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中國首個室內霧凇實驗室 氣象奇觀四季可賞

2024年03月31日10:11:59 科學 4321

  中新網吉林3月16日電 題:探訪中國首個室內霧凇實驗室 氣象奇觀四季可賞

  中新網記者 石洪宇

  推開厚重的金屬門,瞬間又回到冬天。零下6攝氏度的室內,柳樹上掛滿了冰晶,繁茂的霧凇宛如童話。記者15日探訪中國首個室內霧凇實驗室,揭秘霧凇奇觀如何「四季可賞」。

  霧凇實驗室所在的吉林北山四季越野滑雪場,是亞洲單體規模最大的室內越野滑雪場地。工作人員介紹,室內氣溫常年保持在0攝氏度以下,「四季都是冬天」,為培育霧凇提供了有利條件。

探訪中國首個室內霧凇實驗室 氣象奇觀四季可賞 - 天天要聞

霧凇實驗室將霧凇遷入了室內。 蒼雁 攝

  3月的吉林市冰雪幾近消融,每日的氣溫都在0攝氏度以上。但進入實驗室前,要提前換好羽絨服。推開門,冷空氣迎面撲來,腳踩在雪上會發出「咯吱」的聲響。

  實驗室佔地470平方米,環形步道的兩側是數十棵柳樹及青松。伴隨霧氣升騰,冰晶在樹榦、樹枝上持續凝結,也不斷「凋謝」。

  中國四大氣象奇觀之一的吉林霧凇名揚海內外。每年冬季,當地都會吸引大量中外遊客前來觀光旅遊。但吉林霧凇的出現可遇而不可求,需在一定風向、氣溫、氣壓的共同作用下形成。

  霧凇實驗室則將霧凇遷入了室內,從而實現這一自然奇觀四季可賞。

探訪中國首個室內霧凇實驗室 氣象奇觀四季可賞 - 天天要聞

遊客在室內欣賞霧凇。 蒼雁 攝

  吉林市氣象局業務科技處處長龐培林介紹,當地通過大量觀測,掌握了室外形成霧凇的溫壓濕風和霧滴直徑大小等數據,在室內環境下模擬後成功結出霧凇。

  室內霧凇從蓬鬆度、感官上看,與室外霧凇完全一致。實驗室將常年保持在零下6攝氏度,這也正是室內霧凇形成的最佳溫度。

  記者看到,在室內凝結的冰晶顆粒較大,更像是水晶。龐培林說,冰晶凝結的厚度,達到了五星霧凇的標準。

探訪中國首個室內霧凇實驗室 氣象奇觀四季可賞 - 天天要聞

「五星霧凇」出現在室內,引遊客駐留。 蒼雁 攝

  在龐培林看來,室內的霧凇同樣擁有「沉浸式體驗」。他指向噴霧口告訴記者,室內霧凇的形成條件也較為苛刻,製造一場五星霧凇,需要造霧機等設備持續作業一天。隨着遊客增多,溫度、濕度也會發生變化,霧凇也會凋謝。

  實驗室內部設置的一處「溫泉」正在吐納水霧,「仙氣飄飄」吸引很多遊客觸摸。

  來自福建的遊客謝林珊穿着鮮艷的羽絨服,站在柳樹枝下拍照。「在東北的春天過雪季」,她直言霧凇很神奇,詢問現場工作人員冰晶是否可以保存。

  吉林北山四季越野滑雪場運營部部長徐鴻博認為,某種意義上,這裡不僅延長了雪期,也在延續「東北冰雪旅遊季」的熱度。最多時,這裡一天便接待了3000多名遊客。

  海內外客人的到來,正讓「吉林霧凇」在春季「出圈」。吉林市官方也希望繼續承接冰雪旅遊季的熱度,讓霧凇四季可賞持續引流,助推當地的四季旅遊產業發展。(完)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顏寧闢謠:網傳簡歷不實,已投訴! - 天天要聞

顏寧闢謠:網傳簡歷不實,已投訴!

5月4日,著名科學家顏寧在其微博發佈聲明,闢謠網傳簡歷。顏寧表示:「一份不知道誰缺乏常識造出來的真真假假的簡歷從前年就開始流傳,哪怕也許出於好心,也是不對的,已被我投訴掉了,不知道為啥現在又被翻出來。」她呼籲儘快清理相關信息。
西安突然狂風暴雨閃電,網民說他拍到了龍!專家回應:可能不大需研究 - 天天要聞

西安突然狂風暴雨閃電,網民說他拍到了龍!專家回應:可能不大需研究

一、狂風雷暴突襲古城,多名網友稱「天上游龍飛舞」5月2日晚,西安市民經歷了一場猝不及防的強雷雨突襲。隨着夜色降臨,原本平靜的天空突然響起一連串震耳欲聾的雷鳴,電閃如晝、狂風呼嘯,有人形容那場景彷彿酒吧蹦迪現場,天空中不時炸出白光,讓整座城市在一瞬間被照亮。然而,就在這場雷暴中,多個視頻在社交平台上引發...
今日立夏:生若夏花,萬物皆大 - 天天要聞

今日立夏:生若夏花,萬物皆大

IT之家 5 月 5 日消息,今天是 5 月 5 日,也是二十四節氣當中的立夏 —— 屬於夏季的第一個節氣。立夏的到來,意味着我們已經來到了夏天。通常每年 5 月 5 日或 5 月 6 日是公曆的立夏。「斗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
五一勞動節的遐想 - 天天要聞

五一勞動節的遐想

五一勞動節,這個屬於勞動者的節日,總是能讓我陷入深深的思考。對於我而言,勞動不僅僅是體力的付出,更是腦力的拼搏,是在科研領域中不斷探索、不斷突破的過程。回顧我的科研生涯,那是一段充滿挑戰與機遇、汗水與收穫的旅程。1985 年,我全身心投入到
立即遠離!帶孩子去海邊玩 千萬別碰這種「塑料袋」! - 天天要聞

立即遠離!帶孩子去海邊玩 千萬別碰這種「塑料袋」!

想必這個「五一」假期不少人會選擇去海邊遊玩如果在海邊看到這樣的「塑料袋」漂浮在海水裡的這種——看起來特別像「塑料袋」的水母!千萬別碰!近期,就有遊客在廣東深圳大梅沙海域發現了一大群不速之客提醒:不要去觸碰!
針對網傳簡歷,科學家顏寧發文回應:缺乏常識! - 天天要聞

針對網傳簡歷,科學家顏寧發文回應:缺乏常識!

5月4日,著名科學家顏寧通過其微博賬號@nyouyou發佈聲明,打假網傳簡歷。她表示:「一份不知道誰缺乏常識造出來的真真假假的簡歷從前年就開始流傳,哪怕也許出於好心,也是不對的,已被我投訴掉了,不知道為啥現在又被翻出來。」請微博闢謠儘快清理相關信息。據了解,此類虛假簡歷最早於2023年開始在網絡上流傳,內容涉及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