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聽說「熊貓血」非常罕見,殊不知有些血型比熊貓血更罕見!
據《中國青年報》等媒體3月8日的報道,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廈門醫院輸血科近日的一項重大發現吸引了全球醫學界的目光。在這所醫院的實驗室里,研究人員鑒定出了全球首例Ael亞型血型,這種血型的罕見程度,甚至超過了人們常說的「熊貓血」。
據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廈門醫院輸血科副主任呂小英介紹,該血型來自一位在廈門工作的30多歲的男子,他不久前曾在醫院管理部體檢,期間申請了血型鑒定。輸血科在常規血型鑒定檢查時,發現他的血型血清學實驗格局居然不符合「蘭德斯特定律」,讓人十分吃驚。
所謂「蘭德斯特定律」,其規則是指某個個體紅細胞上面沒有A或B抗原,血漿當中就應該存在相應的抗A或抗B,但該男子的血型樣本卻不符合該規則。
醫院輸血科團隊考慮該對象極可能是罕見血型,於是立即對其血型樣本進行了仔細研究,啟動了疑難血型血清學檢測方案。通過試管法複核、抗-H試驗、吸收放散試驗等一系列專業的檢測,結果顯示該男子血清疑似Ael亞型變異體。後來又結合一系列檢測結果,確定證明男子的血型為Ael亞型。
這也是全球首例Ael亞型血型,目前也是世界唯一一例。該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國際輸血醫學期刊《Vox Sanguinis》雜誌上,這一新發現的血型也已被國際基因庫收錄。此後,新發現的A等位基因變異體也被國際輸血協會ISBT以「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廈門)輸血科」來命名。
在血型學中,Ael是一種較為罕見的ABO亞型,它遺傳自ABO位點上罕見的等位基因。ABO血型系統是我們最為熟悉的血型分類方式,然而在這個系統中,除了常見的A型、B型、AB型和O型外,還存在許多亞型。這些亞型由於遺傳自ABO位點上罕見的等位基因,因此極為稀少。Ael亞型就是其中之一,它的出現無疑為我們揭示了血型遺傳的複雜性和多樣性。
為什麼說Ael亞型血型比熊貓血更為罕見呢?熊貓血即Rh陰性血,之所以得名,是因為其在中國漢族人群中的比例僅為0.3%-0.4%,極為稀少。而Ael亞型血型則更為稀少,從這次發現的這例血型為「全球首例」,乃至目前「世界唯一」就能知道它的稀有性了。
那麼,Ael亞型血型的重要性何在呢?首先,對於臨床輸血而言,準確鑒定血型是確保輸血安全的關鍵。不同血型之間的輸血可能導致溶血反應等嚴重併發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對於罕見血型的發現和研究,有助於完善血型鑒定體系,提高輸血的準確性和安全性。而Ael亞型血型就刷新了人們對血型基因的認知,也進一步提高了臨床輸血安全係數。
其次,Ael亞型血型的發現,對於推動輸血醫學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對這種罕見血型的研究,我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血型遺傳的規律,揭示血型與疾病之間的潛在聯繫。這對於預防和治療某些疾病,如新生兒溶血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
此外,Ael亞型血型的發現也為未來的醫學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隨着基因編輯技術的發展,未來我們或許能夠通過改變血型基因來治療某些疾病。而Ael亞型血型的研究,將為我們提供寶貴的基因資源和研究基礎。
總之,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廈門醫院輸血科發現的全球首例Ael亞型血型,不僅刷新了我們對血型基因的認知,也為臨床輸血安全和醫學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動力。這一發現提醒我們,血型世界的奧秘遠比我們想像的要豐富和複雜。隨着科學技術的進步和醫學研究的深入,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將會有更多罕見血型被發現和研究,為人類的健康和福祉做出更大貢獻。
消息來源:《瀟湘晨報》3月8日報道《全球首例Ael亞型血型在廈門被發現!醫生:這類人早做準備》