增加,如何控制大型望遠鏡陣列也成為當今天文界共同面臨的挑戰。以往天文觀測主要依賴觀測助手和科研人員的配合,科研人員往往需要根據觀測所在地氣象情況修改觀測計劃,在觀測室等待數據返回並實時分析數據,再根據結果修改觀測計劃,重要觀測目標的每個環節都需要人工參與,效率低且難以同時控制多個望遠鏡。

「星語3.0」嘗試解決這一難題。它基於阿里雲通義千問開源模型打造,是大模型在天文觀測領域的首次應用。例如,當收到「觀測某星體」的任務時,「星語3.0」首先查詢某星體的坐標信息,反饋給觀測人員;當得到確認後,「星語3.0」將按照觀測人員輸入的計划進行自動觀測;單次曝光完成後,大模型將回收並處理數據,根據結果判斷目標源的觀測價值,推薦接下來的觀測計劃。

「星語3.0」目前已成功接入國家天文台興隆觀測站望遠鏡陣列——mini「司天」(mini「司天」即為「司天」的一部分),基於超30萬專家訂正數據完成訓練,可以將科研人員從繁瑣的觀測中解放出來,更加專註於研究。未來,星語大模型還將接入「司天」。

「全新升級的星語大模型正在向智能體方向發展。」國家天文台人工智能工作組智能體開發方向的李瑀暘表示,「星語將吸收更多天文細分領域知識,融合現有科研模型、算法和成果,打造『one for all』的天文+ai新範式。星語將降低天文學家在跨方向交流和工作時的門檻,提高科研效率,讓天文學家將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天文發現上。」

國家天文台發佈大模型「星語3.0」 巡天探宇更高效 - 天天要聞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小杜鵑現身惠安 泉州鳥類家族添新丁 - 天天要聞

小杜鵑現身惠安 泉州鳥類家族添新丁

閩南網6月21日訊(閩南網記者 蘇毓茹 通訊員 林煒良)近日,泉州市觀鳥學會在筆架山發現夏候鳥小杜鵑,經專家組對比分析,確認此鳥為泉州市新紀錄,為第391種鳥類。據該學會監測員陳文森回憶:「那天下着雨,山間霧氣濃重,我和平常一樣開展巡護監測
張國華與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時松海一行舉行工作座談 - 天天要聞

張國華與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時松海一行舉行工作座談

6月20日,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時松海一行到雄安新區考察調研。河北省委常委,雄安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張國華與時松海一行舉行工作座談。張國華與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時松海一行舉行工作座談。劉向陽 攝張國華代表雄安新區黨工委、管委會對時松海一行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
被困電梯內應該怎麼辦?廣東發佈電梯安全知識科普小冊子 - 天天要聞

被困電梯內應該怎麼辦?廣東發佈電梯安全知識科普小冊子

近年來,全省新裝和在用電梯每年大幅增長,老舊電梯數量也在快速增加,部件老化和失效、安全保護功能退化等都會帶來安全風險,因此,電梯安全性受到各界關注。然而,儘管電梯作為多數市民日常生活都會使用到的工具,對於電梯的各類知識你又了解多少呢?乘坐不同種類的電梯時又該注意些什麼呢?乘坐電梯時遇到緊急情況又需要...
精彩回顧丨伊斯特化學2024歐洲精細化工展 - 天天要聞

精彩回顧丨伊斯特化學2024歐洲精細化工展

精彩回顧丨伊斯特化學2024歐洲精細化工展6月19日至20日,第37屆國際精細及專用化學品展覽會在德國杜塞爾多夫展覽中心舉行,吸引了全球化學品和材料行業的代表們。伊斯特化學作為一家專註於化學品和材料的公司,以高性能化學品和先進材料為主線,在
錫林郭勒大草原:看煤是如何「生」出水的 - 天天要聞

錫林郭勒大草原:看煤是如何「生」出水的

新華社呼和浩特6月21日電(記者劉偉 劉懿德)初夏的錫林郭勒大草原綠意漸濃,在草原深處的一個大型火電廠里,道路兩側白樺、雲杉等樹木成行,刺玫、紫丁香等灌木連片。廠區的溫室大棚里也是生機勃勃,滿眼都是綠瑩瑩的黃瓜、紫亮亮的茄子、紅彤彤的西紅柿
進度超70%!來自月球的神秘包裹派送中 - 天天要聞

進度超70%!來自月球的神秘包裹派送中

來源:科技日報 今天,嫦娥六號月球探測器又雙叒發來了信息,官宣了神秘包裹的派送進度70%+。月球→地球,38萬公里外寄來的包裹中就是之前在月球背面挖到的土——「月壤」。從採集到「收貨」,來自月球的珍寶回到地球分幾步?
首個!我國自主研發,建成投產 - 天天要聞

首個!我國自主研發,建成投產

來源:科技日報 20日,記者從中國海油獲悉,由我國自主研發的首個海洋油氣完井工具智慧工廠在天津投產,標誌着我國高端海洋完井工具製造產業全面走向智能化,對提高複雜構造油氣田生產效率、縮短油氣田建設時間、延長油氣田開採壽命具有重要意義。
桓台:科技攻「尖」催生髮展新動能 - 天天要聞

桓台:科技攻「尖」催生髮展新動能

□淄博日報/淄博晚報/博覽新聞記者 趙希翔今年以來,桓台縣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聚合優勢資源開展重大關鍵技術攻關,以科技創新推動優勢產業做大做強。一批批新工藝、新產線、新產品加速落地,匯聚起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能,助推縣域經濟跑出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